乾隆吃西瓜隨口出一上聯,紀曉嵐聽後直接下跪:此聯天下無人能對

2020-12-13 白駒歷史

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熟知的詩人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二人給後世留下許多經典的詩詞,至今廣為流傳。但是你知道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是誰嗎?

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總共寫過42000多首詩,為古今詩詞量之最。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享年89歲,但是從他成年開始算起,乾隆平均每天都要寫一兩首詩。要知道,乾隆可是當了60年皇上,每天都要批奏摺。在忙於公務之外,乾隆還得每天抽出時間來寫詩,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乾隆對寫詩的熱愛。

在乾隆年間,清朝的康乾盛世到達了頂峰,乾隆覺得自己功勞很大,在晚年還封自己為「十全老人」。作為「十全老人」,當然得什麼都會,除了寫詩以外,乾隆還特別喜歡對對子。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一生寫詩四萬首,都沒有一首流傳下來。但是出的幾個上聯卻廣為流傳,比如「煙鎖池塘柳」,成為絕對。今天給大家講乾隆出的另一個上聯。

由於乾隆特別熱愛文學,因此旁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大學士,乾隆經常和他們吟詩作對。大才子紀曉嵐算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紀曉嵐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乾隆對紀曉嵐的才華很是欣賞。

一日,乾隆在閒暇之餘與紀曉嵐閒聊,正值酷暑,乾隆命人拿來西瓜讓自己解暑。突然,乾隆來了靈感,於是對紀曉嵐說:朕有一對聯,看看你能否對上。說完就念出了自己的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

既然是皇上有令,紀曉嵐哪敢不對從,於是開始思考下聯。在思考片刻後,紀曉嵐突然神色慌張,並一下跪在地上,對乾隆說:臣才學有限,對不出皇上的上聯,並且天下無人能對。乾隆一聽,十分高興。

那麼事實上紀曉嵐是真的沒有才華,對不上乾隆的上聯嗎?事實正好相反,紀曉嵐說的這一番話正體現了聰明之處。這個上聯包括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有點難度。但是大才子紀曉嵐未必對不出,而是看出了上聯暗藏玄機。在古代封建思想裡,坐北朝南,掌管四方的只能是天子。

而乾隆出了這樣一個上聯實際上是對自己皇帝地位的一種炫耀,聰明的紀曉嵐當然看的出來。所以說,紀曉嵐並不是對不上,而是不敢對。

實際上,乾隆時期的盛世沾了康熙和雍正的光,在乾隆後期,清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相關焦點

  • 乾隆上聯:「孤山獨廟,一關公單刀匹馬」,紀曉嵐下聯無人能及!
    乾隆上聯:「孤山獨廟,一關公單刀匹馬」,紀曉嵐下聯無人能及!而乾隆曾出過不少有趣的對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乾隆曾經說出這麼一個上聯,上聯是「煙鎖池塘柳」,何為煙鎖池塘柳,其中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在其中,想要對出下聯就必須同樣用到五行偏旁,不僅如此,在意境上還不能差,這導致這副對聯至今沒有人能夠完美的對出來,像現在的「炮鎮海城樓」,或是「深圳鐵板燒」,實際上在意境上都有些強差人意。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 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其中上聯和下聯必須要對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的對聯。歷史上對聯高手有很多,比如北宋的文豪蘇軾和佛印和尚,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而清朝則有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可能很多人會對乾隆有所疑問,乾隆不是寫了四萬首詩都沒有流傳嗎,寫對聯能有多厲害?
  • 千古絕對:知縣出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刁難,紀曉嵐下聯成絕唱
    ,紀曉嵐心知對方在考驗他,並不以為然,聽老太監南方口音,隨口就對到:「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上聯包含春夏秋冬,下聯包含東南西北,而且藉機嘲諷了一下對方,不失為妙聯。
  • 乾隆作對出了個上聯,紀曉嵐對不出下聯,而說了句話博得皇上賞識
    不過在乾隆時期還是讓皇帝美滋滋的,沒有戰亂的影響,基本上乾隆皇帝每天都是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這樣一來也是讓乾隆有很多的時間去陶冶情操,話又說回來了,因為乾隆酷愛文學,所以乾隆對於自己大臣的文學造詣也是非常之高,沒有兩把刷子的人絕對不會在乾隆身邊待著,所以乾隆對於自己身邊大臣的選拔也是非常嚴格的。
  • 乾隆出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現代人喜歡玩迴文聯,其實古人也很喜歡玩,而且玩的難度更高。比如清代的乾隆,就很喜歡中國的對聯文化,經常和臣子在一起出題答對,流傳下來很多經典的對聯故事。有一天,乾隆在江南遊玩,紀曉嵐在一旁陪同。到了中午,乾隆肚子就餓了,於是就走進了一個酒樓。
  • 一首詩共二十八個字,紀曉嵐竟然用了八個地名,乾隆表示很佩服
    有一次,乾隆帝突發奇想,命紀曉嵐當場做《一字詩》,要求詩中包含十個「一」字,紀曉嵐當即揮筆寫下七絕一首:一帆一槳一孤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這首詩恰恰用了十個「一」字,把漁翁秋江月夜在孤舟垂釣逍遙的情景,寫的十分傳神生動,乾隆看過之後,非常佩服紀曉嵐才思敏捷,於是下旨賞賜。
  • 和珅與紀曉嵐玩對聯,和珅出上聯,紀曉嵐對的下聯把他嚇壞了
    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而且充滿著寓意,可以通過對聯說出我們的心事,也可以側面展現出自己的才能,而且對聯讀起來很上口,更像是一種文字遊戲,可以供人們娛樂消遣,所以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對對聯的情況。和珅曾經就和紀曉嵐玩過對聯。
  • 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紀曉嵐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文化歷史悠久,最早起源於三國時代,而一開始的對聯又叫楹聯或者桃符。對聯包括很多種,有的是過壽時候寫的壽聯,還有的是紀念去世之人所寫的輓聯,還有過年貼的春聯,結婚的喜聯等等。一副標準的對聯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一般是出題者吟出上聯,而應答著要對出合適的下聯,所以對聯在古代經常用作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
  • 「對聯大王」紀曉嵐,可以把乾隆對到哭
    喝了幾杯之後老師對紀昀說:「曉嵐,我出個上聯,你對對出下聯,我送你個百金古硯,對不上來,就罰酒三杯!」  紀昀答應了,老師指著那對父子說: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這個下聯是很難對的,因為「父子」和「戊子」,下字相同,上字一為「父」一為「戊」,諧音(「父」音fu,「戊」讀wu音)。
  •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和珅汗都下來了
    和珅看到香噴噴的五花肉,突然來了靈感;於是,趕緊對乾隆爺說:「臣看著這五花肉,突然想出個上聯!」乾隆爺一聽,難得草包的和珅也能主動說對對子,就當一樂子,助助興!於是對和珅說:「出上聯吧!」和珅得到了乾隆的支持,先是很傲嬌地看了紀曉嵐一眼,然後得意洋洋。那意思就是說,我也不是白給的,也有文採。
  • 明朝一秀才出上聯無人能對,二百年後一將軍給出下聯,絕!
    明朝一位秀才出了一個上聯,當時無人能對,一直到二百年後,清朝的一位將軍路過此地,受到手下的啟發終於給出了下聯,絕了!大官不巧的的是秀才說出了上聯,卻怎麼也對不出下聯,於是這個上聯便在民間傳了開來,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特別是一些文化人,總是想著如何能給出下聯,但總是拿不出絕妙的下聯。
  • 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的下聯,竟讓和珅下跪認錯
    有一次乾隆請紀曉嵐和和珅吃飯。和珅看到桌子上的一盤肉說了一副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這幅上聯可以說出的非常工整。然後和珅要紀曉嵐對下聯。我們知道紀曉嵐是對對子能手,在對聯上從來沒有人能夠難得到他。不過紀曉嵐為了對對聯想了一個更厲害的方法。紀曉嵐對的下聯是「五兩六千七把蔥」。
  • 皇帝出一上聯:「昨日黃花閨女」,女子對出下聯,如同千古絕對
    今天來說一說傳統文化中的對聯,古代文人墨客格外喜歡對對子,連乾隆皇帝也非常喜歡對對子,歷史上的大文豪蘇東坡、唐伯虎、紀曉嵐等人也留有經典對聯流傳至今。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其中一字一音都是非常有特點的。根據史書記載,對聯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
  • 這三句上聯,各個都是千古絕句,迄今為止無人能對出完美下聯!
    歷史上有很多千古絕句,有的對聯難倒了很多文人墨客,今天就為大家帶來3組對聯,迄今為止無人能對出完美的下聯。一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清代有一位才子,曾登上成都的望江樓,眼望奔流的江水奔流不息,有感而發,於是就寫了一副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 乾隆出聯難劉墉
    一天,君臣走到一沙河處,忽然颳起一陣狂風,黃沙飛舞。正在這時,一匹脫韁之馬跑了過來。乾隆見狀,靈機一動,隨口念出一條上聯。聯曰: 沙馬趟沙沙打沙馬腿 讓劉墉對下聯。劉羅鍋子左瞧瞧,右看看,意在尋取可對之物。正巧,遠處一頭毛驢馱著一大捆草走來。
  • 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下聯,竟讓和珅下跪認錯
    古人有關對聯的小故事有很多,比如清代的紀曉嵐,就是一位對聯高手,有部電視劇叫《鐵齒銅牙紀曉嵐》,張國立老師把紀曉嵐演繹的惟妙惟肖,堪稱是經典。劇中的紀曉嵐經常與和珅鬥智鬥勇,也和乾隆作詩答對,其實歷史上的紀曉嵐,也是很擅長對對聯的。
  • 紀曉嵐出一對聯:一筆直通;兩扇敞開,惹怒尼姑。紀曉嵐:沒完呢
    紀昀,即為我們熟悉的紀曉嵐,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學問見長、剛直廉潔、不畏權貴,既是「天下第一學士」,又是貪官和珅的死對頭。歷史上的紀曉嵐,雖然並不具備與和珅對抗的實力,也從來沒與和珅有過爭鬥,但其於當時的文壇確實擁有「子云筆札君卿舌,當代無人可共論」的至高地位;性格詼諧、言辭幽默,更是遠勝電視劇中的紀曉嵐。
  • 紀曉嵐7歲對聯,上聯8字下聯只有7字,知府聽後:真是奇才
    歷來皇帝好編纂史書,比如說現已經遺失的《永樂大典》,在當年,乾隆是想要將這本大典修補完全的,但是想來想去,最終還是覺得編纂他人所著、不如自己操刀創作更方便一些。但是乾隆本人畢竟沒有那個閒心和功夫去編纂大典,只能額外請人。這請過來的人必須學富五車、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而著名官員劉統勳向乾隆引薦道,說這紀昀或許可以勝任編纂官一職。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元宵節時,乾隆讓紀曉嵐出了個燈謎,結果文武百官都猜不出來
    古代的很多大才子都擅長此道,也留下了很多佳話,比如大名鼎鼎的紀曉嵐紀大菸袋。這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文武百官來到天壇看花燈,興致一上來,就指著紀曉嵐說:「你出個燈謎,讓大家猜謎,如果大家都猜不出來,朕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