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工作人員協助首批申領電子普通護照的市民在北京出入境管理總隊辦證大廳內採集指紋信息。 本報記者 孫戉攝
本報記者 侯莎莎
昨天,電子護照申領首日,共有2300餘名市民遞交申請並現場籤名、錄入指紋。因為制證過程增加了錄入信息等環節,本市辦理電子護照的時限由原來的7個工作日延長到了10個工作日。
現場:3分鐘辦完申請受理
昨天早上,不少市民到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廳,等待辦理電子護照。由於系統升級改造,10時30分左右,接待大廳才恢復辦公。工作人員提前開啟了發號機。樊先生如願第一批來到受理窗口,遞上了早已填好的申請表格。記者注意到,窗口民警的面前擺放著一臺POS機大小的指紋採集器。「請您將右手拇指放在指紋採集器上。」語音提示引導樊先生完成了兩個大拇指指紋的採集工作。
最後,樊先生當著民警的面在申請表中「申請人籤名」欄中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受理樊先生的申請,民警用了不到3分鐘。
出入境大廳裡等待拍照的人群比平時多了兩三倍,已經排隊到了樓梯拐彎處。出入境接待大廳特地派出2名民警負責維護秩序。據警方統計,電子護照啟用首日,全市共受理申請2300多份,比平時受理量多了三成。
變化:當面籤名現採指紋
電子護照從外觀看,與老版護照並無明顯差別,顏色相同,但略厚一些,並嵌有電子晶片。電子護照的辦證條件、申辦所需材料和收費標準、護照有效期均與以往相同。費用:首次辦理費用為200元/本,換發費用220元/本。有效期:持有人未滿16周歲的5年,16周歲以上的10年。
辦理電子護照相比原來主要有以下差別:
1、名字必須當面籤
申請表中「申請人籤名」裡的內容要錄入護照的電子晶片中,因此申請人必須在民警提示下當面籤名,提前籤署視同無效。另外,在籤名時,民警叮囑,字間距應為半個字左右的距離,過於緊湊或稀疏都不行。籤名要工整,不能連筆。
2、16周歲以下可不採指紋
16周歲以上的公民申請電子護照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均應現場採集申請人的指紋信息。申請人不滿16周歲的,監護人同意提供申請人指紋信息的,出入境管理機構可現場採集。採集指紋按照先右手、後左手的順序輪流進行,每隻手各採集1枚指紋。對於大拇指殘缺或者指紋缺失的,可用其他手指替代。採集手指優先順序為: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申請人因指紋缺失、損壞無法按指紋的,可以不採集指紋信息。其中,申請人因手指傷病無法按指紋且受理機關無法判斷的,需提交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證明,並在手指傷病痊癒後到受理機構換發護照、補採指紋。
3、最長14天才能取證
本市電子護照的辦理時限從原來的7個工作日增加到了10個工作日,市民務必提前辦理,不要耽誤了行程。
記者了解到,本市出入境管理部門一直努力縮短辦證時限,曾在全國率先將辦證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但隨著本市各區縣公安分局分別設立出入境接待大廳、方便市民就近辦證後,制證後臺程序增加,各分縣局須將申請材料統一送往市局出入境管理總隊接待大廳制證,護照辦理時限也因此增加到了7個工作日。
此次,辦證時限增加到10個工作日後,申請人等待取證的時間最長會達到14天。「周六日不是工作日,申請人在計算時間時,一定要注意。」民警提醒,如果正好跨上2個周末,最長的等待時間可能達到14天。
展望:快速通關只用90秒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電子護照最大的好處無疑是便捷通關。澳大利亞雪梨國際機場日前宣布,將在航站樓內增加新的智能通關設備,配合電子護照,能夠將旅客平均通關時間縮短到90秒。智能通關設備採用面部識別技術,通過掃描電子護照持有者的面部特徵,與電子護照內存儲的照片對比,不需要人工,直接完成對持有人的身份識別。這樣一來,旅客排長隊等待海關人員在護照上蓋章放行的場面將一去不返。
目前,國內的一些口岸已有自助通關設備,將來電子護照持證人也可能實現自助通關。
提醒:舊證換新需看有效期
據了解,電子護照啟用後,原有護照可繼續使用。若申請換發電子護照,須具備以下條件:普通護照的籤證頁即將使用完畢的;普通護照的有效期不足6個月的,或者有效期在6個月以上但有材料證明該有效期不符合前往國要求的;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機構認可的其他情形。
如不滿足以上條件,持有人不能更換舊護照,但可通過辦理護照丟失補發的方式獲得電子護照。但這樣一來,辦證費用增加。按照公安部門收費標準,護照丟失補發的費用為420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