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到人生幾件必要完成的大事,在老一輩的口中就必少不了結婚這一件。甚至為了所謂的最佳生育期,很多父母會要求女孩子在三十歲之前就結婚生子,再去打拼事業。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一代的觀念已經大有不同,他們大多會以為人生在世不一定要結婚,但一定要自己活得快樂。那那些結了婚多年又或者即將要結婚的人又過得怎麼樣呢?來埋堆堆看豆瓣評分直逼9分的《香港愛情故事》,或許可以給你答案。
絕大多數人結婚都是因為相愛,一紙證書似乎會讓相愛變成相守這個過程變得更有儀式感。但是七年之癢的存在,和這些年來層出不窮的家暴出軌新聞,也讓越來越多人走上恐婚的道路。當多年的夫妻生活被壓縮在幾十平的房子裡,困在日常的柴米油鹽裡,囿於永遠掃不完的地和疊不完的衣服裡,初時愛情的滋味必會變質,然後走向結束。《香港愛情故事》中的莫少霞便是一遍遍地經歷著丈夫賭馬無視她,以及無緣無故的出口謾罵,而對這段幾十年的婚姻逐漸失望,直至最後在生日那天,許出她要離婚這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願望。
比有房子更糟糕的婚姻大概就是沒房子卻要面臨結婚吧,相對於上面所說的老夫老妻的愛情,還有很多當下的年輕人經歷著甜蜜的愛情,即將步入婚姻殿堂,卻也同時面臨著比天高的房價,看著銀行卡餘額一籌莫展。《香港愛情故事》中的陳子朗與女友便是這麼一對典型例子,高房價和人多地少讓沒有房子的他們連想擁有一點私密空間都無處開房,但是又很戲劇化地,陳子朗成功求婚其女友,然後他們就開始了無止境地尋找好樓盤,置業結婚的旅程。為什麼要結婚,因為相愛;為什麼要買房,因為要結婚。那如果結婚了之後想離婚呢?
自離婚冷靜期被寫進民法典,大家都顯得不太冷靜。據民政部文件,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政局協議離婚的夫妻,需要經過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五個步驟。屆滿離婚冷靜期後的30日內,雙方需要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領取離婚證,逾期不領則視為撤回離婚申請。其中最受爭議的莫過於是條例中隱含的「冷靜期後一方不去領證則視為不離」。相信當初這一條例被提出的初衷是好的,雙方結為姻親來之不易,就算要離,也是和離。
但之所以出現那麼多反對的聲音,歸結到底還是因為我們無法預估人性的惡。當主動權完全交在雙方手中,那就意味著在離婚過程中很多事情都不可控。就像《香港愛情故事》中的那對老夫老妻,在狹窄的公屋裡,莫少霞已經忍受了丈夫多年來的各種怨罵和致使,她是一心想要離婚的,但是她丈夫呢?顯然不會甘心失去這麼一個免費的勞動力,而他們如果被放在離婚冷靜期的條例中,那莫少霞就永遠逃不出這小小几十平房子的禁錮。
其實為什麼要結婚這個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之所以讓另一個人加入,那必然是因為她/他的加入會比獨處時更宜人,如果另一方的加入,帶給你的只是額外的煩惱以及不愉快,那就大可不必。不管結婚前後,讓愛情保鮮都是相處之道,《香港愛情故事》中的男女發展又會如何呢?快來埋堆堆同步追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