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爾「誇誇式」教育方法的背後:父母的信任藏著孩子的未來

2020-09-16 大崽子小崽子

最近,被傅首爾主持的親子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堂》成功圈粉了。

她的「傅式誇誇法」教育方式,簡直刷新了我的認知。不僅字字珠璣,深入人心,還幽默豐富,動感十足,瞬間讓孩子自信心爆棚,快速而又高效地完成作業。


一、優秀的孩子是激勵出來的,自卑的孩子是打擊出來的

  • 1.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傅式誇誇法」表面上浮誇搞笑,但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理念:優秀的孩子都是激勵出來的,自卑的孩子都是打擊出來的。

徐敬凱是幾個孩子裡最惹人心疼的一個。他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卻成了裡面最自卑的那個。這跟她的媽媽奉行「虎媽式」育兒理念分不開。

「沒有快樂的童年,只需要一個嚴格學習的環境和態度。」

現在的孩子還是要打擊一下,大人的打擊都能承受,哪還有什麼社會打擊不能承受的。

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一個學期做了270份考卷,7本大題,50頁自打卷。寫完學校作業,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每次,他都很認真地完成,但儘管如此,他很少得到媽媽的表揚。

媽媽的理由是擔心他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再過度表揚孩子就會「嘚瑟」。

「媽媽說我不好,女孩子男孩子都比我好。」

因為這份自卑,徐敬凱不敢表演跳舞,第一次見面時不敢直視傅首爾,不知道該怎麼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最後,只好默默地,孤獨地,回去做作業了。

  • 2.

傅首爾採用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誇誇式」教育法,鼓勵,鼓勵,再鼓勵!

當徐敬凱哭訴:「媽媽說我不好,天天說我不好,女孩男孩都比我好」時,傅首爾開啟了辯手模式:

回去就和你媽媽辯論,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你有這麼好的兒子,我都羨慕你,你要知足。

當徐敬凱抱怨,他只想寫學校的作業,不想寫媽媽布置的作業時,傅首爾又說:

「知道媽媽為什麼給你布置這麼多作業嗎?她知道你太聰明了。做作業就是這麼簡單。對你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看到徐敬凱覺得自己寫的不夠好,擦了重新寫時,傅首爾繼續「攻擊」:

「怎麼這麼好的兒子,誰養出來這麼好的兒子?」

看到徐敬凱高效完成作業後,傅首爾又進行「優秀連擊」:

「誰家兒子這麼優秀!不想要給我好啦!」

在傅首爾的強勁「洗腦」下,徐敬凱就像變了一個人,臉上顯出了微笑和自信,陽光和溫暖。

就連坐在演播室的徐敬凱媽媽也直言要加入傅首爾的「誇誇群」學習如何誇獎兒子。

  • 3.

想要一個人自信很難,但想要一個人自卑卻易如反掌。

假若父母經常抱怨孩子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長此以往,孩子會真的認為自己「很不好」。

傅首爾在節目中說,一個人的童年,如果連最親近的人都沒有向他表達欣賞和喜歡,那麼在成人之後,這個人就會不停地懷疑自己。

她以自己的童年為例:

小時候媽媽對她要求很嚴格,總覺得她還可以做得更好。長大以後,雖然她做了很多來證明自己很優秀,但偶爾還是會問自己:我是不是還是不能讓別人滿意?

優秀的孩子來源於父母的欣賞和激勵,而自卑的孩子來源於父母的打擊和否定。

真的是「成也父母,敗也父母」也。


二、「再努力一點點就夠了!」:父母的信任藏著孩子的未來

  • 1.

看到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

我從小成績很好,基本上是班裡第一名,但我媽從來沒誇過我。考98分,她會說怎麼不是滿分。考100分,她會說,你別得意,下次你就不一定能考100了,你看上次只考了98分。

其他事情也一樣,別人比我會做家務,跑得比我快,個子比我高,甚至去農村親戚家,說我不如他們的孩子會燒灶火。我從小在城市長大,連灶都沒見過,好嗎?

因為媽媽的「打擊式」教育,這位網友說,「長大了,我不懂得拒絕別人,別人對我一個笑臉,我就恨不得掏心掏肺。」

從小得不到媽媽的認可,長大後才如此看重別人的「笑臉」,以此擺脫內心的自卑,重塑自信。

人內心深切的渴望,就是得到肯定與讚美。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部分自我價值感的獲得來源於父母。可以說,父母的愛和欣賞,是築起孩子自信的基石。

假若少了這底層的基石,孩子的自信危如壘卵,未來需要付出更多才能找回,甚至找不回來。

  • 2.

還記得泰國那部感動數億人的公益廣告《再努力一點點》嗎?

當兒子在足球隊表現很差,教練想放棄,孩子自己也灰心喪氣時,這位媽媽對孩子撒個無數個「謊」:

你以前都碰不到球的,但是你現在時不時都能做到了呢?再努力一點點,一點點就夠了。

孩子在熱身運動中,跑得最慢,還老是摔倒,孩子沮喪地說:「我追不上別人。」

媽媽用信任的眼神看著兒子,溫柔地說:

「努力去超過就在你前面的那個人就好!再努力一點點!」

孩子拼了命地奔跑,摔傷了膝蓋,媽媽心裡也在疼,並問自己:我這是在傷害他嗎?

一次又一次愛的鼓勵,一次又一次來自媽媽的信任,最終成就了孩子綠茵場上的足球夢。

比賽的最後幾分鐘,孩子看到坐在看臺上的媽媽,用手比劃著「再努力一點點」的手勢,他如同一頭獵豹,跑出了最美的弧線頭球。

最後一幕,媽媽跑下看臺,和滿身汗水的兒子喜極相擁。那一個擁抱,值得所有人為之鼓掌。

「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媽媽,因為我並不是想我的孩子總要得第一,我只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

從跌倒到爬起,從摸不到球到以一人之力扭轉一場比賽,媽媽的鼓勵鑄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

這是信任的力量,而媽媽的信任就藏著孩子的未來。


三、如何鼓勵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信任?

真正的鼓勵來源於對孩子的信任,敷衍式的鼓勵沒有力量感,所以打動不了孩子。

所以,想要讓鼓勵變得有力量感,孩子感覺到一種被信任感,父母又該如何做呢?

  • 1.意識層面,不斷正面強化孩子的優點,巧用心理暗示

父母之所以經常打擊孩子,就是被孩子的缺點湮沒,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心去發現,總能找到很多驚喜。然後不斷地在心理強化這些優點,給自己「洗腦」。

「我的孩子很細心。」

「我的孩子很努力。」

「我的孩子是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很強大,時間久了,就算自己不能完全相信,但至少眼睛裡不全是孩子的缺點。更重要的是,經常用這些話暗示孩子,孩子也會朝我們預期的樣子發展。

  • 2.態度要真誠,眼神要溫柔,巧用肢體鼓勵

誇獎來自於內心,不能虛情假意。

比如孩子學輪滑時,與其說「你滑得真好!」,倒不如說:「學輪滑是比較難的事情,只要你多多練習,一定會學會的。」

同時,真誠的鼓勵,需要與孩子有眼神交流,或者是肢體接觸,比如拉著孩子的手,或把手搭在孩子肩膀上,或用手撫摸孩子的頭等等。

有時,身體語言先於言語激勵,通過身體接觸先在情感上與孩子建立聯結,孩子更容易相信。

  • 3.誇獎要具體,不敷衍,不誇張

孩子可能不會辯駁,但他會感受。太敷衍,太誇張的讚美,一聽就不真實。只有具體的誇讚才能讓孩子相信,就好像他需要證據去證明自己確實值得誇讚一樣。

人民日報曾經刊登一篇《別只會說「你真聰明」,你該知道的鼓勵孩子的16個方法》裡,列舉了很多案例:

比如表揚孩子的勇氣:儘管你心裡害怕,但你還是去做了,沒有逃避,你很勇敢。

表揚孩子的態度:你做作業很認真,這樣非常好。

表揚孩子的細節:你的英語口語進步了很多,單詞發音也越來越標準了。

表揚孩子的努力:你認真預習和複習,按時完成作業,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我為你感到驕傲。

少誇些長相、智力,多誇努力,孩子更容易付出行動,更容易相信。

讚美孩子時,「具體行動+感受」是最好的格式。

比如有一次,大寶的數學作業因為書寫格式不對,要求返工。大寶有些不悅,我對他說:「聽老師說,是你主動要求拿回家重新寫,這說明你學習態度很認真。媽媽替你開心。」


結語

鼓勵需要技巧,但最大的技巧就是對孩子的信任。

讓孩子從心底感受到被欣賞,被認可,縱使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他,但他確信在父母眼裡他是世界上最棒的。

有了這份信任,孩子的未來就一定會很精彩。

因為,父母的信任藏著孩子的未來。

我是大崽子小崽子,兩個男娃的80後寶媽。一手抱娃,一手碼字。愛讀書,愛思考,愛分享育兒路上的一地雞毛。喜歡就請留言點讚哦。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能表揚?了解下傅首爾的誇誇教育,誇獎孩子有套路
    朋友表示:「學習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學得好不是應該的嗎?」朋友的這話聽起來沒錯,但是優秀卻不被看見,從來得不到父母認可和鼓勵的孩子,會怎麼樣呢?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誇獎到底重不重要。
  • 孩子不能表揚?了解下傅首爾的誇誇教育,網友直呼:太會了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誇獎到底重不重要。的誇誇教育,網友直呼:她太會了!我安利朋友去看看最近熱播的《親愛的小課桌》裡面傅首爾的誇誇式教育,看完之後讓很多網友都表示:傅首爾太會了!節目裡面有一位被媽媽嚴格要求的孩子:徐敬凱。這位媽媽認為,玩是沒有意義的,玩過了就忘記了,只有學習可以記住。
  • 深度解析傅首爾的誇誇教育,中國式家長太需要了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抽的陀螺(俗稱「賤骨頭」),那些父母把孩子看得跟陀螺似的:不「抽」沒動力,越「抽」越成功。「誇誇教育」來看看:在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有個叫凱凱的小朋友,他媽媽是軍人家庭出身。面對這樣一個有些悲觀的孩子,嘉賓傅首爾在陪他寫作業的時候,對他展開了花式誇誇:「你看,你媽媽布置的這個,你寫得也快得很
  • 《親愛的小課桌》中傅首爾的誇誇教育,揭開了家庭教育的三個真相
    因為徐敬凱的媽媽獨特的教育理念,在第二期中,傅首爾親自上陣,作為飛行嘉賓,前往託管班任職,不得不說,傅首爾真的非常睿智,金句頻出的同時,還揭開了家庭教育的三個真相。1.成長中,父母是不斷點燃孩子心中的那盞明燈託管班的一天,首先是從做作業開始的。
  • 《親愛的小課桌》傅首爾「彩虹屁」式教育,誇獎孩子這招百試百靈
    開學已經10天了,孩子們又開始挑燈夜戰,感受著被作業支配的恐懼……其實恐懼的不只孩子,爸媽是更崩潰的人。面對孩子「做作業難」,多少父母欲哭無淚。就在上一期,傅首爾老師帶來了她的教育方法,得到了一致贊同,那就是「彩虹屁」式教育,其實,早在《奇葩說》的一期
  • 誇幾句就能讓孩子寫完作業?傅首爾的這套彩虹屁教育,值得學起來
    傅首爾擔任飛行嘉賓在託管班中亮相後,立馬上演了一出「彩虹屁教育法」。比如萌娃徐敬凱一直接受的是「虎媽教育」,徐媽媽直言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沒有快樂童年」。傅首爾的「鼓勵式教育」不僅對徐敬凱奏效,對患有「寫作業困難症」的依依同樣管用。依依是前頭剛教完,轉頭就忘記的屬性,差點逼瘋了擔任老師的高秋梓。
  • 《親愛的小課桌》傅首爾「彩虹屁」式教育全網誇讚,媽媽們學起來
    家長陪孩子做作業中遇到的情緒崩潰後該怎麼辦呢?1這一期傅首爾老師帶來了她的教育方法,得到了一致贊同,那就是「彩虹屁」式教育,即誇誇孩子。凱凱媽媽也說,凱凱回家說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這時父母應該教孩子主動拋出橄欖枝。父母的陪伴是取代不了小朋友和他一起玩的。
  • 打壓式媽媽申請加入誇誇群,讓孩子自信的同時需警惕他變成討好者
    在節目中,傅首爾講了一個自己的經歷:我小時候,我媽對我要求非常嚴格,總是覺得你,你這裡還能更好一點,你那裡還能更好一點,長大了之後,我已經做了很多來證明自己很優秀,但偶爾我還是會問自己,我是不是還不能讓別人滿意。正因為傅首爾有這種被不停否定的經歷,所以她在教育孩子上採用了「誇誇教育」。她對被媽媽不停打壓、否定的徐敬凱說:「下次媽媽再說你不好,你就說傅老師說我是最棒的。」
  • 傅首爾獨創"誇誇教育法"這麼厲害嗎?奶爸王櫟鑫忍不住大讚
    除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學組的外援力量也很足神秘的特聘老師終於揭秘啦王牌救星傅首爾好在傅老師&34;出手相救送上誇誇誇為了讓家長更好的引導孩子老師們剛柔並濟雙管齊下除了傅首爾的高段位彩虹屁葉一茜也主動分享育兒經
  • 傅首爾:2000多一雙的鞋子遭兒子嫌棄,最愛35元的鎧甲勇士
    《親愛的小課桌》播出後,很多人被傅首爾圈粉,傅首爾「彩虹屁誇誇式」教育方法效果極好,不僅讓徐敬凱變得自信開朗,徐敬凱媽媽也想拜師學藝,最近一期節目中傅首爾說給孩子買兩千多一雙的鞋子,遭到孩子嫌棄,這樣看來傅首爾對於孩子的養育上不僅民主,也很捨得。
  • 傅首爾自創「誇誇教育法」輔導作業,效果太好,家長都該看看
    試問誰沒收藏過傅首爾的金句 教育有方de超酷傅媽但如果你認為傅媽只是一個在《親愛的小課桌》裡傅媽的「誇誇教育法 除了「誇誇教育法傅首爾:會取笑我的顏值吧。
  • 發掘孩子天分,需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傅首爾:鼓勵孩子「鬥嘴」
    一些寶爸寶媽為了激發孩子潛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孩子在外面學習鋼琴、舞蹈、繪畫等各式各樣的課程,回到家中父母還要對孩子進行種種「束縛」教育,使孩子失去了自由的空間,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這「第一任老師」應該給孩子充分自由的空間來激發孩子的潛能。
  • 傅首爾的誇讚「堪稱一絕」,徐敬凱媽媽被打動,眾人佩服
    傅首爾是一位媽媽,有多年教育孩子的經驗,讓她總結出了一套「誇獎式」的教育方法。這種教育方法對她的孩子很管用,對《親愛的小課桌》的小朋友也管用。傅首爾的誇讚「堪稱一絕」,很難模仿,讓眾人佩服。傅首爾誇讚徐敬凱徐敬凱剛見到傅首爾時,不太熟悉,依舊展現出一張冷漠的臉。
  • 「赤腳」媽媽走紅,細微之舉揭露真諦:父母的修養藏著孩子的未來
    父母的修養藏著孩子的未來父母的修養藏著孩子的未來,在母親的影響下,孩子將來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會推己及人、為他人著想。怎樣培養一個有修養的孩子?,背後也有一個有修養的父母。父母良好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比如當孩子的食物灑在地上,父母先向周圍的乘客道歉,再處理乾淨,給孩子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那麼孩子以後就會更謹慎一些,如果灑了食物,也懂得自己負責處理。
  • 家長們,都來學傅首爾對孩子吹的「彩虹屁」!父母誇孩子要有一套
    文丨福林媽咪現在綜藝節目的類型變得越來越多了,主題也越來越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像前幾年親子綜藝節目風潮的《爸爸去哪兒》,聚焦的是爸爸們帶娃過程中陪伴的缺失,最近呢,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社會的痛點,就有了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親愛的小課桌》。
  • 傅首爾的「另類」選擇,是父母的心酸無奈,也是子女成年後的心願
    近日一檔名叫《親愛的小課桌》的教育類綜藝節目上線了,該節目以課後「託管」的形式來招收孩子,記錄孩子在託管班和老師相處的點滴,託管班的老師由明星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陳宥維、高秋梓五位組成。傅首爾的「另類」選擇,是父母的心酸無奈,也是子女成年後的心願。
  •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面對世界的勇氣:保護孩子的信任,是教育的前提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信任是他們力量和勇氣的源泉,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信任是對他們最大的認可和安慰。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敢相信,那無疑是一種悲哀,保護孩子的信任,是父母應盡的責任,也是教育的前提。
  • 6歲男孩暑假完成376份考卷,填鴨式教育正在扼殺孩子的未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罷,無疑不詮釋著父母對於孩子成功、成才的殷切期盼。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家庭客觀理性的教育理念是缺失的。《親愛的小課桌》是一個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期間有一幕是葉一茜在輔導徐敬凱小朋友作業時,剛提醒孩子筆畫問題,徐敬凱就告訴葉一茜:「球」字沒有學過。葉一茜很疑惑:「沒學過,那你為什麼要做呢?」孩子無奈回答:「這是家裡的(作業)。」
  • 兩個綜藝連著看,被打擊式教育、標準化優秀束縛的孩子未來在哪?
    只是,第二期的節目放出來之後,讓我真的非常擔憂「徐敬凱們」的未來,因為徐敬凱媽媽不止是用標準化優秀去要求孩子,也用打擊式教育去摧毀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孩子覺得媽媽不喜歡我。打擊式教育摧毀孩子的自信父母請做點燃孩子希望的領路人傅首爾在節目中肯定徐敬凱,並教徐敬凱回家告訴媽媽說:「今晚回家你要和她辯論,你說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你有我這麼好的兒子,我都羨慕你,我希望你知足。」最後傅首爾還肯定徐敬凱說,你是最棒的!下次媽媽說你不好,你就說傅老師說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