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訊(通訊員:於軍)7月24日是唐山鎮大集,儘管天氣炎熱,但趕集的群眾依然熙熙攘攘。記者來到唐四村衛生室時,唐山鎮衛生院派駐第一村醫伊春暉正在衛生室門前給趕集群眾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趕集時人多,正是做健康宣傳的好機會。」
中午時分,伊春暉帶著材料來到集市上,向商販發放並講解健康知識,不時提醒大家注意做好防暑。一位經營蔬菜的攤主向伊春暉詢問:「你這是賣啥的?」伊春暉笑著回答:「我賣的這個東西可是人人都需要的,那就是健康。」攤主表示,宣傳方式接地氣,等我空閒下來的時候好好看看學學。
這樣的健康宣傳工作,對伊春暉來說已經是工作常態。伊春暉告訴記者,自己4月底到崗後,很快就發現群眾的健康知識比較缺乏。「我就經常組織健康教育講座,給群眾講解農村比較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腰腿疼等防治知識,提高健康知識知曉率。唐四村衛生室緊靠著唐山大集,我就萌生了到大集上推銷健康知識的想法,從效果看,很受群眾歡迎。下一步,我準備到唐山鎮各個農村集市上去開展宣傳。」
伊春暉是唐山鎮衛生院的一名醫師,派駐唐山鎮唐四村,覆蓋樓一村、於堤村。伊春暉介紹:「衛生院距離唐四村衛生室並不遠,但對已經習慣了醫院工作的自己來說,意味著工作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我來村裡前,首先通過單位的公共衛生科和鄉村醫生,將3個村的基本情況,特別是群眾的健康狀況進行了摸底。到崗後,我參與基本醫療、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宣講等工作,對重點人群和困難戶進行了走訪、出診和及時救助,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
採訪期間,不時有群眾來到村衛生室,向伊春暉詢問病情,諮詢健康問題。伊春暉說,通過這段時間的積極工作,自己跟群眾已經成了熟人,很多群眾經常到村衛生室來聊聊天、學學健康知識。「群眾的健康,就是我的職責所在。我也喜歡和群眾拉家常,在聊家長裡短的過程中,就把病情、病因給掌握了。只要努力了,群眾就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忙完村衛生室的工作,記者跟隨伊春暉來到貧困群眾伍大姐家中。伍大姐是聾啞人,不識字,跟伊春暉交流全靠手勢。伍大姐用手比劃兩側太陽穴,做出痛苦樣表情。伊春暉給伍大姐測量了血壓,排除了血壓高的原因。接著進行了體格檢查,結果顯示頸部活動良好,無壓痛,也排除了頸椎病的原因。
伊春暉繼續給伍大姐進行檢查,初步懷疑是由於甲狀腺腫大引起的症狀,馬上與唐山鎮衛生院進行了聯繫,安排伍大姐到醫院進行甲狀腺彩超確診。「伍大姐是貧困戶,可以享受「兩免一減半」政策(免掛號費、診療費,檢查費減半),並且醫保卡還可以在檢查費減半的基礎上再進行醫保報銷,帶上家庭醫生籤約協議書還可以免費享有 「愛心包」的檢查項目。」
在診療期間,記者發現,伍大姐家裡養的狗見了伊春暉,既不叫也不咬,顯得一點都不陌生。伊春暉笑著告訴記者:「由於我經常來給伍大姐檢查身體,狗認識我了,現在不理我了。」
基層衛生健康工作千頭萬緒,做好健康保障靠的是耐心細心。伊春暉介紹:「7月20日上午下雨,群眾大多不大出門,我就到於堤村開展了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問卷調查。通過群眾填寫的問卷,我發現部分群眾對於健康常識比較模糊,還有很多錯誤的醫學觀念根深蒂固,如感冒了先選擇輸液,用藥首選抗生素等。我根據調查問卷提示的問題,針對性給村民普及健康常識。」
採訪最後,伊春暉說:「近期,國家公布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文件,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提出將開展15個重大專項行動,包括: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心理健康促進等,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我將認真履行好第一村醫職責,盡我最大工作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