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威鄭人碩主演的《寒單》,臺灣歷年來最不一樣的賀歲片

2020-12-19 電影之島

1月23日,黃朝亮導演的新作《寒單》在臺灣上畫。

在廣義的賀歲檔期間上映,坐擁鄭人碩、胡宇威、小薰(黃瀞怡)等實力演員,亦有楊貴媚、陸弈靜、高捷、陳博正等「老戲骨」加持,已有臺灣影評人盛讚其是「歷年來最不一樣的賀歲片」。

而對已在離開臺灣前參與過媒體試片的我來說,最吸引人的則是片名所明明白白點出的——臺灣民間祭祀儀式「炸寒單」。這種儀式盛行於臺東地區——那正是導演黃朝亮的家鄉。

一言以蔽之,《寒單》是繼「角頭」系列後又一部將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加以類型改編、搬上大銀幕的佳作。

從「邯鄲」到「寒單」

乍聽片名,大陸觀眾首先聯想起的一定是古城邯鄲。而這樣的儀式其實正是來自於此,經由臺灣漢人的承襲而流傳下來,只不過由於誤傳,久而久之就成了「寒單」。

儀式中要用鞭炮炸的「寒單爺」,又是古代傳說中的「玄壇元帥」或「武財神」,上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的《搜神記》和《真誥》就有其描述,而元朝的《搜神廣記》和明朝《封神演義》也有記載。

所謂的「炸寒單」,既可以說是求得禳災保安,也或可謂是希冀買賣生財。流傳至今,臺東地區每年在元宵節時由寒單爺出巡接受炮炸,一連兩天,伴隨著各路神明繞境,成為地方盛事。相比其他地區的類似儀式,臺東更是唯一以肉身承受「炸寒單」的地域。

現實世界中的「炸寒單」

鄭人碩和胡宇威的角色在片中先後當過肉身,鞭炮炸裂的特效鏡頭也前後共製作了近300個。而現實生活中的「寒單爺」往往只有樹葉和護目鏡可供保護身體。他們踏上藤椅承受炮炸的痛苦,或是黑道兄弟為了展威風與出人頭地,或是求財許願與還願,而有的人(如片中胡宇威扮演的正昆)則是因做錯事而要向神明贖罪。

電影中胡宇威飾演正昆當肉身接受炮炸

這樣獨特的儀式,成為臺灣燦爛民間信仰文化的一瞥,往往代表著一種在地的生活秩序與文化想像。從儀式組織者(片中為臺東玄武堂)到被炸的寒單爺,再到參與的民眾,都在這樣的儀式中形構著地方的勢力平衡與靈力經濟。

正如「角頭」系列把民間角頭勢力拍成電影,臺灣傳統文化儼然已是類型片改編的天然寶庫。黑幫如此,寒單爺上臺背後的愛恨情仇亦是如此。縱使類型敘事技法未臻完美,這樣的在地性已是觀眾願意走進影院的極大動因。

從雙男主到臺東味

以炸寒單習俗為背景,從鄭人碩飾演的阿義到胡宇威扮演的正昆兩任寒單爺,《寒單》的故事線索非常簡單:

當年因妒生恨的正昆不慎炸死了心上人、與阿義相戀的萱萱(林予晞飾演),阿義也被炸成重傷、殘疾;阿昆為贖罪而放棄從教機會,挺身幫助阿義脫離生活困境與毒癮,共同經營「昆義回收場」,但兄弟倆還是因當年真相的大白而最終分道揚鑣。

乍看之下戲劇性極強的情節,其實包裹了十分豐富的在地生活細節。由於強情節點在第一部分就早早來到,看罷倒不覺得電影狗血;反倒是雙男主從互助到決裂的過程,因為有足夠的鋪陳與細節的填充,令人信服。

阿義在受傷後染毒,一度偷電線換錢買毒品。為此,鄭人碩再次奉獻了犧牲極大的演出,瘋癲撒潑、全身髒汙。據稱他為了演出恍惚的狀態也整夜熬夜不睡,甚至以針筒注水尋找感覺。

令人驚喜的是,與之大量對手的胡宇威也未曾失色。正昆因重大變故而從一介弱書生轉變成硬氣十足的回收場主,胡宇威將後半部分既強硬又悔恨的複雜層次表演了出來。相反,前半部分對情敵的恨意可能來得太滿,那時的表揚狀態倒顯得太緊,稍有遜色。

片中飾演母親的楊貴媚抽打胡宇威

回頭看來,兩位男演員一直以來的氣質,其實與本片雙男主的氣質都比較搭:一個路子野,一個陽光而不失英氣。兩者貢獻了頗為精彩的對手戲。

而在雙男主各有血肉的身世與成長環境中,電影也牽扯出了極有說服力的在地細節。從阿義所生長的底層家庭、從小經歷的家暴到長大後的「混社會」、當寒單爺,再到染毒、老房因佔用國有土地而被強拆,皆對應著世紀之交臺東底層社會的部分現實,或來自於導演極為坦誠的一部分家鄉記憶。

片中阿義家的老宅被強拆

正昆繼承「母業」經營回收場,這是臺灣涉黑電影中一個較為另類的題材。拾荒者之間亦有在地秩序,這其中的生存規律與同行競爭也必會沾染黑道色彩。正昆在後半部愛上的女孩(小薰飾演),則來自於臺東街頭可K歌、也有陪酒女的「小吃部」。直到現在,當筆者遊覽臺灣花東地區時,仍然在夜晚的街頭發現了閃爍著的「小吃部」。

胡宇威與小薰的吻戲

電影內外照映,《寒單》的臺東味確實是十分濃鬱的。在雙男主在回收場最後大打出手而決裂的那一幕,紅皮的臺鐵恰好在背景中呼嘯而過——火車已經在片中出現多次了,正是因為貫穿臺灣東部的列車至今只有臺鐵而沒有高鐵,這也成了花東地區的獨特交通標籤。

如此,炸寒單也成了電影一個既像是純背景、又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在地符碼。電影的核心衝突(炸傷)從開頭到結尾形成閉環,皆由炸寒單串聯起來。而雙男主心路歷程變化的主要戲劇動力——回憶,又因炸寒單一年一度的舉行而時常顯靈。作為核心概念的抓取,「寒單」無疑是成功的。

從歌曲到老戲骨們

《寒單》歷史氛圍的描摹是極為精準的。

它的歷史感首先來自於鏡頭語言。大量航拍和搖臂完成的空中移動鏡頭,從火車馳騁、炮仗飛舞、房屋林立的臺東大地掠過。這是會增加歷史感與場面感的,觀眾好比通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冥想盆來進入歷史現場。

其次,才來自於電影的年代架構,以及所選用的歌曲們。第一場戲,1995年,萱萱送正昆的卡帶是張學友的《吻別》。而這張專輯於1993年獲得第五屆臺灣金曲獎龍虎榜年度銷售第一名,同名主打歌也斬獲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1995年送同學《吻別》的卡帶是極有可能。只可惜,導演雖買了版權,卻沒讓《吻別》的歌聲在片中出現,倒是萱萱在卡帶中錄入的祝福語倒成了片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回憶設置。

而阿義在小吃部KTV所唱的毫不著調的《酒幹倘賣無》,則是1983年臺灣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由臺灣女歌手蘇芮演唱,當年火遍兩岸,本號也已介紹過多次了。湊巧的是,「酒幹倘賣無」在閩南語中的意思「有酒瓶子要賣嗎」,正是《搭錯車》中拾荒者啞叔的寫照,而《寒單》裡的雙男主也是合開回收場為業。一首眾人皆知的老歌,竟在這裡如此貼切。

《搭錯車》中的《酒幹倘賣無》

加之差不多同時代的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牆上貼著的林志穎海報,流行文化參與建構了年代記憶。

更讓人追念的,是在這些流行文化符碼誕生前就開始演戲的一眾「老戲骨」。陸弈靜演獨守老房、晚年悽慘的老婦人,楊貴媚演家教嚴厲、勤懇工作的拾荒者母親,兩位蔡明亮電影的常客,這次都演得絲絲入扣。

飾演炸寒單組織者、當地廟會領頭人的陳博正,這次穩重、威嚴;一看到他的臉,就讓人想起1983年《兒子的大玩偶》中的坤樹。

而這三位老師的上一次同片演出,可能還要追溯到王童導演1992年的《無言的山丘》(大家可以去查查演員表)。

可能飾演了片中唯一反派的高捷,則從1992年的《少年吔,安啦!》到2018年的《角頭2:王者再起》,一直都是黑幫老大專業戶。

但不難分辨的是,《寒單》擁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混雜特質:它既有荒蠻的底層感,又有細膩的愛情戲;它既有精準的年代氛圍,可又有這幾年臺灣類型片會有的「現代」敘事技巧;

再加之本土IP+小鮮肉+老戲骨的配置,《寒單》的下限不會低。它之所以被認為是「歷年來最不一樣的賀歲片」,可能就是因為這種難得一見的複雜性。即使都從臺灣本土民間世俗中汲取營養,豬哥亮的鄉土喜劇也只能玩葷段子,「角頭」系列也只能玩兄弟義氣。

這或許是《寒單》在這個階段臺灣電影中的可貴之處。

文/瓜子醬

劇照提供:想亮影藝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寒單》北影節展映 胡宇威鄭人碩上演人性善惡
    共9張 1905電影網訊 由黃朝亮導演,胡宇威、鄭人碩主演的中國臺灣電影《寒單》,4月18日、19日在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華語廣角」新片推介單元進行兩場展映,導演黃朝亮、主演鄭人碩出席了映後見面會,與觀眾分享了這部影片臺前幕後的故事。
  • 臺灣影片《寒單》北影節首映 鄭人碩挑戰裸身被炸
    網易娛樂4月19日報導 (圖文/小易)由黃朝亮導演,胡宇威、鄭人碩主演的臺灣電影《寒單》,4月18日在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華語廣角」新片推介單元展映,導演黃朝亮、主演鄭人碩出席了映後見面會,與觀眾分享了這部影片臺前幕後的故事
  • 胡宇威將回到出生地紐約,為主演的高分臺片《寒單》站臺NYAFF
    金允石還找來了老搭檔廉晶雅主演《寒單》(Han Dan,導演:黃朝亮)放映時間:6月30日《寒單》是唯一入圍本次競賽單元的臺灣電影,同時也是該片的北美首映。該片是今年臺灣春節檔票房最高的華語片,之後通過北京國際電影節、兩岸影展之臺灣電影展在大陸放映,取得了不俗反響,目前豆瓣評分高達7.8分,計劃將於年內在大陸公映前不久的兩岸影展之臺灣電影展,黃朝亮率《寒單》主演鄭人碩、楊貴媚與大陸影迷交流《寒單》以臺東民俗「炸寒單」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炸裂」的愛情故事
  • 胡宇威《寒單》轟動紐約亞洲電影節 小松菜奈主動搭訕:加油
    記者洪文/臺北報導臺灣電影《寒單》進軍紐約亞洲電影節(NYAFF)競賽單元,導演黃朝亮、男主角胡宇威1日出席映後交流,紐約觀眾反應十分熱烈,不僅大家被片中兄弟情誼感動得淚流滿面,曾來臺學中文的影展策展人魏德偉(David Wilentz),更讚賞該片拍出了臺灣特有的文化
  • 鄭人碩挑戰聽障+毀容!小薰演一塊肉 導演:希望不貼胸貼
    《大囍臨門》、《大釣哥》導演黃朝亮20日率領鄭人碩、胡宇威、黃淨怡(小薰)、林予晞、高捷、楊貴媚、陸弈靜、陳博正(阿西)、嚴藝文等人出席新片《寒單》記者會,黃朝亮籌備該片5年,更是狂喬鄭人碩檔期,好不容易才促成合作。鄭人碩的角色不僅重度聽障、半毀容、失禁,還需在地爬行,相當挑戰!
  • 電影《寒單》為何可以獲得臺灣春節檔華語票房冠軍?
    今年臺灣賀歲檔三強鼎立,其中由星馳傳媒出品、黃朝亮導演執導的電影《寒單》以5000萬臺幣票房殺出重圍,成為2019年臺灣春節檔華語票房冠軍。元宵節,臺灣除了「北天燈」、「南蜂炮」習俗以外,還有臺東的「炸寒單」。
  • 鞭炮轟到靈魂死一半,放話:我不演了
    臺灣每逢農曆年都有不少熱鬧民俗活動,尤其元宵節又有「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等各地習俗,出生於臺東子弟的導演黃朝亮為將家鄉「炮炸寒單爺」習俗發揚光大,籌備了5年的時間推出電影《寒單》,並請來兩位新生代男神胡宇威和鄭人碩合體秀肌肉、軋演技,豈料炮火威力過猛,讓胡宇威嚇得放話「我不會再回來了!」
  • 新片《寒單》參映北影節,曾是臺灣票房冠軍,內地上映或成黑馬
    近日,北影節有一部高質量的影片放映,它就是臺灣電影《寒單》。據悉該電影在臺灣地區賀歲檔期間上映後,很快就獲得了本土片的最高票房冠軍,因此口碑爆炸,火速走紅。同時也側面反應臺灣的影片確實不賴,繼《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國內取得空前成績後,另一部臺灣影片又籌備著緊張內地院線了,它就是上面說的《寒單》。北京國際電影節於4月18號、19號分別播放兩次《寒單》,深受現場觀眾喜歡,而該片的執導黃朝亮跟藝人也參與該屆電影節,與觀眾展開相關互動。據悉《寒單》這部片具有濃鬱的臺灣本土氣息,且跟臺東的民俗有關聯,叫炸寒單。
  • 專訪/目睹阿嬤上吊自殺 鄭人碩「父母斷氣」痛苦回憶再現:無法接受
    記者林映妤/專訪鄭人碩在賀歲片《寒單》中目睹陸弈靜飾演的阿嬤在他面前上吊自殺,現實生活中父母早已過世的他,坦言演起這段又把過去傷痛挖出,父母的放棄急救同意書是他親自籤的,「我曾歷經爸媽在我面前斷氣,所以我無法接受,演戲時我把這段拿出來重播,很痛苦
  • 今年臺灣電影票房之王,被稱為臺灣最男人味的男演員,他叫鄭人碩
    憑《醉.生夢死》獲得第17屆臺北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2018年是鄭人碩的爆發年,除了兩部商業大製作外,他主演的大愛臺電視電影《憨嘉》也在11月的院線上映;夏天拍完黃朝亮導演的《寒單》,計劃於2019年1月23日上映,他主演了臺東民俗活動中的
  • 斬獲臺灣票房冠軍,這部華語片夠高能!
    在臺灣的臺東地區,有一種叫做「寒單爺」的傳統民間信仰。寒單爺是民間俗稱的流氓神,正確名稱是邯鄲爺,但是因為早年祭拜的人都是一群不怎麼認識字的黑幫老大。因此將邯鄲誤寫為「寒單」。今天迷叔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部叫做《寒單》的電影。由黃朝亮執導,鄭人碩、胡宇威主演。在上映之初,就一舉斬獲臺灣本土票房冠軍。在影片中,充當「寒單肉身」的叫做阿義,阿義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
  • 2019年臺灣賀歲檔本土票房冠軍,劇本創作就長達5年
    還有的,是為了減輕罪惡帶來的痛苦,特來贖罪。2019年1月,在臺灣上映的《寒單》,故事正是聚焦於自願成為「炸寒單」的肉身中,為了贖罪而來的這一特殊心理。胡宇威飾演的男一阿昆,從小失去父親,靠母親回收廢品拉扯長大。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並不怎麼富裕,日子一直過得很清貧。阿昆經常要幫助母親撿拾廢品,還得穿著別人不要了的衣物,因此常常被別的同學當面的欺凌。欺辱他的人當中,就有鄭人碩飾演的男二阿義。
  • 臺灣省資訊|臺灣這家自助火鍋店,一位2百元臺幣都是海鮮,看看都吃...
    因是靠近沿海地區,其實吃到的魚肉口味也是非常新鮮,加上做出的口味很是不同,很多來臺灣品嘗的食客也是非常追捧,不少有吃過的人也是非常愛吃,每個人的餐盤裡都會加上一條魚,一種肉一種菜,像這些魚類品種有吃過的人很多,但口感不同加上實惠顧客很嚮往。
  • 鄭人碩離婚半年認愛小薰!網傻眼揪「關鍵時間點」:該被寒單炸一下
    記者林映妤/臺北報導鄭人碩、小薰藏愛多時,終於因「見習葉瑋庭婚禮」認交往,回顧2人戀愛史風雨,男方去年9月離婚,沒多久便狂追小薰,女方不排斥對方攻勢,曖昧氛圍引來鄭的前妻發文怒罵。疑似「正宮vs.小三」戲碼,在鄭人碩離婚短短半年後有了戀愛ing的結果,不少網友揪出巧妙時間點,使小薰「小三流言」甚囂塵上。但小倆口「越反越愛」即使關係爭議,感情卻更堅定。鄭人碩、小薰宣傳《寒單》傳緋聞仍大方合照。(圖/記者林映妤攝)小薰遭爆是介入鄭人碩婚姻的小三,但雙方矢口否認,一開始鄭人碩受訪還心疼擋箭:「我有傳訊息給小薰說對不起!」被問到有沒有曖昧?
  • 組圖:胡宇威紐約主持頒獎典禮英文流利
    新浪娛樂訊胡宇威因為主演的《真愛趁現在》和《蘭陵王》在北美受到歡迎,當地最大的VOD視頻網站特意邀請他擔任頒獎典禮的主持人。一口流利英文十分搶鏡。  新浪娛樂訊胡宇威因為主演的《真愛趁現在》和《蘭陵王》在北美受到歡迎,當地最大的VOD視頻網站特意邀請他擔任頒獎典禮的主持人。一口流利英文十分搶鏡。
  • 耗時5年打磨劇本,斬獲臺灣票房冠軍,《寒單》都講了些什麼?
    在今年年初,有這樣一部臺灣電影,一經上映,就火力全開,一舉斬獲臺灣本土票房冠軍,它就是《寒單》。《寒單》依託於臺東民俗「炸寒單」,講述了一個「炸裂」的愛情故事。每年的元宵佳節,在臺東地區都要選拔一批「肉身寒單」,進行炸寒單,迎接寒單爺,祈求大富大貴,節日那天選中的「肉身寒單」,面畫大花臉,頭系紅帽巾,手執榕葉護體,上身赤裸地立於神轎上,然後開始接受大眾投擲鞭炮,對於大眾來說,這是一種信奉,而對於「肉身寒單」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榮耀,雖然被鞭炮炸得遍體鱗傷,但是所獲得的殊榮早已將所有傷痛拋到九霄雲外了
  • 豆瓣7.6臺灣電影《寒單》:愛將人變成魔鬼,一部關於救贖的電影
    《寒單》由黃朝亮執導,籌備超過五年時間。由胡宇崴、鄭人碩、黃瀞怡、林予晞、高捷等主演。影片於2019年1月23日在臺灣上映,票房火爆,臺灣賀歲檔冠軍。在第21屆臺北電影節幾乎獲得了所有獎項提名。目前豆瓣7.6分,已確定不會在內地院線上映。
  • 大咖不去了,大片撤走了,金馬帶給我的驚喜只剩落選的《寒單》
    典禮結束,臺灣電影非但沒有實現傅榆的「宏偉願望」,就連享有「華語奧斯卡」美譽的臺灣省金馬獎也成了「臺北金馬」。五十六屆金馬獎,內地影片、影人集體缺席,香港大片取消報名,入選港星「因故不再出席」,就連評委會主席杜琪峯也中途請辭,退出了金馬獎。星光暗淡、大咖避之不及也就罷了,更悲催的是,一向被影迷當做觀影指南的金馬獎入選名單也成了臺灣影人的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