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 這地連路燈都關了 發生了什麼?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中新經緯

原標題: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這地連路燈都關了!發生了什麼?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付玉梅)在終於入冬的南方,部分居民因限電而不能開空調,「取暖全靠抖」,還有人因寫字樓停電,爬了二、三十層樓上班……近日,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情況,引發廣泛關注。

資料圖 中新經緯 付玉梅 攝

不能開空調?這些地方限電……

多地限電行動在持續開展中。

12月14日,據長沙市發改委官網消息,根據湖南省發改委通知要求,從12月8日起,全省啟動有序用電。

長沙市一名工業園區員工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園區在15日停了一整天電,16日開始限電。另一位家住湖南婁底的市民稱,居委會在業主群裡轉發了國網湖南電力公司的簡訊,稱婁底市電力缺口達20%,部分變壓器已嚴重超載運行,建議居民主動節約用電。

國網湖南電力公司指出,湖南省最高用電負荷、用電量都將突破湖南電網供電極限。不論今冬湖南省為正常天氣還是極端天氣,供電都存在缺口。

中新經緯客戶端自國網湖南電力一名內部人士處獲悉的《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啟動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下稱緊急通知)中提到,全省用電負荷超過2900萬千瓦時,啟動有序用電措施,時段為每日10:30-12:00,16:30-20:30,並要求用電企業要服從有序用電安排,不得以生產、經濟效益等原因拒絕執行。

其中提到部分措施如,除公益性、服務型場所外,所有商業綜合體、娛樂休閒場所等室內溫度不得高於20°C。除交通樞紐設施、醫療防疫場所等場所外,所有建築物外立面燈光照明、商業廣告大屏等用電設施,在有序用電時段一律關停等。

同樣限電的現象也發生在浙江義烏。「為了省電,有些工廠開一天休一天,現在很多物流和庫存比較難處理。小區樓下的路燈也關了,晚上都摸黑回家。」浙江義烏一名電商從業人員金先生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

12月13日,義烏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節約用能倡議書》,倡議行政事業單位儘量少開或不開空調,此外,還提議合理使用燈光照明、三樓以下停開電梯等。

當地部分公共場所已開始跟進限電措施。12月16日,浙江義烏圖書館在微信公號發文稱,即日起,總館和各分館、悅讀吧即日起停止使用制熱空調,並將根據室內亮度合理控制照明數量。

另一南方城市江西也啟動了「有序用電」工作。據央廣網南昌消息,江西省發改委決定從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措施包括壓限不合理用電需求,執行路燈隔盞供電,控制景觀照明、亮化工程用電。

多地限電的同時,據中央氣象臺14日消息,強冷空氣繼續影響南方地區,寒潮藍色預警持續發布。在終於「入冬」的南方,有網友表示因為不準開空調和使用取暖設備,「上班取暖全靠抖」。也有網友稱,習慣了夏天錯峰度夏,而在冬天「反季節」限電還是頭一回。

網友評論截圖

為何限電?發改委回應三方面原因

電力為何供應緊張?據新華視點報導,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回應了三方面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其中,浙江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位居全國第五;1至11月份同比增長4.8%,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

二是遭遇極寒天氣,進一步增加用電負荷。受強冷空氣影響,湖南、江西氣溫異常偏低。這些地區採暖以電力為主,進一步加劇電力消耗。

來自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受今冬首個寒潮的影響,江西電網統調用電負荷達2547.5萬千瓦,調度發受電電力達2631.1萬千瓦,均創歷史新高。

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電力保供困難。湖南外受電通道能力600萬千瓦、江西外受電通道能力26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煤電因長期高負荷運行故障風險增加,湖南岳陽電廠、寶慶電廠機組近日相繼故障停運,影響電力供應102萬千瓦。

而在浙江,限電原因還包括其「能源『雙控』」目標。據《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浙江將實現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增長2.3%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等。

如何保障電力供應

電力供應緊張,如何確保居民用電不受影響?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指導各地和電力企業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各項工作,提高發電能力,優化運行方式,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切實保障電力需求。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科學合理調度。

國家能源局17日提出,要督促電網企業優化運行方式,挖掘跨省跨區聯絡線送電潛力;督促發電企業將保供任務責任落實到人,避免因重要設備臨時停運造成電力缺口;部署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工作,切實做好今冬明春煤炭穩定供應;督促各地區電力主管部門落實應急預案,做好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準備。

從各地的跟進情況來看,「有序用電」行動正在積極開展。前述緊急通知中提到,要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學校、醫院等)和重點企業用電。

事實上,由於近日寒潮天氣帶來的「斷崖式」降溫,北方多地也刷新了用電記錄。有媒體不完全統計,在進入12月以後,北京、河北承德、山西太原、甘肅省等省市地區的供電負荷都創了歷史新高。

據了解,目前煤電仍是我國的主力電源。值得注意的是,在用電高負荷下,近日煤炭的保供穩價也受到行業內關注。

12月11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了《關於保障迎峰度冬電煤供應,引導電煤價格合理回歸的倡議》。其中提到9月份以來,電煤市場供應需求逆向走勢形成「剪刀差」,市場價格持續上漲至「紅色區間」。特別是11月中下旬以來,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嚴重偏離供需基本面,給迎峰度冬電力保供和長期發展造成很大隱患。

倡議發布的次日,國家發展改革委12日召集10家電力企業開座談會,研究當前煤炭供需形勢,做好今冬明春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座談會上提到,目前重點電庫存8600萬噸左右,要求各集團內部電廠相互調節煤炭庫存,減少市場高價煤採購。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袁家海教授研究團隊近期發布的《中國電力安全經濟性分析和保障路徑研究》提到,「整體電力過剩與尖峰電力短缺並存」的電力結構性矛盾導致的「全年富電量,短時缺電力」的現象,是中國電力供應安全的主要障礙。解決尖峰負荷缺口的關鍵已不在於繼續擴大煤電裝機規模,而要從電力系統的整體角度出發,優化電力供應結構,在根源上解決電力缺口問題。(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南方多地開啟「省電模式」 關路燈、停寫字樓電梯等「拉閘限電...
    南方多地開啟「省電模式」 關路燈、停寫字樓電梯等「拉閘限電」
  • 南方多地限電,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原創 王珊 中國環境近日,南方多地限電頻頻登上熱搜,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的通知,部分城區因為限電關閉了路燈和寫字樓電梯,給居民出行和工作帶來了不小困擾。
  • 多地拉閘限電!義烏連路燈都關了 發改委深夜回應
    天色漸暗,稠州北路兩側的路燈遲遲沒有亮起。但在密集的車流和交錯的鳴笛聲中,義烏國際商品城的店主、採購商們加緊離場。稠州北路常年的擁堵,因其為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終點所致。12月17日,該商貿城較往日提早關門。正門出口處擺放的指示牌敬告客商:因疫情防控需要,市場在下午四點半後進行清場消毒,人員禁止入場。近日,多地傳來「拉閘限電」消息。
  • 南方多地「拉閘限電」:關路燈、關電梯 國家發改委回應
    近日,南方多地「拉閘限電」引發網友討論和關注。有報導稱,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這到底是為何呢?有城市城區主幹道路燈、街上的招牌、景觀燈以及小區裡的路燈會選擇關閉,該措施將會持續到年底。
  • 浙江多地限電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浙江多地限電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浙江多地限電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浙江多地限電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新浪浙江說:【 家裡空調都不能開了】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
  • 關路燈、關電梯!有人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南方多地拉閘限電?發改委...
    圖:圖蟲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對於「拉閘限電」,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理由。長沙市電力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限電與氣溫突降、用電量突增有關。國網湖南電力公司預計今冬明春全省用電需求將突破湖南電網供電極限,可供電力存在300至400萬千瓦缺口、日可供電量存在0.1至0.2億千瓦時缺口。目前,長沙市、湘潭市、嶽陽市等多地都陸續向市民發布了有序用電的倡議,呼籲儘量不同時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
  • 如何看待南方多地限電這件事情,有什麼好的應對方法?
    最近這段時間南方很多地方都開始了限電,這其中包括湖南、浙江、江西等省份。作為普通家庭不能夠開空調,而作為普通單位則停電,很多網友反映要爬幾十層樓才能夠到達工作地點。小芳是在長沙讀的大學,那時候還沒有空調,那寒冷程度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今年冬天限電不準開空調,如何熬過這個冬天啊?
  • 浙江湖南江西多地限電,義烏連路燈都關了,有工廠上一休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在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氣溫驟降,而且降溫的幅度比往年都要大,南方地區多以電供暖,「電網一下供不上。」紅星資本局發現:在我國2019年的總發電量中,有近7成發電量來自火電。目前,煤電仍是我國的主力電源。
  • 浙江湖南江西多地限電,義烏連路燈都關了,有工廠做一休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在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氣溫驟降,而且降溫的幅度比往年都要大,南方地區多以電供暖,「電網一下供不上。」紅星資本局發現:在我國2019年的總發電量中,有近7成發電量來自火電。目前,煤電仍是我國的主力電源。而近段時間以來,我國煤炭的進口量同比下降43.8%;與此同時,煤炭的交易價格在持續上漲。
  • 國家發改委回應南方拉閘限電: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對於「拉閘限電」,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理由。
  • 南方多地拉閘限電,工廠提前放假,火車站出現返程高峰
    而最近一段時間,浙江、湖南等地出現了 「拉閘限電」的情況,不過本次「拉閘限電」主要涉及到的是工業用電。所以導致很多工廠提前放假,成群結隊的工人開始提前買票回家,杭州等地各大火車站人山人海,出現返程高峰,提前體驗了一把「春運」。據網友反映浙江義烏部分地區路燈都開始停了,還有部分工廠實施「開一停四」的限電措施,這樣的話,對於他們來說,還不如直接停工算了。
  • 鵝新知 | 為什麼突然多地開始限電?受影響最大的是冬天無供暖省份|...
    其實限電,在江浙並不是什麼新話題,在特高壓電網沒有成型之前,江浙限電是常態,近幾年隨著特高壓電網的逐漸成型,西電東送、疆電外送已經讓江浙幾乎沒有什麼限電問題了。編者按:長沙市發改委12月14日發布消息稱,湖南省發改委要求,12月8日起,湖南全省啟動限電措施。
  • 為何多地突然下「最嚴限電令」?背後原因是什麼?
    這兩天,「限電」這個詞,一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棉花帶動棉紗上漲風潮還未過去,棉紡行業上下遊企業又將面臨因限電而限產停產的風波中。進入年底,東部沿海多個省市再次出現供電緊張,導致拉閘限電。如果年末有更多的地區限電或停限產,或將引發新一輪供需失衡,繼而引發漲價潮。
  • 多地「限電」,電力吃緊,到底是不是澳大利亞的鍋
    近日,南方多地出現限電現象,官方的回應是響應節能減排,發改委給出的回應是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然而網上卻有這樣的聲音,說是我國減少了澳大利亞的煤炭的進口導致南方缺煤發電,結合著近期880萬噸煤炭滯留中國港口,好像有一些道理,然而卻經不起推敲。
  • 義烏官方回應為限電不開路燈 冬天路燈「作息時間」調整且將持續到...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義烏官方回應為限電不開路燈 冬天路燈作息時間調整且將持續到年底 國家一經發布節能減排政策,不少地區紛紛響應,義務則採取了關閉路燈的措施,今日義烏官方回應為限電不開路燈,具體如何回應?不開路燈能節約多少電?節能減排的途徑有哪些?
  •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背後是什麼原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記者席菁華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拉閘限電」與氣溫突降、居民取暖用電高峰來臨,用電量突增有關。近期,中國多地氣溫呈「斷崖式」下跌態勢,雨雪冰凍天氣來襲,使得網架薄弱區域存在突發短時停限電風險,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壓力較大。
  • 都什麼年代了,大學宿舍還限電!
    心疼這幾位仙女姐姐  不過心疼歸心疼,宿舍安全用電確實也馬虎不得。畢竟在高校宿舍這種人員密集區,一旦因為用電發生事故,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都8012年9102年了!為啥宿舍還要限電?!」  比如南方很多地方夏天開冷風冬天開暖風,一年四季都得活在空調房裡。所以南方的大多數院校就不會斷電。有的則是直接將電扇、空調的線路與一般供電線路進行區分。
  • 調查丨多地被傳「限電」,廣東影響幾何?未見大範圍限電,工廠生產...
    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不過,從記者多方了解的情況來看,作為中國經濟大省的廣東,特別是作為該省經濟重鎮的珠三角地區,未見大範圍限電舉措,企業生產經營未受相關因素影響。
  • 不缺電為何被限電?老思路需要改改了
    近日,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通知引發社會關注。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回應稱: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能夠保障用電平穩。浙江當前電力供應能夠保障全省電力需求,不存在電力供應不足情況;部分地方為了促進節能減排,採取了限制電力消費的措施。
  • 中國多地限電真相來了,或許是件好事
    近期,我國南方部分省份如浙江、湖南、江西等出現的多年不遇的拉閘限電現象引發關注,根據新聞報導,為應對拉閘限電,這些省份中有企業實施錯峰生產,也有企業直接停工停產,可以說,拉閘限電已對社會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基於此,甚至有聲音稱:中國南方已出現了「電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