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作證--黨史頻道-人民網

2020-12-20 黨史頻道

《紅巖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從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本法西斯為摧毀中華民族的抗戰意志,集中空軍力量,對中國戰時首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據初步統計,這期間,日軍共出動飛機9513架次,實施轟炸218次,投彈21593枚,炸毀民房17608幢,炸死炸傷重慶市民25989人(重慶大隧道慘案和長江沿岸城市的遇難者尚未包括在內)。其中,尤以1939年5月3日、4日的轟炸最為慘烈,史稱「5.3」「5.4」大轟炸。

從2000年上半年起,筆者參加了重慶大轟炸倖存者、親歷者尋訪調查活動。每當提起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重慶的那場人間慘劇,被訪的倖存者、親歷者無不淚流滿面、悲憤不已。

「5.3」「5.4」大轟炸中,共炸死3991人

施庚培(「5.3」「5.4」大轟炸倖存者)

施庚培,江蘇省南京市人。抗戰爆發後,施庚培一家由南京輾轉入渝,住在市中區中一路。在日機的狂轟濫炸中,他的親人不幸全部遇難。他在1987年7月7日給中共重慶市委的信中寫道:

1939年5月4日,敵機轟炸重慶時,數十萬居民死於一剎那,造成震驚中外的重慶「五·四」慘案。我家老小十八口亦不幸全部罹此大難。我在辦理親人善後之中,挖掘出彈片一塊,上面血跡斑斑。我保留至今,以思追念親人。目前,我多病在身,年過古稀,擬將該彈片贈送給市博物館,以留給子孫後代,留作紀念,銘悉此慘案。

肖建亭(「5.3」「5.4」大轟炸親歷者)

肖建亭是當年從蘇州流亡到重慶的難民。1939年,「5.3」大轟炸那天,他和姐姐去上學,這時,枇杷山頂上的紅燈籠從一個換成兩個,他倆立即躲進防空洞。當他們從防空洞出來時,地面已成了一片火海。當聽說肖家所住的兩路口一帶也燃燒起來,他和姐姐頓時抱頭大哭。1986年夏天,肖建亭回到離別幾十年的重慶,回到他曾經讀書的小學,看到自己當年的作業和成績。在那時的數學作業中出現了這樣的考題:

一個小孩站在枇杷山上數日軍的飛機,按3架飛機一組數,餘2架;按5架飛機一組數,也餘2架;按7架飛機一組數,還是餘2架。問:共有多少日軍飛機?

現在已成為作家的肖建亭認為,這道題反映了當年空襲下學生的日常狀況,老師出題的目的無疑想把學生從恐怖的氛圍中解放出來。據不完全統計,在「5.3」「5.4」大轟炸中,共炸死3991人,傷2323人,毀壞房屋4761間。

伍佔琴(「5.27」大轟炸倖存者)

伍佔琴,男,家住沙坪垻土灣建設二村。空襲前他從鄉下來到重慶,經親友介紹進入裕豐紗廠。20世紀三四十年代正是重慶紡織業的興盛時期,能在紡織廠謀得一個機修工的職業,令伍佔琴的同鄉羨慕不已,伍佔琴也以此為榮,夢想有一天能夠成家立業、出人頭地。然而一顆從天上掉下來的炸彈將伍佔琴的青春和夢想化為泡影。1940年5月27日,99架日機分3批轟炸市郊,位於沙坪垻的裕豐紗廠成為日機的攻擊目標。現已殘廢的伍佔琴說:

日本轟炸重慶時,我正在廠裡上班,當時下午3時左右,幾十架轟炸機轟炸二廠老厂部,場面一片混亂。突然從天上丟下一顆炸彈,一片彈片擊中了我的右臂,鮮血直流,之後便昏迷不醒,等我醒來時,已經躺在醫院,右臂被炸斷了。當時,我真是生不如死,這麼多年來不知給我帶來了多麼大的痛苦,至今還不能忘記那段悲慘的歷史。

「他們都是被活活憋死的呀!」

高健文(「6.5大隧道慘案」倖存者)

高健文作為防護團隊員,也是這場悲劇的倖存者,他當時16歲,在瓷器街一家雜貨店做幫工,也參加了空襲防護隊。聽到緊急警報後,他隨市民們從衣服街洞口進入洞內,有人喊『要投毒氣彈啦』,頓時,洞內秩序大亂,洞口的人想往裡面擠,洞裡的人又想擠到洞口呼吸新鮮空氣。他在洞內被擠到支洞轉角處就被壓得不能動彈,後來他急中生智,用雙手搭在旁人肩上用力往上爬,終於站在防空洞的石凳上,但另一隻腳被卡在人堆裡,再也拔不出來。14小時後,高健文被救了出來,但左腿卻從此殘廢。慘案發生後,從洞內抬出的死屍先用各善堂常備的薄棺材裝屍,後又用粗篾席包紮。由於死屍太多,剩下的只好用20輛卡車運到朝天門河邊,用50隻船運到黑石子地區掩埋。這項工作花了5天時間才完成。

程默(重慶大轟炸和「6.5大隧道慘案」目睹者)

程默,江蘇丹徒人,現家住北京。1940年他隨著流亡難民來到重慶,在七星崗純陽洞「中國電影製片廠」工作,是製片廠的攝影師,同時兼任國民黨衛戌司令部的攝影顧問。這種特殊的身份為他拍攝重慶大轟炸提供了便利條件。《大轟炸老相冊》是程默在重慶拍攝大轟炸的照片集,共150張,以日記的方式,逐日拍攝記錄了從1941年5月1日到6月15日日機轟炸重慶市街的慘烈場景。程默說:「我在重慶的兩年,日本人的飛機基本上天天狂轟濫炸,有時二三十架轟炸機同時投彈,那次,日本人忽然改變了戰術,進行疲勞轟炸,不給一點喘息機會。一天一夜,警報始終沒有解除,隧道狹長,通風設備又極差。國民黨把門鎖了,老百姓擠在裡面沒人管。1941年「六五」大轟炸以後的幾天,從防空洞到江邊,密密麻麻布滿了屍體。人們運屍時,都是成摞成摞的,難以計算具體數字。我看跟南京大屠殺差不多了。重慶的六月,悶熱難當,屍體腐爛,臭氣燻天。他們都是被活活憋死的呀!我還有一部分底片,比這些更觸目驚心,成片成片的人倒在地上。離開重慶之前,我把它們寄放在老攝影家吳印鹹家,可惜他已經去世了。」

田澤周(「6.5大隧道慘案」親歷者):

我鋪子裡的一個面工急匆匆趕來,說我二哥頭天晚上在洞子裡悶死了!我起初不相信,我二哥是空襲服務隊的,可以自由進出洞子,怎麼會悶死?我趕回較場口,一看那個屍體,驚駭得一下跪倒在地。他的頭髮全部被扯光,衣服撕爛,肚子破裂,身體被抓得稀爛。

二哥那天進的是十八梯洞口,門關死了,出不來。我爸從演武廳洞口進去,他把嘴一直貼在潮溼的石壁上,逃了一命。但是他出來後看見二哥屍體,一下子就氣瘋了。二哥死時,二嫂同他結婚才3年,女兒1歲多。後來二嫂走了,女兒留給我媽。幾年後,她倆去給人幹活時,遇到風暴,房子倒下來,雙雙壓死。

大隧道慘案發生後,較場口周圍十幾條街陰風慘慘,倖存的人請道士招魂,白天夜晚香菸嫋嫋。到底死了多少人?不止幾千人。我記得很清楚,我在新明報館當記者的一個表弟告訴我,他們統計的是17300多人!

黑石子調查

在山野蒼翠的長江邊上,有一個令重慶人聞之膽寒的名字:黑石子。這是一片無名墓地,距主城區10裡,當年「6.5隧道大慘案」和大轟炸中無人認領的遇難者,大部分掩埋於此。

申純祖(原黑石子村保長):

轟炸重慶的遇難者為什麼送黑石子?因為這兒有一個專門從事慈善的浮屍會。江上漂來死屍,浮屍會負責打撈掩埋,另外,山上還有從事慈善的墳地,專門掩埋死後無人認領的外省人。

我印象最深的是「6.5」慘案。當時本人任職重慶市救濟院兒童教養所第三所管理員,收留的流浪兒童約有一二百人,供衣食住。遭日本飛機轟炸後,重慶市救濟院第三所和第四所的人員全部搬遷到江北縣(今重慶市渝北區)白雲山寨子內住下。有一次下午,我回黑石子途中,剛走到江北矛溪橋,聽到防空警報響,此時路上不準行人走動,我就在橋上的石梯坎上坐下,看見日機飛臨重慶上空,轟炸南岸玄壇廟。警報時間延長了很久,因此在重慶較場口、十八梯防空洞隱蔽的市民,由於人數太多,洞內空氣非常稀少,在未解除警報前,洞門不準打開,造成洞內的人大量窒息身亡。死者的屍體全部運到朝天門,由黑石子的木船運到黑石子黃角灘,一共有18條船,每船裝屍體20-30個,共運了兩次。屍體運上岸,堆放在白沙沱,再由黑石子力行幫派力行工人運至匡家灣、李子林、大石壩等地安埋,大約有五六百具屍體,因力行幫的人員有限,抬運不及,剩餘的屍體,安埋在白沙沱沙壩下面。江水一來,衝得屍骨無存。

黃樹雲(黑石子村運屍人):

我是當年抬、埋屍體的人。從1939年至1941年,幹了近3年。當時,我們6人一組,其中3人是從牢獄裡派來的。屍體送到黃桷渡後,我們負責抬上坡挖坑掩埋。有時是背,有時是扛,遇到腐爛的屍體,就遭罪了。通常,我們大坑埋十多個,小坑埋幾個人。這周圍山坡上到處是死人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埋的死人太多,我們不敢喝附近井裡的水,每天跑很遠去挑水。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坡上種紅苕,紅苕大得很,但好多人都不敢吃。又種甘蔗,甘蔗又粗又大,可見這一片土地肥。我們幹活,常常挖到人骨,包括完整的頭骨。豬兒拉肚子,我們就去撿人骨頭回來燒成灰拌在飼料裡,給豬治肚子。

當年也曾有家屬來哭,但很少。這幾十年根本就沒人理會了。不過若要挖人骨頭,容易得很,對面桔子林裡多的是。

胡志成(原黑石子村村長):

我在1953年至1955年擔任過黑石子村的村長,後來長期擔任大石壩隊的隊長。大石壩在大轟炸之前就是埋死人的地方,當時屬於真德堂的幫會會地,是由一個有錢人張利元買建的。張利元有了錢想做善事,特地把這塊地買來掩埋重慶城那些無名無姓、沒人關照的死人。他還有條船,專門從朝天門送死屍。大轟炸時死人太多,有的一家一家的死掉。政府把那些屍體一船一船地運來,打算全部埋在真德堂。但有幾次屍體太多了,還沒抬上坡頂就埋了,甚至丟在了半路。不過,大石壩還是埋得最多,我的屋前屋後都有屍骨,隨便幾鋤頭下去,就挖出人骨。

劉吉祥(黑石子村村民):

重慶大轟炸開始時,我10來歲,看見大量的屍體運到我們這兒。寸灘、黑石子、朝陽河的柏木船都被調到朝天門運死人,死人運到我們下面的黃桷渡碼頭,然後抬上坡,埋在我們社和大石壩社。「5.3」「5.4」大轟炸和大隧道慘案後,屍體成百上千的運來。高高地堆在河邊。一群狗跑去撕咬,腸子扯得到處都是。當時,凡是過路人都被抓來抬死屍。但人手還是不夠,天氣熱,屍體腐爛得快,有些人一路上把屍體丟在溝裡,上面灑一層土,一下雨,這些屍體露出來,又被狗咬,慘得很。

我們這塊地當時是重慶桐君閣藥廠老闆的私地,他讓出來埋死人。我清楚記得挖了4個大坑,每個坑埋了幾十個人。埋死人的那些地方,一直沒有種莊稼。大煉鋼鐵時期,搞「打山填平」運動——鏟墳、毀觀音、開荒,那幾塊墳地上才種了糧食。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搞不清楚埋死人的事了。

長江沿岸成「血腥走廊」

日軍的野蠻轟炸,不單是對戰時首都重慶,對與重慶相鄰的城市來說,也是一場空前的災難。在此期間,從宜昌到重慶的長江、嘉陵江沿岸大小縣城,如奉節、雲陽、忠縣、墊江、梁平、長壽、合川無一例外地遭到日本空軍的野蠻轟炸,千裡長江變成一條「血腥走廊」。

餘存瑞(梁平空襲目擊者):

細菌彈投下後,看見像白雪一樣的東西飄下來,人們不知是什麼,還用手去接,似棉花一樣鬆軟。經衛生院鳴鑼通知,日機投放的是細菌,不準再吃生水,家裡碗筷要消毒。當年無病症發生,及至第二年春夏之際,從東門大炮臺起到西門靈土地一帶(細菌彈散發區),挨家挨戶的人都發病,個個發熱噁心,頭昏氣短,流鼻血,身現紅斑,重症者即死去。後經保甲熬煎中藥逐戶送藥醫治,才減少了死亡。

陳芳瓊(涪陵空襲目擊者):

小時候,我住在離涪陵縣城100裡外的龍潭鎮。那一天我們聽見鵝不停地叫,轉眼間,日本飛機出現在頭頂上,丟下兩個炸彈,一個沒爆,一個在藥善堂炸了,炸到幾個人。那個抓藥的腸子被炸出來,我看見那腸子是烏的、花的,不象豬腸子是白色的。鄉下人還是有辦法,把他腸子洗了放回去,肚子縫好,他居然沒死,只是後來腿瘸了,走路一拐一拐的。還有一個人受了傷,後腦被削掉了。他還能走,走了一塊田,有100多米,他回到家,倒下就死了。我去看過,一路上都是他的血腳印。

鄉下人說,是鵝叫引來了日本飛機。其實不,是日本可惡。

劉沛元(涪陵空襲親歷者):

1940年6月那天,日本飛機轟炸重慶後返航,途經涪陵,其中一架估計還有一枚炸彈沒丟,看見羅家院子大,人多,就俯衝下來,對準院子投彈。那顆炸彈當場炸死9人。我妻子抱著出生才幾十天的嬰兒,同大家一樣,毫無準備,「轟」的一聲,房子垮下來,嬰兒震掉在地下。她昏頭昏腦,拔腿就跑,跑了一陣,才發現嬰兒不見了,趕緊回頭找,還好,嬰兒躺在地上,沒受傷。但是,我3歲的大女兒不幸被彈片劃中頭部。他們把她送到教會醫院。第二天,我心急火燎趕去。女兒頭上的血已經洗乾淨,我叫她,她睜開眼,看了我一下,想叫爸爸,沒力。我眼淚湧出來,一聲聲叫她,但我還是沒能叫回她的生命。

保姆從女兒的頭髮裡發現了一枚彈片,60年來,我一直把它帶在身邊。我忘不了,也不能忘,是它奪去了我女兒的生命!

(作者單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與人民網公開課聯合推出 「中國共產黨黨史名家論壇」系列...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鄧佳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發揚百年南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光榮傳統,南開大學與人民網公開課於本學期聯合推出「紀念建黨一百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中國共產黨黨史名家論壇
  • 登陸號角喪敵魂--黨史頻道-人民網
    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許達民說,渡海戰役的勝利,除了解放軍的審時度勢、運籌帷幄,瓊崖縱隊的接應、支援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符瑩回憶,臨高角戰鬥的勝利,讓大家都明白海南解放就在眼前。戰士們聽到「解放海南」四個字時,個個精神振奮,歡欣鼓舞,有的激動地留下了眼淚。隨後,我軍兵分兩路,一路向東解放福山,向海口挺進;一路向西,往加來、那大、五指山方向,乘勝追擊國民黨逃兵,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 博古與新華社--黨史頻道-人民網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在革命戰爭年代,博古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一直非常重視新聞宣傳工作對於革命事業的重要作用。他不僅是黨內著名的革命家、理論家,而且是一位真抓實幹的宣傳家,曾參與和領導很多宣傳方面的重要工作。
  • 羅榮桓的用兵藝術--黨史頻道-人民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作為人民軍隊名將,羅榮桓近40年的軍事生涯,就是人民軍隊由小到大、以弱勝強的一面鏡子:1927年9月,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特務連黨代表,參加秋收起義,開始戎馬倥傯的歲月;1930年6月,江西紅軍組建紅一軍團,代理紅四軍政委,與黨的政治工作結緣
  • 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牽手湖南師範大學 共建校...
    人民網長沙1月8日電 (李芳森)今天下午,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與湖南師範大學舉行實習生基地建設項目合作單位籤約、授牌儀式,正式啟動湖南師範大學——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湖南師範大學——人民網湖南頻道實習基地。
  •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招聘啟事
    因事業發展需要,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體信息如下: 一、招聘崗位 (一)運營部主任 1.擬聘人數:1人 2.崗位職責:負責黑龍江省內經營業務拓展,提高市場佔有率,完成經營任務;負責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的品牌推廣和整體營銷,參與策劃總網及頻道的推廣活動,有效提升頻道影響力和效益
  • 人民網北京頻道招聘銷售主管、運營經理等職位
    人民網北京頻道(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是國家網信辦批准、人民網派駐北京的唯一合法機構,全權負責人民網在北京的新聞宣傳、品牌運營以及事業發展等事宜。依託「人民系」豐富的信息資源及權威品牌,人民網北京頻道具有卓著而獨特的宣傳優勢和豐富的人脈資源。
  • 人民網山西頻道與山西大同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人民網大同12月17日電(常慧忠 汪軍)12月17日上午,人民網山西頻道與山西大同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中央媒體與地方省屬高校合作新模式。山西大同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洪、人民網山西頻道總經理馬立明籤署了《山西大同大學、人民網山西頻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胡健、弓永華為山西大同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弓永華、馮鋒、胡健、馬立明共同啟動了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大同大學專欄。山西大同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大同市,是省屬全日制綜合性大學。
  • 陳雲的家風美德--黨史頻道-人民網
    接連三個晚上,在明亮的麻油燈下,陳雲給于若木講黨史,講大革命失敗後盲動主義給黨造成的損失,講向忠發、顧順章叛變後對黨中央形成的威脅,講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毛澤東對黨和紅軍的挽救等等。「陳雲同志在洞房給于若木上黨課」,一時成為中組部幹部傳誦的佳話。
  • 人民網湖南頻道與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舉行合作單位...
    人民網長沙6月20日電 今日,人民網湖南頻道與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舉行實習生基地建設項目合作單位授牌儀式。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程華,廣播電視系主任戴松與人民網湖南頻道總編輯林洛頫出席授牌儀式,雙方就校企人才培養新模式進行深入探討,並表示今後將在人才培養、產學研、學生就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依託人民網湖南頻道實習基地實現「共贏」局面。 人民網湖南頻道是人民網在湖南開設的分支機構,是人民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16漢語盤點揭曉儀式--輿情頻道--人民網
    侯敏  點評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雷頤四、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發布、解讀       揭曉嘉賓:華中師範大學 劉永生       點評嘉賓:語文出版社社長 王旭明五、年度國際字揭曉、解讀       揭曉嘉賓: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重大項目組組長 聶叢叢       點評嘉賓:《三聯生活周刊》主編 李鴻谷六、年度國際詞揭曉、解讀
  • 猛將賀慶積--黨史頻道-人民網
  • 紅色大俞村--黨史頻道-人民網
  • 樹香投軍--黨史頻道-人民網
  • 倖存者後代接力傳承歷史記憶
    本報訊(記者 許琴 實習生 譚淑文) 「我叫葛鳳瑾,我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的次子,我將從父親手中接過傳遞歷史記憶的接力棒。」「我叫馬雯倩,我的祖奶奶馬秀英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作為倖存者後代,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把這段歷史記憶傳承下去。」……12月3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記憶傳承行動發布會。
  • 卓群教育與人民網日本頻道帶你體驗全新的遊學感受
    七天時間,人民網帶您體驗全新的遊學感受。我們的日本遊學項目是量身定做,為每一批遊學人員定製別具一格的學習和實踐方案,以達到最佳的體驗目標。而遊學中最重要的安全性和公信力,人民網黑龍江頻道將給予強有力的保障支持。人民網日本動漫遊學營得到人民網日本公司的全力配合,人民網日本公司的前身為人民網日本分社。1998年設立於東京。2008年按國家要求,在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第一家轉型為海外公司是最早運維日語版及日本頻道進行雙語雙向報導的中國媒體。
  • 人民網山西頻道、圖說中國山西版走進盂縣大汖溫泉
    「紅色之旅山西行」首戰之旅 人民網山西頻道、圖說中國山西版走進盂縣大汖溫泉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2016年07月07日15:29 人民網盂縣7月7日電 紅色七月,人民網山西頻道、圖說中國山西版、網友一行50餘人,開啟了由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聯合推出的「紅色之旅山西行」的首站之旅,走進盂縣大汖溫泉。
  • 福州倉山老洋房--人民網福建頻道--人民網
    【詳細】 人民網福建頻道策劃,歡迎轉載或報導但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出品:人民網福建頻道策劃:餘文江美編
  • 漲知識|黨史上的「耿飈之問」是個什麼典故?
    漲知識|黨史上的「耿飈之問」是個什麼典故?其實,在中國共產黨的黨史上,也有許多引人深思的典故。據人民網教育頻道7月4日報導,近日,為響應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部署,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王亞傑為黨務工作者上了一堂主題為「牢固樹立黨員意識,聚焦基層黨建,有效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黨課。王亞傑從「耿飈之問」切入黨課主題,引導每一位黨員審視自己「我是合格黨員嗎?」
  • 「我要活著,為歷史作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