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靠饋贈去獲得朋友。你須貢獻你誠摯的愛,學會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蘇拉格底
中國的文明值得每個人去尊重,因為中華文明不僅是千年來形成的大國禮儀、民族風度,還有一群令人心化的活寶,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它們在中國的對外交流中功不可沒。
它們黑白相間、憨態可掬,不僅是珍稀動物,更是1957年以來對外交流的重要紐帶。不同於其他動物,它們因「慈眉善目」被奉為「軟萌」之寶。
當它化身中日交流友好大使去往日本時,引得日本舉國震動,日本人為何在它回歸之際含淚大呼:「再送兩隻來吧!」這個大使究竟是什麼?
一、背負使命、遠赴日本
2020年6月1日早上九點,日本神戶市的王子動物公園聚集排著長龍的遊客,他們不時張望園內、略帶焦慮卻又無比期待,能夠在疫情期間如此大規模聚集,他們在等待一場盛大的告別儀式。
他們通過搖號,拖家帶口前來王子動物公園參加一個國寶的盛大送別儀式。這個國寶不僅是中國的寶,在日本,也是全民之寶。
它叫旦旦,身為日旅熊貓,旦旦自5歲起就已在日本生活長達20年,如今,25歲的它即將返程回歸祖國。很多人必定會好奇:中國的旦旦為何「流落海外20年」?日本人為何強烈請求中國再給兩隻熊貓?
旦旦的「旅居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從中國到日本的這段旅行堪稱一波三折,而它被派往日本的初心更是令世界震驚。
1995年,日本阪神發生地震,許多人家破人亡、無辜喪命,日本相關部門為給死裡逃生的孩子送去慰藉,為激勵民心,想要租用中國軟萌可愛的大熊貓做撫慰心靈的大使。
1999年,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園再次誠心向中國請求派往兩隻大熊貓做繁殖研究,此時的中國正值飛速發展時期,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外交政策的驅使下。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上級領導的批准下,與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園籤訂了為期10年的大熊貓繁殖研究合作協議,這個「以德報怨」的大國舉措引得其他國家肅然起敬。
這款協議並非是「賣」熊貓,而是為彰顯大國風採、為更好的研發出熊貓繁殖技術,畢竟,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生活在地球上長達800萬年的活化石,如果能夠研究出有利於繁衍後代的技術未嘗不是好事。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經過深思熟慮,選取了1995年出生的爽爽和綿竹,2000年之際,爽爽和綿竹被送往日本。到達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園後,日本面向全國徵名,爽爽被更名為旦旦,綿竹被改名為興興,寓意為興旺安康、旦夕平遂。
因有華美(首隻在國外出生後回到中國的大熊貓)在美產子後頻遭冷落求食的慘狀發生,中國的「熊貓真愛粉」憂心忡忡,擔心旦旦和興興水土不服、擔心工作人員會對旦旦興興照顧不周、擔心兩隻國寶會像華美一樣受到冷落虐待,旦旦和興興去到日本會過的好嗎?
二、「丈夫」歸國、被視珍寶
日本神戶動物園為了迎接旦旦和興興,在專家的指導下建立了屬於它們的住宿空間,這棟「豪華別墅」設計巧妙,不僅有仿生態的野外竹林、溫暖住宿。
還有室外泡澡室,旦旦累了可以趴在望景臺賞櫻花、熱了可以在室外泳池棲息遊泳,這片住宿環境在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公園是其他動物可望不可求的存在。
就連吃的,也是特殊照顧,因為熊貓吃竹子並非是吃幾根,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旦旦一天要進食30斤竹子,日本少產竹子。
為了保持竹子的新鮮度,動物園一周進貨三次,每次都要依靠冷庫、溫計來保證竹子的質量、數量。可惜因身體原因,興興在日2年後回國調養,後期送上的其他興興也因水土不服而離世,只剩下旦旦一隻熊貓在日本孤獨生活。
因興興的離開,日本對旦旦更是上心,它的熱度在日本一直居高不下,無論是動物園的宣傳片、動物館的工作餐還是街道的海報,旦旦無處不在,名副其實的團寵,它給日本的小朋友送去了快樂,帶著使命在日本堅強生活了20年。
三、兩次延租、含淚告別
2010年,中日為期10年的《大熊貓繁殖研究合作協議》到期後,日本官方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向中國提出延期5年的請求,為表誠心,他們每年將會支付200萬美元用於大熊貓的保護研究。中國相關專家在驗證旦旦的身體狀況後,同意了日本的請求。
日本對於這來之不易的5年延租倍感珍惜,為了防止熊貓有任何不適,它們在住宿地方裝置了無死角的攝像頭,派人輪流守護,每年還會舉辦旦旦的生日party。日本小朋友看著滾圓軟萌的熊貓總是驚呼:它怎麼那麼可愛!
2015年,合約再次到期,經不住日本婦孺老少群體的苦苦哀求,日本官方再次請求「延租」5年,在確定了旦旦的壽命後,中國同意了日本的第三次請求,同時中國也表示:為了保證旦旦可以安全回歸中國,這將是最後一次延期。
旦旦不僅是中國的國寶,也是日本的國寶,它陪伴著日本新生力量茁壯成長,它不言不語,卻也在表達著自己的友好。5年的時候轉瞬即逝,當租期快到時,日本官方舉辦了盛大的告別儀式。
由於日本舉國上下都想目睹旦旦「尊容」,導致預約系統幾度癱瘓,官方不得已以搖號抽籤的方式進行隊伍送別,那些被抽到的群眾一早就趕往現場。
王子動物園周邊早就遍布了各種送上祝福的明信片、各種想念旦旦的紙卡片。疫情期間,人人自危,眾人願意為一隻熊貓冒著風險前來告別,可見旦旦的「國寵」程度。
6月30日,旦旦臨走前,駐大阪總領事何振良應神戶市副市長油井洋明邀請,一同前去看望旦旦,神戶市多個領導曾給何領事請求:「旦旦走後,能不能安排後任?」
受疫情影響,原本計劃7月回國的旦旦在日本暫停2個月,9月份,旦旦在中國群眾的歡迎下回國,不同於剛去日本時的小體態。
此時的旦旦體型龐大、一臉嬌憨、極其可愛,它雖然只有25歲,但換算為人的壽命,它已經是75歲老人的狀態。
旦旦作為中日兩國交往的使者,它不負所托、光榮退休。為了給旦旦一個舒適的晚年,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也是相當上心,相信旅日20年的它很快能融入但熊貓群體中。
旦旦回國後不久,日本民眾發聲:「希望中國可以再送兩隻熊貓來。」
這個發聲雖然充滿誠意,但在疫情期間,為了熊貓的健康,這個心願只能擱淺,從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熊貓在中日友好交往中的貢獻功不可沒。
旦旦身為友好使者的一員,它從2000年開始,就為日本各個階層之人送去了莫大的鼓舞和勇氣,陪伴著幾代人的成長,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熊貓可以用萌力徵服世界,所以它不必用武力廝殺生存,它歷經人為戰亂、自然災害能存活至今實在是「寶藏」,日本人如此珍視不足為奇,但關於熊貓是否該送日本在網絡掀起;額軒然大波。
有人認為:「熊貓之所以寶貴,在於它的稀少,很多動物在人類的殺戮中瀕臨滅絕甚至已經滅絕,像很多九零後未曾見過的袋狼、恐龍、猛獁象、渡渡鳥、爪哇虎、巨狐猴」等動物,如果日本可以共同研究熊貓繁殖技術,後期的再送熊貓或許可以考慮。」
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是熊貓的原始生存地,去到氣候、土壤完全不同的國家,可能會對熊貓造成傷害,不建議將熊貓送走。」
結語
中國以大國姿態答應了日本兩次的延租請求,「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日本在武漢爆發疫情期間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感恩之心向中國捐贈抗疫物資,多元化的世界發展中,中國和日本的交往將會以「共結來緣」的選擇實現雙贏。
旦旦在日本的知名度無意間證明了世界對珍稀動物的重視、關注及保護,無論後期是否會再派「日旅」熊貓到日本,旦旦在日本留下的文化都足夠日本民眾去關注熊貓的成長。
相信有全人類的共同保護,珍稀保護動物將會越來越多,也相信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大熊貓」的繁育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唐大和上東徵傳》《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