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發張「蜜蜂腿毛圖」鎮一下場,手持Mate 20 X拍攝(照片局部放大)
相信很多人對於「最近對焦距離」這個詞很是陌生。這也難怪,因為這個參數其實連很多攝影愛好者都不很了解。
這是一個鏡頭除了「光圈」「焦段」以外很重要的一個參數。因為,它直接影響了一個鏡頭放大率的指標。
如上圖所示,放大倍率實際就是一個物體在透鏡成像後的像和原物體的比例。
對於手機鏡頭而言因為焦距都差不多,可以近似認為有更近的對焦距離就是有更大的放大倍率。一般手機的最近對焦距離是50mm~70mm左右(如 iPhone XS Max),對比華為Mate20的25mm,也就是2~3倍左右放大率差距。
用 iPhone XS Max與Mate 20 X做了以下微距樣張對比:
從直尺的刻度來看,Mate 20 X的放大倍率在iPhone XS Max的三倍以上,和最近對焦距離成正比,並可以清晰的看到0.1毫米級別的灰塵。
放大來看,才知道百元大鈔裡面100元數字裡居然還有這麼多個100。
微距下皮膚原來是這樣的......密集恐懼症慎入!
【總結】
Mate 20 X的放大效果三倍於iPhone XS Max,原片裸眼可以看清100微米級別的細節(參見直尺照片)成像情況良好放大之後甚至可以看清10微米級別的細節。
從文件參數上看,iPhone XS Max出片的尺寸是3420*4032約等於1200w,而mate20 X是3840*5120約等於2000w,再次確認了超級微距是使用超廣角那支鏡頭進行拍攝的,雖然用的不是4000w像素那支鏡頭,但2000w像素在成像細節上也遠遠優於1200w的水平了,畢竟圈內早有定論「底大一級嚇死人」。
【微距拍攝建議】
1. 穩定!穩定!穩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對於微距攝影來說,真的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任何微小的抖動,震動都會嚴重影響到成像效果。
如果有條件,請儘量用三腳架,用穩定器固定。
2. 想要追求最大的放大效果,就要找到「最近對焦距離」併合焦,所以這個就需要拍攝者要儘量靠近被攝物體,且在25mm的位置保持穩定,如有必要,可以上mf,對清楚之後再按快門。
3. 微距拍攝時為了穩定,必須雙手握持。但如何在握持的同時按下屏幕對焦,又如何在握持的同時按下快門鍵又成了個大問題(更何況x是7.2英寸的一款大屏機器)。
為了保證穩定,建議採用一個人雙手握持,另一個人幫忙點對焦和按快門操作。
4. 由於微距拍攝景深很淺,建議垂直物體拍攝,否則會一半清晰一半模糊(除非你就想要這個貨真價實的虛化效果)
*本文來自花粉俱樂部論壇-死貓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