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有了新的存在證據,地球生命和月球形成有什麼聯繫?

2020-12-18 悟空科學

作者:文/石蘭

據外媒報導,萊斯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在Science Advances即《科學進展》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這個團隊進行了各種測試,在可能條件下模擬地球和其他天體發生碰撞,另外也考慮了隕石風暴這個因素,得到的結論是:地球與含硫行星(火星大小)碰撞的可能性最大。大家都知道,一開始的地球和其巖石行星並無區別,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缺乏揮發性元素,但它的機制和交付實際卻一直備受爭議。

這個理論也使得很多既定的科學解釋有了爭議,比如說地球上的很多東西並不是來自地球本身,而是從44億年前的行星碰撞事件中獲得的。這其中比如說一部分的碳和氮等元素,這些都是生命所必須的揮發性元素。第一作者Damanveer Grewal也解釋了這個理論的合理性。比如說,研究小組們發現這些物質的總量(碳,氮和硫)剛好和月球的撞擊是一樣的,這也就能解釋月球的形成和地球上後來有了生命的關鍵。

關於宇宙的探索,一直有很多疑問等待著科學家們去解答。暗物質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因為宇宙質量的大部分都是它,但我們又無法看見它,只知道他的引力可以影響其他物體。最新消息稱暗物質的研究人員有了新的發現,暗物質在古老星系和新星系中的表現是有一些不同的。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發表的新論將這個物質的範圍縮小了。

發布論文的作者們一共研究了16個矮行星,這其中包括了數十億年錢就無恆星生成的星系,恆星停止產生時間較晚的星系和截至目前仍有恆星在形成的星系。研究結果表明,暗物質加熱這一現象是真實存在的,活躍度越低和年齡越大的星系一般都存在物質尖峰,也就是說它的中心區域有大量的暗物質分布其中,暗物質的加熱現象在暗物質的行為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個新的發現如果是正確的,暗物質的實際範圍也將會因此而減小。

科學家們都知道,現存在的大部分暗物質都位於星系內部的雲團裡,也就是所謂的「光暈」,但是科學家們根據計算機模擬得出結果,這些被研究的暗物質核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並不是之前設定的應有表現。當暗物質的自身互動和普通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完全不同的時候,這大概就可以解釋暗物質的形成過程,也就是暗物質是怎麼實現從星系的中央轉移到邊緣了。就目前來說,暗物質科學家們在這個領域有了新的發現和證據,即使科學家們沒有對此達成定論。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探測暗物質,生命的爆炸起源和一夫一妻制的遺傳基礎
    老化旅行者1太空飛行器破壞了暗物質是微小黑洞的想法人類最遙遠的宇宙飛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41歲旅行者1號,在暗物質的長期理論中挖了一個洞。一些理論家認為,神秘的,看不見的東西,佔宇宙物質的85%,可能包括從大爆炸中揮之不去的無數黑洞。
  • 有關月亮的傳說,月亮究竟是怎樣誕生的,月球上有沒有生命存在
    但是人類仍然不能完全解釋關於月亮的各種秘密,例如月亮究竟是怎樣誕生的,或者月球上以前或以後有沒有生命存在等等。月亮是什麼構成的大多數科學家們都認為月球是在一次劇烈的天體碰撞中產生的,當時地球還很年輕,年齡只有3000萬年。在距今大約45億年前,一顆體積大約和火星差不多的幼年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碎片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聚合,並且形成了熔融狀態下的原始月球。
  • 新的模擬提出暗物質或並不存在
    一個新的計算機模擬可以在沒有暗物質的情況下形成星系,為一個存在爭議的宇宙理論支持者提供依據,這個理論認為暗物質並不存在。天文學家模擬了星系的形成過程,但沒有使用括暗物質,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宇宙模型---- 改良牛頓力學模型的勝利。
  • 無形卻存在!科學家發現恆星形成時會把星系中的暗物質「吹走」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暗物質——構成所有物質27%的不可見物質——可以被加熱,並通過星系內部的過程移動。當新的恆星形成時,由此產生的風將氣體和塵埃推開,帶走星系中心的質量,並隨之帶走了支撐暗物質的大部分引力。
  • 暗物質並不存在?科學家獲得最新證據!
    暗物質並不存在?科學家獲得最新證據!暗物質被譽為解釋宇宙最具權威的理論。而我們對萬有引力的理解可以解釋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以及地球是如何繞太陽運行的。但是當涉及到宇宙中最龐大的東西:將這些定律運用到星系上目前的理論讓所有的科學家失望。新的證據表明:暗物質並不存在,萬有引力是錯誤的。為什麼解釋宇宙的行為暗物質這樣的理論物質並不適用?
  • 地球最古老物質是啥?
    1969年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完成這一壯舉後說了一句經典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然而,就在人類登上月球兩個月之後,地球迎來了一位神秘「太空訪客」!它們的出現或將揭曉地球上最古老物質的「真實身份」,能洞察太陽系和地球早期狀況。
  • 木衛二和土衛二上有生命存在嗎?
    在舊金山美國地球物理協會的會議中,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教授弗朗西斯·尼莫說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和木星的衛星木衛二的環境也許正是孕育生命的好地方。尼莫說:「液態水是人們所認同的生命必需品之一。」土衛二和木衛二埋藏於冰殼之下的水或許含有大量的外來魚和藻類,或者是細菌等更基本的生命形式。
  • 地球最古老物質是啥?默奇森隕石有70億年歷史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1969年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完成這一壯舉後說了一句經典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然而,就在人類登上月球兩個月之後,地球迎來了一位神秘「太空訪客」!它們的出現或將揭曉地球上最古老物質的「真實身份」,能洞察太陽系和地球早期狀況。
  • 【遊俠導讀】暗物質被認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它代表了...
    科學家曾對暗物質的特性提出了多種假設,但直到目前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明。新理論認為,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存在著大量神秘的暗物質。這一觀點也許可以用來解釋所謂的「飛行異常」奇怪現象。當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之前、尚在地球周圍不斷加速的過程中,所有飛行器都曾有過奇怪的速率變化過程。而根據已知的萬有引力定律,不應該出現這種現象。
  • 有研究質疑暗物質理論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大多數天文學家相信他們對宇宙的能量和物質有廣泛的了解,但是一小群特立獨行的研究人員並不信服。他們聲稱,新的衡量標準意味著科學界可能需要重新考慮他們的立場。根據那些對公認的物理學持懷疑態度的人的說法,物理學家需要使用新的運動和引力理論來解釋宇宙,而不是接受一種叫做暗物質的擬議物質的存在。這些新理論的通用名稱是MOND,是牛頓動力學修改的簡稱。圖註:引力使星系旋轉。天文學家可以研究距銀河系中心不同距離的恆星速度,以尋找暗物質或其他新物理學的證據。
  • 科學家提出月球核心理論,稱月核或有暗物質
    有了這條物理定律,很多自然現象就解釋得通了,比如之前一直令人費解的海洋潮汐現象,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解釋,海洋潮汐由於月球引力吸引導致,要知道月球移動速度約1千米/秒。在宇宙中,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和其它7大行星圍繞太陽轉,太陽系和數千億星系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引力。然而今天,有科學家認為萬有引力定律理論已經過時了。
  • 直徑2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會有什麼不同?
    月球沒有大氣層,2公裡直徑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月球自然會產生不同的現象,地球上還沒撞上就能看到一道火光,月球上得先撞上才能看到閃光,隕石坑最後的結局也不一樣。月球和地球上都有很多隕石坑環形山,從坑看來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撞擊月球的效果是差不多的,都是砸在地上,動能轉化為內能,可以將周圍和小行星融化蒸發,將周圍的巖石土壤掀起,形成環形山,濺起的物質向四周噴濺,形成放射狀的物質濺射帶。
  • 如果月球爆炸了,那將會發生什麼?地球是否會有影響?
    如果月球爆炸了,將會發生什麼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有趣問題。如果月球爆炸,地球將會有什麼後果,我們又將經歷什麼改變?想像一下月球爆炸會是什麼樣子。在爆炸期間,月球分裂成許多不同的部分。這些月球碎片廢墟或大或小,並將向不同的方向移動。一些會遠離地球,一些會飛向地球。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月有陰晴圓缺」、「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月亮一直是人類文學創作中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地球幾十億年來的守護神。我們也習慣了抬頭望去,看看初一十五有什麼不一樣。而事實上,現在的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逃離地球,而且這現象已持續了30億年時間。據科學家的推測,月球在50億年後會達到距離地球最遠的地方。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也就是說,那些黑暗的地方,還隱藏著更多的引力,這張照片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暗物質線索之一。這和紀念有啥關係?今天看到報導,哈勃正在向地球掉落,美國宇航局並沒有計劃阻止其軌道衰減過程,哈勃可能很快會迎來生命終點。下圖是太空人最後一次維修時拍攝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回到主題。
  • 月球和地球哪個年齡大?為什麼月球體積只有地球的五十分之一?
    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的成員。主流的天文學觀點認為,太陽系形成於45.7億年前,地球的年齡為45.5±0.7億年。然而,關於月球形成的時間,卻一直存在爭論。有一種觀點認為,月球誕生於太陽系形成後1.5億年。
  • 達爾文的進化論存在很多缺陷,難道地球的生命是被設計出來的嗎?
    (人類20萬年前-7萬年前出現進化斷層,沒有發現有化石)、反進化生物存在(人類就是一種反進化生物,由被動地進化變成主動地進化)……種種違背進化論的現象存在,讓人類越來越懷疑進化論的正確性和權威性,同時也懷疑生命起源誕生方式。
  • 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新證明;探測地球周邊的暗物質|一周科技速覽
    前者是說暗物質可以像嶗山道士一樣穿牆而過,不受到普通物質的任何阻擋。而後者則更有趣,研究者們一直在思考:既然暗物質能夠產生引力,那它們之間是否可以通過相互吸引結成團塊甚至天體呢?如果暗物質團塊的質量超過月球質量以上,天文學家就可以通過一種稱為「微引力透鏡」的現象發現它們的蹤跡。
  • 在宇宙中,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
    在目前的宇宙學模型中,能被人類從電磁波頻段「」看見」的物質,只佔到宇宙質能總量的4.9% 「可見物質」之外,是佔比26.8%的暗物質和佔比68.3%的暗能量,迄今為止人類也能發現它們的存在。
  • 如果月球沒有出現過,地球會有什麼變化,還會出現人類嗎?
    太陽出現後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和光照,除了太陽之外,月球對於地球同樣重要,如果沒有月球的話,人類根本難以從地球上出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太陽系中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又將會變成什麼模樣呢?關於月球的起源是一個未知謎題,在科學界有很多理論,有人說是因為撞擊事件所以才誕生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