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美人心計》,竇漪房和代王,互相愛慕欣賞,但也有利益衝突
首先,美人心計是我最喜歡的古早宮鬥劇。裡面有一個場景對我震撼極大,直到今天也記憶猶新。竇漪房和代王終於回到都城,要處置呂雉身邊舊人。竇漪房不顧眾人猜忌一力保護小皇后張嫣。代王其實早就知道竇漪房的細作身份,也早就原諒了她,但不希望她為了一個張嫣再去違抗薄姬,將自己置於險境。兩人當面對質,代王說,你保她我就保不了你,竇漪房寸步不讓。代王無奈又憤怒,離開宮殿後,對身邊的小侍從說,我心裡緊張皇后,可皇后不領情,非要去做善人,甚至不惜將自己置於險境,是不是在她心裡我還比不上一個前朝舊人。
其次,這段戲其實對應今年大火的《陳情令》。江澄要委曲求全,魏無羨偏要憐惜弱小,不惜自毀名聲。江澄因此由愛轉恨,兩人決裂。美人心計中代王冷落了竇漪房一陣,最終還是和好了,畢竟這場戲在劇情前半段。這段戲今天看來仍然精彩。竇漪房要保護張嫣,她知道後果是什麼,這個後果她願意承擔、承擔得起,而且並不會拖累代王。代王也做出了最合理的決定,保了張嫣,懲罰了竇漪房,讓竇漪房如願去承擔後果。兩個人的決定都非常貼合人物性格。竇漪房的自信和魄力,代王的果斷和大局觀,兩個人的默契,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小時候唯一的困惑,就是不知道代王在生什麼氣。明明心裡明白,和竇漪房也有默契,無非是唱一出雙簧,何必真的動氣呢?更何況張嫣一個弱女子。後來越長大,越覺得這場戲值得玩味。代王生氣,一是恨自己無權,不能保護妻子,竇漪房以身犯險,等著他降罪,其實是挑明了他相對於薄姬的弱勢。二是恨竇漪房獨立故我,雖然是代王后,但竇漪房從未真正臣服於代王。她仍然記得自己的過去,她明白自己的意願有時候會違背代王的意願,並且曉得用自我犧牲的方式強迫代王妥協。代王感覺自己的愛被利用了,竇漪房知道拿自己做籌碼了。就好像你明知道一個男人見不得你掉眼淚,還是用眼淚來求他做他不願做的事。
其實從竇漪房的角度來說,這確實就是唯一可行的辦法。想要救張嫣,又不能連累代王,就必須有一個人出來受罰。可世間的愛常常就不是心有靈犀的成全,而是灼熱甚至有些晦暗的佔有欲和保護欲。對代王來說,他希望竇漪房成為他的一部分,想他所想,願他所願,與他同進退,他也能一生護她周全。可是竇漪房知道,她和代王是兩個人,也許互相愛慕欣賞,但是也有利益衝突,也有博弈,代王不能左右她的沉浮,她的命運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代王和竇漪房一生都在博弈,因為愛情並不能使兩個人合二為一,婚姻也不意味著兩個人只有共同利益而沒有各自的利益。相反,每個人都是在理智的情況下,在了解所有選擇的情況下,認為對方仍然是最好的。
最後,這樣的愛還是愛嗎?這樣的冷靜、優雅、高傲、來去自如,猶如《傲慢與偏見》中公子小姐們淡淡的矜持的愛情,還是愛嗎?我不知道。但這部戲至少告訴了我,愛不是一種高於一切的神秘主義。它可以是欣賞,是吸引,是憐惜,是舒適,是慣性,甚至是寂寞,但它從來從來都是一種選擇。你每一天都在選擇付出多少,而且隨時都有權選擇要不要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