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李澍)2020年8月28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在線上舉行。本次論壇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協辦。
在全人類生活在同一地球村的當下,全球治理問題既重要又複雜,新冠疫情又給全球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次論壇緊密圍繞「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主題,並設置四個分議題單元展開深入研討。來自中聯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近90餘名專家學者和師生與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波教授主持了會議開幕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戴長徵教授代表承辦方致開幕辭。
會議現場
戴長徵指出,這場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災難席捲全球,在深度和廣度上給人類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響,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同濟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暨南大學、蘭州大學及我校五家國際關係學院共同發起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論壇,緊密圍繞「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開展深入探討,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中聯部原副部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講授於洪君作了題為「抗疫合作應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一個重點領域」的主旨演講。於洪君認為,新冠疫情不僅是中華民族進入新世紀以來遭遇的最大公共衛生事件,也是全球治理改革面臨的重大難題。於洪君指出目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遠不足以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國際社會需要攜手補足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領域的短板。中國作為受疫情影響的國家,與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合作,並力所能及地向近百個國家提供了物質援助和醫療援助,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大貢獻。
教育部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正毅教授作了題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政治邏輯及其挑戰」的主旨發言,指出全球治理涉及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議題,需要從政策和理論層面開展跨學科研究,並主要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剖析了全球治理的政治邏輯,認為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有兩種方案引領全球治理:其一是美國領導的自由世界秩序方案;其二是由非國家行為體、國際組織、市民社會等共同組成的多元的多邊主義制度方案。王正毅還分析了當前全球治理面臨的三大挑戰:在全球治理進程中,是應該堅持主權原則還是倡導行為體多元化?全球治理是基於何種規則和理念?全球治理是分問題領域、分層級進行碎片化治理,還是進行跨層級、跨功能的網絡化治理?
隨後,論壇進行第一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的研討,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胡宗山教授主持。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戴維來副教授指出新冠疫情使全球治理格局呈現碎片化發展態勢:大國共識難再現、次全球主義復興、多邊外交受阻。在分析這三種態勢的基礎上,戴維來認為中等強國在當前全球治理中意義重大,主要扮演牽動者、橋梁者和跟隨者角色。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韋進深副教授主要從國際合作的動力與機制視角分析了新冠疫情對全球治理的影響,並對中國在參與全球治理中的理念創新和路徑選擇進行了分析。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張雲副教授認為新冠疫情是全球秩序分化整合的超級加速器,在全球治理中,區域為單位的治理結構越來越重要。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汪金國教授主持第二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各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選擇和策略」的研討。研討中,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鍾振明副教授分析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國的同盟政策變化及中國影響,認為中國需要管控和美國的戰略競爭關係,加強與美國盟國之間的協調,以對衝美國打壓中國的壓力,避免中美走向全面戰略對抗。
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汪濱副教授認為中美戰略競爭的加劇是川普政府上臺以來調整對華政策的結果,新冠疫情的爆發進一步加劇了中美兩國的分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尚鋒博士對越南第二波疫情的發展現狀和特點進行了分析,並對中越公共衛生治理合作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劉倩從議程設置、投票表決、目標實現三方面對中國在聯合國機構中的外交能力進行分析。
在第三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構建」的研討中。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曾向紅教授從社會運動理論的視角對「健康絲綢之路」的構建路徑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趙洋副教授從認知共同體視角,分析了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的局限性;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李益斌副教授指出,新冠疫情很可能對恐怖主義分子使用化學、生物武器的興趣起到刺激作用,有必要在全球治理中防範生物恐怖主義。本單元的發言和自由討論由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門洪華教授主持。
在第四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挑戰與機遇」的研討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趙鴻燕教授分析了全球疫情危機下中國對美公共外交的挑戰與機遇,認為中國需要通過數字公共外交對美講好中國抗疫的成功故事,通過對外援助和公共衛生外交積極參與全球衛生治理。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吳淑芳副教授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出發,指出中國參全球治理需要重視自身的軟實力建設;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董賀博士認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可通過關係路徑提升其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鞏固全球夥伴關係網、推動全球治理機制的改革和完善。本單元由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人華僑研究院院長張振江教授主持。
閉幕式環節由戴長徵院長主持,會議決定下一場系列研討會由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承辦,張振江院長代表承辦方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