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學術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舉辦

2020-09-03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李澍)2020年8月28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在線上舉行。本次論壇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協辦。

在全人類生活在同一地球村的當下,全球治理問題既重要又複雜,新冠疫情又給全球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次論壇緊密圍繞「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主題,並設置四個分議題單元展開深入研討。來自中聯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近90餘名專家學者和師生與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波教授主持了會議開幕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戴長徵教授代表承辦方致開幕辭。

會議現場

戴長徵指出,這場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災難席捲全球,在深度和廣度上給人類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響,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同濟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暨南大學、蘭州大學及我校五家國際關係學院共同發起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論壇,緊密圍繞「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開展深入探討,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中聯部原副部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講授於洪君作了題為「抗疫合作應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一個重點領域」的主旨演講。於洪君認為,新冠疫情不僅是中華民族進入新世紀以來遭遇的最大公共衛生事件,也是全球治理改革面臨的重大難題。於洪君指出目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遠不足以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國際社會需要攜手補足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領域的短板。中國作為受疫情影響的國家,與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合作,並力所能及地向近百個國家提供了物質援助和醫療援助,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大貢獻。

教育部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正毅教授作了題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政治邏輯及其挑戰」的主旨發言,指出全球治理涉及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議題,需要從政策和理論層面開展跨學科研究,並主要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剖析了全球治理的政治邏輯,認為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有兩種方案引領全球治理:其一是美國領導的自由世界秩序方案;其二是由非國家行為體、國際組織、市民社會等共同組成的多元的多邊主義制度方案。王正毅還分析了當前全球治理面臨的三大挑戰:在全球治理進程中,是應該堅持主權原則還是倡導行為體多元化?全球治理是基於何種規則和理念?全球治理是分問題領域、分層級進行碎片化治理,還是進行跨層級、跨功能的網絡化治理?

隨後,論壇進行第一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的研討,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胡宗山教授主持。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戴維來副教授指出新冠疫情使全球治理格局呈現碎片化發展態勢:大國共識難再現、次全球主義復興、多邊外交受阻。在分析這三種態勢的基礎上,戴維來認為中等強國在當前全球治理中意義重大,主要扮演牽動者、橋梁者和跟隨者角色。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韋進深副教授主要從國際合作的動力與機制視角分析了新冠疫情對全球治理的影響,並對中國在參與全球治理中的理念創新和路徑選擇進行了分析。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張雲副教授認為新冠疫情是全球秩序分化整合的超級加速器,在全球治理中,區域為單位的治理結構越來越重要。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汪金國教授主持第二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各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選擇和策略」的研討。研討中,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鍾振明副教授分析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國的同盟政策變化及中國影響,認為中國需要管控和美國的戰略競爭關係,加強與美國盟國之間的協調,以對衝美國打壓中國的壓力,避免中美走向全面戰略對抗。

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汪濱副教授認為中美戰略競爭的加劇是川普政府上臺以來調整對華政策的結果,新冠疫情的爆發進一步加劇了中美兩國的分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尚鋒博士對越南第二波疫情的發展現狀和特點進行了分析,並對中越公共衛生治理合作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劉倩從議程設置、投票表決、目標實現三方面對中國在聯合國機構中的外交能力進行分析。

在第三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構建」的研討中。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曾向紅教授從社會運動理論的視角對「健康絲綢之路」的構建路徑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趙洋副教授從認知共同體視角,分析了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的局限性;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李益斌副教授指出,新冠疫情很可能對恐怖主義分子使用化學、生物武器的興趣起到刺激作用,有必要在全球治理中防範生物恐怖主義。本單元的發言和自由討論由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門洪華教授主持。

在第四單元關於「新冠疫情下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挑戰與機遇」的研討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趙鴻燕教授分析了全球疫情危機下中國對美公共外交的挑戰與機遇,認為中國需要通過數字公共外交對美講好中國抗疫的成功故事,通過對外援助和公共衛生外交積極參與全球衛生治理。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吳淑芳副教授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出發,指出中國參全球治理需要重視自身的軟實力建設;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董賀博士認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可通過關係路徑提升其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鞏固全球夥伴關係網、推動全球治理機制的改革和完善。本單元由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人華僑研究院院長張振江教授主持。

閉幕式環節由戴長徵院長主持,會議決定下一場系列研討會由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承辦,張振江院長代表承辦方致辭。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8月28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在騰訊會議平臺圓滿舉行。本次論壇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協辦。
  • 【轉載】「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與比較政治」學術研討會
    12月5日,「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與比較政治」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比較政治學論壇成功舉行。
  • 聚焦疫情防控 中國科協將舉辦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抗擊新冠肺炎)聚焦疫情防控 中國科協將舉辦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28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在2020年5月30日的「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期間,中國科協將圍繞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主題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的音樂與健康國際學術論壇正式開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在這場抗疫「心理戰」中,世界各地的音樂治療師們利用音樂這門最能表達情感的藝術,為大眾的心理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1月30日晚,由武漢音樂學院主辦,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名師工作室、武漢音樂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武漢音樂學院科研處、武漢音樂學院教育學院承辦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的音樂與健康國際學術論壇」在「雲端」正式開幕。此次論壇由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音樂教育學院副院長萬瑛老師主持。她介紹了本次論壇的流程和主要內容。
  • CCG與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聯合舉辦 「新冠肺炎疫情...
    基於兩國的熱忱與友好關係,中新兩國國防部長於2019年達成了開展防務交流與安全合作的協定 (修訂),其中也為研究機構間的學術交流提供了正式的框架。在推動中新合作關係的關鍵節點, 8月21日,全球化智庫(CCG)與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S.
  • 「會議簡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國際形勢...
    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主題,與會專家就疫情大背景下的大國外交、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中美關係等當前國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研判國際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目標與任務。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原標題: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10月30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基礎科學研究和青年科學家培養一直是頂尖科學家論壇聚焦的宗旨。
  • 中國社會科學論壇「疫情下國際形勢與中日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在...
    10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承辦、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亞洲經濟研究所作為日方窗口單位參與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疫情下國際形勢與中日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
  • 北京大學舉行「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理論...
    在北京大學122周年校慶之際,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在中關新園科學報告廳舉行「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理論研討會。會議現場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邱水平,校長郝平,以及在校領導班子成員參加會議。邱水平指出,北京大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此次理論研討會,以學術交流的方式紀念校慶,共同探討「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的重大課題,體現了北大人在這場全球危機中的責任與擔當。
  • 消息速遞 | 「全球視野下的應急治理:理論發展」 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7日,我院主辦的「全球視野下的應急治理:理論發展」 學術論壇在逸夫樓第一會議室順利召開。本次論壇是應急治理系列學術論壇的第二期,聚焦於應急治理的理論發展。中國人民大學顧濤副校長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邀請12名專家學者做主旨演講。
  • 北信科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新時代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學術研討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辛同)8月15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的「新時代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線上順利召開。
  • 北京大學舉行「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理論...
    原創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編者按紀念校慶122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之際在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北京大學舉行理論研討會聚焦「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他在致辭中指出:「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我們舉行此次理論研討會,以學術交流的方式紀念校慶,共同探討「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這個重大課題。這體現了北大人在這場全球危機中的責任與擔當。
  • 北京大學推出抗擊新冠疫情繼續教育公開在線課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主講人:夏誠華從國際關係視角看新冠疫情的影響與全球合作前景 主講人:王勇系列一:健康和心理調節專題課程主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如何防控課程時間:3月6日(星期五)10:00
  • 「全球視野下的應急治理:國際對話」學術論壇在線舉辦-中國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記者衛思諭) 11月17日,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的「全球視野下的應急治理:國際對話」學術論壇在線上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楊開峰指出,目前全球處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時刻,總結此次抗疫的經驗與教訓都至關重要。
  • 「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現場來自中宣部、國家衛健委,以及北京、天津、重慶等地的宣傳部門負責人和政府新聞發言人,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約60人參加,共同探討在國際環境與新媒體語境下,如何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聞發布制度、發言人制度和時代新發展,提高政府危機治理能力、增強政府公信力的有效路徑。
  •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舉行
    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主題,與會專家就疫情大背景下的大國外交、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中美關係等當前國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研判國際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目標與任務。
  • 「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北京論壇(2020)在北大...
    邱水平指出,北京論壇17年間匯集全球智慧的頂尖學識,通過思想的碰撞、學術的交流,不斷推動不同文明間的互學互鑑。越來越豐碩的學術成果、越來越廣泛的國際影響、越來越深刻的思考研討,使論壇成為各領域翹楚雲集的高端國際平臺。
  • 「新冠疫情衝擊與經貿類一流本科人才培養」雲端研討會舉辦
    7月11日8:30, 「新冠疫情衝擊與經貿類一流本科人才培養」雲端研討會正式開幕,本次雲端研討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與貿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共同承辦。本次會議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清華大學出版社、長安街讀書會等平臺同步直播,高校教師、行業專家、經貿專業學生參與本次會議,超過100萬人次在線觀看了會議直播。
  •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
    中方願同卡方保持密切溝通,及時通報疫情最新情況,保障在華卡達公民生活和健康,切實維護好兩國人民健康安全。◆中國疾控中心專家通過現場或在線方式參加在日內瓦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至12日)。此論壇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傳染病防控研究合作組織」主辦,全球400多名相關學科科學家、有關國家和地區代表、公共衛生機構代表等與會。
  • 潘基文:在國際社會重建多邊主義才能終結新冠疫情
    11月19日,2020中德(歐)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在濟南開幕,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通過視頻致辭。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1月19日電 (沙見龍)「新冠疫情再次提醒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彼此聯通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