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宇正在準備飯菜
曹曉宇把飯端上桌子
前言:12月20日8點20分,天剛剛亮。14歲的曹曉宇從床上爬起來,徑直走到媽媽的床前,拿起塑料尿桶,眼睛半睜半閉地走進衛生間。媽媽曹麗豔躺在床上,「上衛生間」這件常人看來再容易不過的事,對現在的她來說難以實現。
14年前,曹麗豔懷孕6個月時,雙腳徹底不能動了;胎兒8個月時,已經無法平躺睡覺的她,不得已進行了剖腹產手術。隨後,她得知自己患上了骨包蟲病,包蟲已經侵蝕到了胸椎。經過前後3次手術,她的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前夫在照顧她5年之後,離開了她和5歲的孩子。
給媽媽端來刷牙、洗臉水,拿來擦臉毛巾,曹曉宇開始自己洗漱。這段時間,他的覺似乎總不夠睡,從衛生間出來還想再回到床上趴一會兒,媽媽趕緊伸手摁響了時間播報:8點31分。他只好又爬起來,從冰箱裡拿出饃饃和前一晚剩下的菜,放進微波爐裡。疊好被子,他把饃饃、菜從微波爐裡端出來,放在媽媽床邊的小餐桌上。然後,抓起一個饃就往外跑,身後拖著一根長長的繩子。到門口,他急促的動作變得小心翼翼,把繩子盡頭的鐵圈鉤在門扣上,繩子的另一端連在媽媽的床頭,這是媽媽用來開門的。曹麗豔說,曉宇每次關好門要聽一會兒,屋裡媽媽沒叫他,才放心上學去。隔了一會兒,樓道裡響起「咚咚」的腳步聲。屋裡,她會心一笑。
媽媽雖然殘疾了,但並不是一個廢人
位於新疆伊寧市麗園小區10號樓二樓的家顯得簡單、凌亂,曹麗豔的床在客廳裡,旁邊擺放著一些她隨時需要的桶和盆。床對頭的架子上有兩個魚缸,裡面遊著幾條小魚。窗臺上養著一些花,這些是曉宇養的,為了讓躺在床上繡十字繡的媽媽累的時候能解解乏。
平躺在床上的曹麗豔,一手將布託在胸前,一手舉著針線繡著圖案,針線一遍遍在她面部上空來回穿梭。這些年,她的活動空間基本就在床上。2011年,第四次手術後,摘除了4根脊椎的她,體內靠兩個支架支撐起上身。醫生說,她必須平躺在床上生活,否則再發生骨頭斷裂,支架可能會傷及內臟。
「剛出事的時候,我想過輕生,不過最終熬了過來。」曹麗豔說,當時,她想到的是,曉宇怎麼辦?曉宇離不開媽媽。她要教兒子學會堅強,儘早學會照顧自己。
前夫走的第二天,曹麗豔拉著曉宇的手說:「從今以後,這個家只有咱們倆,咱們要自己生活了,你要變成一個男子漢!」
曹曉宇和媽媽玩鬧
要想生活下去,必須學會面對現實。曹麗豔用還能活動的雙手,通過繡十字繡、織毛衣、做拖鞋來貼補家用。她的父母在特克斯縣,心疼女兒和外孫,想讓她帶孩子回去生活,好有個照應。可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兒子,媽媽雖然殘疾了,但並不是一個廢人。
5歲的曉宇便開始獨自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媽媽把尿桶倒掉,洗乾淨放在床邊,再照顧媽媽洗漱。等到稍大一點,他開始去早市上砍價買便宜菜,站在小板凳上切菜、做飯,還學會了收拾屋子……
在曾經租住的平房裡,曹麗豔讓兒子把煤氣灶搬到床邊,看著他炒菜。「滋啦」一聲,菜倒進油鍋,曉宇嚇得跑得遠遠的,再一步一步地走回來。9歲那年,有一次曉宇站在板凳上端剛燒開的牛奶時,腳下踩空,一盆燙牛奶全灑在了腳上,疼得直哭。聽見聲音,曹麗豔嚇壞了。「我幫不上忙,只能幹著急,還要冷靜下來教他自己處理傷口。」看著兒子一瘸一拐地幫她拿東西,她白天罵他不小心,晚上等他睡著了,摸著他的頭,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捂著被子哭,她不想讓兒子看到自己哭的樣子。
有一年母親節,曹曉宇知道媽媽喜歡吃魚,從超市買了打折的魚回家,想給媽媽做頓魚,跌跌撞撞地把魚炸好,結果弄魚汁時,沒掌握好火候。曹麗豔聞到了味兒,曉宇遲遲不好意思往桌上端。吃著煎糊的魚,想到兒子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她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但強忍著沒流下來。說起這些,一向愛笑的她眉頭緊鎖著。
曹曉宇把繩子拴在門上,準備去上學
「他不是品學兼優的典範,卻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
「媽媽,我回來了。」中午2點10分,樓道裡傳來了曉宇的聲音。曹麗豔笑著拽拽白繩子,門開了。曉宇進門脫了鞋,抬頭問媽媽:「想吃啥?」「打個雞蛋湯吧,熱點饃饃、菜。」「又喝湯……」曉宇嘴裡一邊說著,一邊圍上圍裙在冰箱裡翻著菠菜。
在學校裡的時光,對曉宇來說,並不是很如意。「學習成績差」是班主任對曉宇的評價。「不愛學習,晚上不睡覺,早上醒不來。」曹麗豔平常沒少嘮叨和數落他,但她知道,兒子至少堅強、善良,並且漸漸學會了自立。
曉宇從小喜歡畫畫,小時候在繪畫比賽中還獲過幾次獎。老師布置的畫圖任務,他會幫別人畫畫賺錢,一張一元錢。「雖然喜歡,可是這不現實,不適合我們這樣的家庭……」曹麗豔嘆口氣說,「考不上高中就上技校吧!他自己也知道畫畫不現實,提過學廚師。我想他動手能力強,學維修可能也行。」
曹曉宇正在畫畫
2013年5月,中央電視臺舉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14歲的曹曉宇被選中,榮獲「特別關注孝心少年」稱號。他也是新疆唯一一個被選中的少年。組委會對他的評價是:「他不是品學兼優的典範,卻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
「叮叮叮……」筷子和碗碰撞發出聲音。記者望向窗外,幾個和曉宇一般大的男孩正在樓前的草坪上嬉戲打鬧著。再回頭看看眼前這個男孩,秋衣別在褲子裡,圍著黃色的舊圍裙,一招一式像個大人,再看看他的面孔,又儼然是個孩子。
冒著熱氣的飯菜剛端上桌,曉宇就急忙打開電腦,邊看動畫片邊吃飯。動畫片《名偵探柯南》裡的情節讓這個男孩有時笑得前仰後合,有時又捏著拳頭皺緊眉頭。電腦是一個愛心人士寄過來的,有了電腦,曹麗豔可以在網上給兩人買衣服。「不好的是,曉宇迷上了動畫片。」
生活中,曉宇就像是媽媽的另一個身體,媽媽拿不到的東西他來拿,媽媽做不了的事他來做。而媽媽的堅強,則撐起了曉宇整個天空。儘管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艱辛,但他並不以為苦。他覺得,只要跟媽媽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2011年,曹曉宇的父親回來辦離婚手續。曹麗豔徵求曉宇的意見,告訴他跟著媽媽會很辛苦,曉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媽媽。他對媽媽說:「沒有我,你咋辦?」曹麗豔說著,把一直沒停的十字繡放在頭旁,把雙手枕在頭下,眼睛望著天花板,像是跟隨思緒回到了那個時候。
晚上10點多,曉宇寫完作業,趴在檯燈下,拿出自己的速寫本,上面是一個動漫人物。「還喜歡畫畫?」記者問。「當然喜歡……」「長大想不想當畫家?」「想,以後再說吧……」男孩的臉被燈光映得粉撲撲的。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有一天媽媽能夠站起來,站到我的面前。」
這些年,在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母子倆的生活改善了很多。每月除了低保金之外,曹麗豔還靠自己的雙手掙六七百元錢。許多機構和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為她籌集手術費用。母子倆現在的住房是伊犁州住建局為母子倆租的。許多義工也關注起母子倆,近一年來,幾乎每個周末,都有義工來幫助曹曉宇做家務。有了義工的幫助,曉宇終於也可以騰出時間來,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看看動畫片,或者畫畫。
曹麗豔和兒子有一個「愛心簿」,上面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愛心人士的姓名、捐款數和日期。她希望兒子懂得感恩,學會幫助別人,並且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回饋這個社會。周末,除了寫作業、幹家務,她會讓兒子跟著義工叔叔、阿姨們參加一些活動,如「伊犁河環保行」等。「這些年,幫我們娘倆的人很多,我希望他能多參加一些這樣的公益活動,融入社會,也能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她說。曹麗豔目前的願望是,明年8月能舉辦一個繡展,展出自己和其他殘疾人的近百幅作品,將其中的一部分作品通過義賣形式,捐給有困難的殘疾人。
晚上11點多,睡前,曉宇關著燈幫媽媽擦背,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平常有空時,還要幫媽媽活動活動關節。媽媽的腿關節必須藉助外力活動,這是體力活,每次曉宇都累得滿頭大汗。
很多時候,曉宇也會展現出他頑皮的一面,玩鬧,跟媽媽拌拌嘴、撒撒嬌。幫媽媽擦完背,或者早上睡醒時,曹曉宇會趴在媽媽的身上,用面頰蹭著媽媽的肩膀,讓媽媽用手摸著他的頭,拍拍他的背,就像小時候那樣。
因為長期臥床,曹麗豔的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前幾年,還能想辦法挪到輪椅上,偶爾讓曉宇推著我出門,現在我的脊背上全是支架,翻身都要小心翼翼。肺功能也不行了,好幾次差點被自己的痰嗆死。」頓了一下,曹麗豔說,「我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他,所以,要讓他儘早學會照顧自己。」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有一天媽媽能夠站起來,站到我的面前。」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曹曉宇的短片中,曹曉宇低垂著眼帘說。
記者問曉宇,你自己有什麼夢想?這時,曉宇正用兩隻手交叉著在空中擺弄,牆上映出一隻正在飛翔的鴿子。他說,以後再看吧……
「有一天,如果你去外地工作、生活,媽媽怎麼辦?」問完,兩人沉默了一會兒,空氣中,隱約只能聽到這個14歲孩子的呼吸聲。突然,他小聲說:「很簡單啊,我去哪兒,就把媽媽背到哪兒……」
採訪後記
伊犁晚報曾於2010年刊登了《躺在床上的堅強母親》一文,報導了曹麗豔的事跡。從那時起,伊犁晚報便持續關注曹麗豔,社會各界愛心機構、人士為曹麗豔解決了最重要的住房、多功能康復床等實際困難。今年5月,中央電視臺舉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曹曉宇被選為「特別關注孝心少年」,才讓大家關注起曹麗豔背後這個14歲的男孩。為了解曹曉宇最真實的生活狀態,記者主動要求留宿在其家中一晚。看到曹曉宇為媽媽擦背的樣子,聽到睡前娘倆的親暱鬥嘴,每一個瞬間都讓記者恍惚覺得,娘倆的命運就像一根繩子,各自在一端,卻始終是一個整體。思緒常會把記者拉到曹曉宇的未來,不知道這個男孩命運的曲線會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