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巴拿馬去年7月閃電宣布與臺「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令這個人口僅有400萬的中美洲小國一時登上了外媒頭條。9月7日,巴拿馬首任駐中國大使埃斯科巴爾(Francisco Escobar)在青島接受了BBC中文網專訪,不過這段專訪卻讓島內綠媒發現一處細節:
專訪全程,埃斯科巴爾完全沒有提到「臺灣」一詞。
《自由時報》稱,去年巴拿馬和臺「斷交」並與中國建交,甚至嗆聲美國「永遠尊重我們的決策」。外媒訪問首任巴拿馬駐中國大使,但在訪談過程中,他完全沒有提到臺灣一詞。
埃斯科巴爾究竟是怎麼說的?
BBC中文網在12日的報導中將埃斯科巴爾與記者的對話整理成篇,標題為「巴拿馬駐華大使專訪:與中國建交是因為信任」。
記者問:在巴拿馬與臺灣「斷交」,改為同中國建交後,巴拿馬有什麼改變?
埃斯科巴爾:我們早知道,有中國這樣的夥伴,巴拿馬會變得更好。中國在巴拿馬已有許多年,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使用者。我們的關係發展得很好,籤署更多協議。
記者:具體上的得益是什麼?所謂互利,巴拿馬又給予了中國什麼?
埃斯科巴爾:我們想把產品出口到中國市場,14億人口十分吸引人,我們兩國正就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兩周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第二輪談判,雙方都很樂見目前的發展。我們雖然是美洲中的小國,但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給予中國,例如我們的地理位置、我們的活動、我們的運河和基建,現在中國企業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認可,可以在巴拿馬增加其存在與活動。我們希望這些企業可以以巴拿馬為基地,發展區內的業務。
記者:巴拿馬怎麼看待更多國家與臺灣「斷交」?
埃斯科巴爾:我們注意到這是一個趨勢,多米尼加、薩爾瓦多也相繼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顯示他們信任中國,我們相信這些國家是看見巴拿馬與中國發展關係,希望跟著我們的腳步。我不認同中國是買走許多國家,這是誇張的說法,中國希望投資我們國家,我們也需要外資。
記者:中國企業已加大了在巴拿馬的投資力度,其中,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CCC)與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CHEC)之前投得巴拿馬運河第四條大橋的合約,但外界對中國資金抱有懷疑,擔心有環境、勞工、債務等問題,巴拿馬會擔心這種情況嗎?
埃斯科巴爾:我們不擔心這些問題,我們會確保中國企業做到最好,以符合我們的法例。
記者:美國召回了多個與臺灣「斷交」國家的外交官。巴拿馬與中國愈來愈親近,會否擔心影響與美國的關係?
埃斯科巴爾:我們並不擔心會影響與美國的關係,多年以來兩國關係緊密,上世紀美國在巴拿馬建造運河,一直營運至1999年,美國是運河第一使用者。許多在巴拿馬的公司,也是美國公司。我們是中立的國家,美國自己也和中國有外交關係,兩國有貿易關係。中國在拉丁美洲等地也加大了投資力度,這是中國重要的計劃,但基本上只是與貿易與商業有關。
全篇下來,無論記者如何詢問埃斯科巴爾與臺「斷交」後巴拿馬的現狀,抑或如何看待多國與臺相繼「斷交」,埃斯科巴爾確實隻字不提「臺灣」一詞。
倒是BBC中文網在文中提醒「目前臺灣只剩下17個邦交國」,而且也提到埃斯科巴爾在專訪中未提及「臺灣」一詞。
我們就不提醒蔡省長,臺灣的「友邦」還剩17個這樣的事實了……
一中大勢,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