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首任駐華大使接受BBC專訪 全程不提臺灣……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巴拿馬去年7月閃電宣布與臺「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令這個人口僅有400萬的中美洲小國一時登上了外媒頭條。9月7日,巴拿馬首任駐中國大使埃斯科巴爾(Francisco Escobar)在青島接受了BBC中文網專訪,不過這段專訪卻讓島內綠媒發現一處細節:

專訪全程,埃斯科巴爾完全沒有提到「臺灣」一詞。

《自由時報》稱,去年巴拿馬和臺「斷交」並與中國建交,甚至嗆聲美國「永遠尊重我們的決策」。外媒訪問首任巴拿馬駐中國大使,但在訪談過程中,他完全沒有提到臺灣一詞。

埃斯科巴爾究竟是怎麼說的?

BBC中文網在12日的報導中將埃斯科巴爾與記者的對話整理成篇,標題為「巴拿馬駐華大使專訪:與中國建交是因為信任」。

記者問:在巴拿馬與臺灣「斷交」,改為同中國建交後,巴拿馬有什麼改變?

埃斯科巴爾:我們早知道,有中國這樣的夥伴,巴拿馬會變得更好。中國在巴拿馬已有許多年,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使用者。我們的關係發展得很好,籤署更多協議。

記者:具體上的得益是什麼?所謂互利,巴拿馬又給予了中國什麼?

埃斯科巴爾:我們想把產品出口到中國市場,14億人口十分吸引人,我們兩國正就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兩周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第二輪談判,雙方都很樂見目前的發展。我們雖然是美洲中的小國,但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給予中國,例如我們的地理位置、我們的活動、我們的運河和基建,現在中國企業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認可,可以在巴拿馬增加其存在與活動。我們希望這些企業可以以巴拿馬為基地,發展區內的業務。

記者:巴拿馬怎麼看待更多國家與臺灣「斷交」?

埃斯科巴爾:我們注意到這是一個趨勢,多米尼加、薩爾瓦多也相繼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顯示他們信任中國,我們相信這些國家是看見巴拿馬與中國發展關係,希望跟著我們的腳步。我不認同中國是買走許多國家,這是誇張的說法,中國希望投資我們國家,我們也需要外資。

記者:中國企業已加大了在巴拿馬的投資力度,其中,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CCC)與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CHEC)之前投得巴拿馬運河第四條大橋的合約,但外界對中國資金抱有懷疑,擔心有環境、勞工、債務等問題,巴拿馬會擔心這種情況嗎?

埃斯科巴爾:我們不擔心這些問題,我們會確保中國企業做到最好,以符合我們的法例。

記者:美國召回了多個與臺灣「斷交」國家的外交官。巴拿馬與中國愈來愈親近,會否擔心影響與美國的關係?

埃斯科巴爾:我們並不擔心會影響與美國的關係,多年以來兩國關係緊密,上世紀美國在巴拿馬建造運河,一直營運至1999年,美國是運河第一使用者。許多在巴拿馬的公司,也是美國公司。我們是中立的國家,美國自己也和中國有外交關係,兩國有貿易關係。中國在拉丁美洲等地也加大了投資力度,這是中國重要的計劃,但基本上只是與貿易與商業有關。

全篇下來,無論記者如何詢問埃斯科巴爾與臺「斷交」後巴拿馬的現狀,抑或如何看待多國與臺相繼「斷交」,埃斯科巴爾確實隻字不提「臺灣」一詞。

倒是BBC中文網在文中提醒「目前臺灣只剩下17個邦交國」,而且也提到埃斯科巴爾在專訪中未提及「臺灣」一詞。

我們就不提醒蔡省長,臺灣的「友邦」還剩17個這樣的事實了……

一中大勢,不可逆。

相關焦點

  • 59歲候任日駐華大使用流利中文接受鳳凰專訪 曾駐中國多年
    候任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此前在日本東京接受了鳳凰衛視獨家專訪。他表示,中日兩國加強首腦對話最為重要。日本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將非常有意義。他也表示,作為新的駐華大使,任重而道遠,中日關係不應該受到外部因素左右。
  • 劉曉明大使接受BBC《新聞之夜》欄目直播專訪
    2019年6月12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之夜》欄目主持人馬克·厄本直播專訪,就涉香港、新疆、華為等問題闡述中國立場,回答提問。專訪實錄如下:主持人: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是2009年起即擔任中國駐英國大使的劉曉明。
  • 日本駐華大使履新,提守望相助
    據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新任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25日抵達山東青島的機場,26日進入北京的大使公邸。應中國政府的新冠防疫要求,他將隔離2周,以這種不尋常的方式開啟任期。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日本連續兩任駐華大使均啟用知華派,和剛剛卸任的駐華大使橫井裕一樣,垂秀夫來自被稱為「中國學派」的外務省漢語研修班。日媒評價稱,日本政府將對華關係作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希望通過啟用長年從事對華外交的垂秀夫來改善中日關係。垂秀夫 圖源:NHK26日,垂秀夫於日本駐華大使館網站發布履新致辭,釋放了諸多意味深長的信號。
  • 專訪奈及利亞駐華大使巴巴·艾哈邁德·吉達:患難真情來之不易...
    奈及利亞駐華大使巴巴·艾哈邁德·吉達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患難真情來之不易,友好合作不容破壞。今年2月28日,奈及利亞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因此奈及利亞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首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的國家。巴巴·艾哈邁德·吉達介紹:「這場疫情大流行在2月下旬到達奈及利亞,一名義大利人到奈及利亞拉各斯時出現症狀最終確診。
  • 專訪|坦尚尼亞駐華大使:未來5年吸引10萬中國人赴坦旅遊
    近日,紅網時刻記者對加納、坦尚尼亞、盧安達、尚比亞國駐華大使進行了專訪,從非洲國家駐華大使的視角來品讀即將舉行的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相關報導:專訪丨加納駐華大使:我們正在做中國過去40年所做的事紅網時刻記者 王義正 楊朝文 李莎寧 北京報導位於非洲東部的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國土面積三分之一是國家公園、動物和森林保護區,共有塞倫蓋蒂、恩戈羅恩戈羅等15個國家公園、
  • 專訪白俄羅斯駐華大使:改革開放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日前,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魯德基裡爾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就中國的扶貧成就、「一帶一路」倡議、中白雙邊關係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魯德基裡爾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徐昕 攝新華網: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
  • 王毅接受非盟首任駐華代表奧斯曼遞交委任書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周瑾)2018年12月1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會見非盟首任駐華代表奧斯曼並接受其遞交委任書。王毅歡迎奧斯曼來華履新,表示非盟是非洲聯合自強和一體化進程的一面旗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組織之一。
  • 巴西駐華大使:我痴迷中國,是北京烤鴨店的常客
    巴西駐華大使保羅·瓦萊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魯揚 古娜)2019年中國與巴西迎來了建交45周年。日前,巴西駐華大使保羅·瓦萊就中巴關係等問題接受了人民網的專訪。 我大學時就對中國感興趣 瓦萊於2018年12月就任巴西駐華大使,他告訴人民網記者,剛開始外交生涯時就很想來中國工作,只不過當時因為各種原因,這個願望沒有實現,直到職業生涯的末期,終於實現了當初的願望。「我對中國一直都十分感興趣,並且閱讀了很多有關中國的書籍。」
  • 專訪丨加納駐華大使:我們正在做中國過去40年所做的事
    近日,紅網時刻記者對加納、坦尚尼亞、盧安達等國駐華大使進行了專訪,從非洲國家駐華大使的視角來品讀即將舉行的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紅網時刻記者 王義正 楊朝文 李莎寧 北京報導加納共和國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裡。地形南北長、東西窄。
  • 【大使看中國】墨西哥駐華大使貝爾納爾:比心中國科技 點讚中國扶貧
    墨西哥駐華大使貝爾納爾(張曉琳 攝)   墨西哥駐華大使貝爾納爾近日就兩國經貿合作、交流往來、「一帶一路」等話題接受了央視網記者專訪。他表示,對中國在十九大召開後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希望兩國作為互補的朋友,未來的關係要超越戰略夥伴,成為雙方各自「至關重要的夥伴」。
  • 環球視線丨多位駐華大使感嘆:全球抗疫 「我們和中國在一起」 感謝...
    多位駐華大使接受《環球視線》專訪親歷感嘆:全球抗疫 「我們和中國在一起」他們是駐華大使,新冠疫情之初便在中國見證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抗疫之戰,他們是親歷者,也是使者,《環球視線》專訪多位駐華大使,聽他們動情講述各國曾如何與中國合作共同抗擊疫情
  • 紅網專訪丨加納駐華大使:把最好的可可帶到中國的夢想終於成真
    8月18日,加納駐華大使愛德華·博阿滕在湖南-非洲三國貿易合作推介會上發言。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陳奧男 攝影 李長宏 張必聞 長沙報導Long live Ghana(加納萬歲),Long live China(中國萬歲)。Long live Ghana – China relations(加中關係萬歲)!
  • 專訪喬治亞駐華大使: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的責任感
    近日,喬治亞駐華大使阿爾奇爾·卡嵐迪亞(Archil Kalandia)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古老文明與現代化歷程深深吸引著喬治亞人,越來越多的喬治亞學生學習中文。他期待兩國以經貿合作為先導,未來探索更多的合作機會,不斷為兩國人民創造實實在在的好處。
  • 非洲國家駐華大使 在家說中文最愛吃川菜
    近期本報專訪了波札那、突尼西亞等國駐華大使,聽他們講述了他們眼裡的中國。  波札那大使  波札那大使馬金達夫人  辦公室牆上掛著中國結  2007年12月底,本報記者來到波札那駐華大使館,見到了該國駐華大使馬金達夫人。
  • 專訪烏拉圭駐華大使盧格裡斯:烏拉圭是一顆亟待中國朋友發現的明珠
    近日,環球網記者走進烏拉圭駐華大使館,對話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聽他講述自己的中國情緣和烏拉圭充滿魅力的風土人情。「住在北京意味著感悟過去,體驗當下,享受未來」走進烏拉圭駐華大使官邸,客廳裡擺滿了各式中國風藏品和烏拉圭藝術品:少數民族銀飾,兵馬俑,青銅器,瓷器應有盡有。
  • 專訪挪威駐華大使司文:通往幸福的北方之路
    近日,《小康》記者就中挪長期合作與發展,對挪威王國駐中國大使司文進行了獨家專訪。司文向《小康》表示,中國和挪威之間的合作現在有了新方向,並將在油氣等能源領域有更大的合作。   挪威是對華建交最早的西方國家之一,今年是中國與挪威建交第61年。近日,《小康》記者就中挪長期合作與發展,對挪威王國駐中國大使司文進行了獨家專訪。
  • 大使說丨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希望更多湖南人來坦尚尼亞遊玩
    「希望更多湖南人來坦尚尼亞遊玩」 ——專訪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 近日,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在北京接受湖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旅遊,是我們這次在中非經貿博覽會上,最想推介給湖南的坦尚尼亞『特產』。」 走入坦尚尼亞駐華大使館,關於野生動物的油畫隨處可見,大草原上怒吼的獅子、行走在灌木叢中的大象、姿態優雅的黑斑羚……無一不體現出這個東非國家的狂野和生命力。 採訪中,姆貝爾瓦·凱魯基難掩對坦尚尼亞豐富旅遊資源的自豪之情。
  • 以色列駐華大使:十年籤證為中以民間交流搭建橋梁
    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11月11日,中國和以色列雙邊10年多次往返籤證協議正式生效。為此,以色列駐華大使館於11月15日在京舉行「以中十年多次往返籤證啟動儀式」,駐華大使馬騰也接受了環球網記者專訪。馬騰表示,身為大使就是要在中以兩國之間搭建橋梁,十年籤證的實施就是這一橋梁的一部分。
  • 泰國駐華大使:希望泰中兩國未來開展更多合作
    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與記者合影國際在線報導(記者韓希、彭少艾、亭·杉達頌巴、劉榕、韓楚、張楠、雷德辛):9月18日,中泰建交45周年招待會在泰國駐華大使館舉行。會後,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先生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45年來泰中關係日益密切,疫情期間兩國共享防疫成果並交流信息,加深了彼此互信。泰國希望向中國學習脫貧經驗,與中國加強多方位合作。阿塔育·習薩目表示,泰中兩國正在展開全方位和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衛生和教育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