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人們最喜歡看到的表情,尤其是嬰兒的微笑,就像天使一樣純潔。有科學證明越早會微笑的嬰兒就越聰明,這是真的嗎?
在很多書籍中都提到越早微笑的嬰兒越聰明:
美國兒童專家伊林沃夫跟蹤觀察發現,第三天會笑的孩子在6歲時智商是180。
《坐月子與新生兒護理全書》認為:越早出現逗笑的寶寶越聰明。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笑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積極價值,有助於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寶寶經常能夠被逗笑或者是發自內心的微笑,就說明他接受到的成刺激比較多。寶寶的微笑就是一種反射,通過這種學習的方式來刺激大腦,使得大腦發育更快。根據研究發現寶寶學會微笑的時間正是在他能發音的時間,出現在寶寶出生之後的四到六周。寶寶微笑的越頻繁,就說明他們臉部的肌肉越發達,今後語言學習也越快,語言學習快的寶寶,大腦發育也越快。
1、 先天因素
寶寶是否聰明,很大程度是取決於基因。在《什麼讓人類更聰明》一書中這樣寫道,寶寶的基因與父母雙方各貢獻的遺傳細胞有關,在遺傳細胞中的遺傳信息是隨機分配的,聰明的寶寶一般分配到較多父母優秀的遺傳基因。不過有的父母聰明而孩子卻未必聰明,這說明先天因素也是有概率的,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受到時間,環境的因素的影響。
2、 後天培養
在這個世界上天才還是少數,有很多通過後天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普通人,在後天的努力下他們一樣會變得很聰明。如果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並且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採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3、 飲食
當寶寶孩子明明在肚子中的時候,大腦就開始發育了,孕媽的營養補充直接影響到胎兒的大腦發育。如果孕媽在懷孕期間營養補充充足的話,就會給寶寶的大腦發育打好堅實的基礎。當寶寶出生之後,媽媽也要注意飲食,前六個月進行母乳餵養,六個月之後開始給寶寶逐漸添加輔食,要均衡營養,少吃垃圾食品,寶寶的大腦就會發育的更快。
認識能力包括給孩子講故事,畫畫,玩玩具等等。社會能力包括自理,控制情緒,做家務,獨自吃飯等等。這些能力需要父母從小培養,培養的方式很簡單,父母需要花時間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多於孩子一起玩耍,多帶著孩子出去走走,給予孩子更多獨立自主的機會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跟孩子說說話,不管相互之間是否聽得懂,孩子會根據媽媽嘴唇的變化,語氣,感情等等方面來學習,從而模仿媽媽說話,逐漸能夠自己說出話。隨著寶寶的成長,要陪伴寶寶一起看書,從繪本開始,跟寶寶講述書中的內容,幫助寶寶理解。
運動是一切智能發育的基礎,缺乏運動的孩子,大腦發育也會會出現問題。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帶著孩子外出走走,儘量在室外運動,在室外有更多孩子沒有見到過的事物,能夠給孩子的大腦發育提供刺激。不管在家中還是在戶外都要注意安全。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等等。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多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等,少吃高糖分,高熱量,高脂肪等等的垃圾食品。在作息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不管是先天因素還是後天因素,孩子是否聰明都需要父母的努力,只要父母重視孩子的成長,就能夠培養出一個聰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