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科第一名白湘菱同學高考績430分(滿分480),政治等級A⁺、歷史B⁺,無緣19所985名校,就連家門口的南京大學也進不了,真的很遺憾。近日,白湘菱的母親稱香港大學主動邀請女兒,還提供四年百萬多獎學金,已經申請香港大學,想學金融類專業。
每位考生參加高考,就是為了升學上名校,為未來職業發展和個人生活拿到敲門磚。
江蘇從2008年開始高考改革,實行3+2模式,3指語、數、外各120分,文科生語文有40分附加題、理科生數學附加分40分;2指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文科歷史必選,另一門可以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擇,理科物理必選,另一門也是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擇。選修科目不計入總分,實行等級制,每門選修科目120分,全省考生成績降序排列,再折成等級,對報志願有影響。
全省前5%為A⁺,全省前20%為A,全省前50%為B,有時還分出B⁺,普通考生為C,最低為D。
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由招生大學自主提出,如果學業水平測試不符合招生學校要求,文化不成績考再好也無緣名校。
近日,北大清華招生辦老師回應稱兩所學校在江蘇地區招生規則是學業水平測試最低要求是A⁺、A,白湘菱的文科必修歷史僅為B⁺,達不到北大清華招生要求,白湘菱自然無緣北大清華。
緊接著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都回應,按規則學業水平測試要達最低雙A,無法錄取,只有北師大、武漢大學、南開大學願意錄取白湘菱。
在統招模式下,各大學招生主要看成績,以分數為唯一標準從高到低依次錄取,只有考出狀元成績,才有可能進入清華北大等雙一流學校就讀,如果沒有過硬的成績,這些一流學校是誰也不認識。江蘇進行高考改革,按照3+2的模式進行高考,按總分進行投檔錄取,把錄取學業指標自主權交給了各大學,出發點是好的,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
人們功利性地拿分數的高低來評判一所中學是否是好中學,不論是學校還是學生,只關注分數成績,只要分數高,學校就有臉面,學生就被稱為狀元、學霸。學校與學生都把衝高分當作最重要的任務,什麼科目算分數,就主要學什麼,學校為了讓學生的語數外能出成績,就壓縮選修科目的課時,學生為了考出好成績,也把主要精力放在語數外三科上,選修科目只要過得去就行,不在乎分數的高低,只要能達到等級就萬事大吉。
雙一流大學招生卻要優中選優,不僅要好看成績,更要看學業水平等級。因為各大學在一個省份的招生名額是固定的,只有既看成績又看等級才能挑選到最好的學生,大學要把所有參加考試的科目都要折合成分數來綜合衡量一個學生,而學校卻過分專注於計算成績的科目。學校升學和大學招生兩方面出現兩腳走路的情況下,考生成了受害者,江蘇從實施3+2模式以來,考生因等級未達到大學招生要求,年年都有與雙一流大學失之交臂的情況出現。
白湘菱考了這麼高的分數卻連一所985 學校都上不了,網友們紛紛表示惋惜,雖然她曾對媒體說「肯定是有點遺憾的,但比起後悔,更重要的是接受缺憾吧,人生不能沒有缺憾『』,在白湘菱非常糾結的情況下,嘗試申請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今年在內地的招生計劃是300人,採用獨立招生的方式,擇優錄取。白湘菱需要參加香港大學的筆試和面試,有學校根據她的高考成績和面試情況確定是否錄取,不過香港大學會優先考慮英語成績和面試的綜合表現。白湘菱要參加的面試是以全英文的形式進行。
香港大學自建校以來就採用全英文教學,學術研究可以與歐美無縫對接,經濟、金融、會計等學科實力強勁。目前,香港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排22名,清華大學排名15名,北京大學排名23名。
白湘菱同學其實已經很優秀了,儘管她的歷史等級為B⁺,按規則無法被985名校錄取,我們應該尊重她的選擇,不管怎麼樣,她也是為了通過高考獲得將來人生選擇得到一張好牌。我們應該祝福白湘菱同學。
白湘菱同學選擇香港大學,您怎麼看?
我是:@雲頂上看教育 ,一位一線教師,常就一些教育現象寫點想法,您有想法可關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