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的骨架:好提綱成就好故事》
在我看來,寫小說有時候跟畫畫是一樣的。畫畫得先打草稿,確定畫面人物和物體的大致位置之後,再細緻地描繪。只要這個草稿打好了,後面就會變得很輕鬆。小說創作也一樣。小說的提綱好壞決定了小說的好壞。
凱蒂.維蘭德在《小說的骨架:好提綱成就好故事》這本書裡,從人們對提綱的誤解,到提綱的形式、寫作方法、情節的設定、情節點子的創意等等,具體闡述了作為小說骨架的提綱的寫法。
提綱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燈塔,指引著創作者們朝著既定方向,有條不紊地進行駛。
● 《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
世界科幻和魔幻小說大師厄休拉.勒古恩從語言的音樂性、文字間的有機作用、結構與調性、敘述者的視角與口吻等來闡述小說的創作技巧。
如果對作者不熟的話,那麼你應該對宮崎駿的動畫有印象。宮崎駿的動畫是類似厄休拉.勒古恩的作品風格。
● 《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
如果說凱蒂.維蘭德是「大綱人」,那麼日本推理小說大師大澤在昌則是「不大綱人」。他在《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裡提到寫作首先要有當作家的欲望,小說的設計圖要有,但是太細緻的設計圖反而會成為創作的障礙,允許自己適當地「出格」,並持續寫下去,才有可能成功。
作者指出小說人物會自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偶爾讓人物繞原路,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無論怎樣,堅持寫下去是唯一學會寫作的方法。另外就是要多讀書。
● 《寫作課:何為好,何為寫不好,如何能寫好》
具有22年授課經驗的寫作課導師作艾麗斯.馬蒂森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婦,家庭主婦遇到的煩惱她都有。但是她堅持自己的寫作愛好,成為一名寫作課導師,同時還創作自己的作品。
正如書名所寫的那樣,作者在書中通過解讀36部經典作品,剖析20個常見的創作誤區,告訴你什麼樣的作品是好作品,什麼樣的作品不是好作品,如何才能寫出好作品。馬蒂森說,好的作品應該像一隻高飛的風箏,風與線張馳有度,情與理收放自如。通過想像力將一個場景、人物或者故事發生地作為小說的起點,再添加其他元素,逐漸令其豐滿。就如同蜘蛛結網,一點一點聯結,直至形成一張大網。
作者指出,讓故事裡的人物身陷困境,引發一定後果,並隨著情節推進而不斷加深。作家應該抑制為人物解決問題的衝動,甚至讓問題變得更嚴重,並且層出不窮,故事才好看。
● 《寫作的禪機》
「禪」這個詞很玄乎,很多書籍中都有提到過。但凡講提升認知的書籍多半都有提到冥想這個方法,通過冥想放空自己,從而提升認知。
寫作的禪機,對於作者科幻小說大師布雷德伯裡來說,就是將潛意識裡出現的詞全都記錄下來,然後通過想像力將這些詞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個科幻故事。
我認為每個致力於小說創造的人都應該有一份自己的次娛樂列表,將列表裡的每個詞都恰如其分地運用到作品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出一部打動人心的作品。
能讓創作的過程充滿驚喜的莫過於潛意識詞變成故事了。驚喜到美國NASA將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的登陸點命名為「布雷德伯裡」。
如果說寫作的靈感就像繆斯女神一樣害羞,一扯到她的衣裙她便消失不見的話,那麼潛意識就是作家的繆斯。我們總是向外探求方法和技巧,卻忽略了自己的內在——那些原創性的想法在那裡等待著我們去召喚。
審視自己的內在,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書籍去養育自己的潛意識,就需要——
● 每天讀詩,感受自己的鼻子、眼睛、耳朵、舌頭和雙手。● 讀散文集等,尋找那些能夠增強你對顏色、對這世上一切形態的感知書籍。● 讀短篇故事和小說。不同的風格和思考方式能夠刺激你的大腦。● 漫畫、電視節目、書籍、雜誌、報紙、電影等都是餵養繆斯的極佳養料。總之,保持開放的心態,多聽多讀多寫才能保證寫作的時候就有靈感。
● 《寫作這回事》
這是恐怖小說之王史蒂芬.金的回憶錄。
當作者遭遇車禍而存活下來的時候,他說:「寫作之於我好像是一種堅持信念的行為,是對絕望的挑釁和反抗……寫作不是人生,但我認為有的時候它是一條重回人生的路徑。」《寫作這回事》就是他遇車禍後寫出來的。
史蒂芬.金在書裡提到寫作的工具箱應該包含詞彙、語法和風格;而小說的三部分是敘事、描寫和對話。
他在書裡提到詞彙不在多,而在於使用,使用你第一個想到的詞,並準確地使用它,多使用動詞和名詞等,這會讓你的作品更生動。
特別是使用動詞和名詞,這與我們在學校時老師的方法是不同的。我女兒上二年級,語文老師經常讓她們積累的是一些形容詞,並要求在看圖寫話的時候使用。
相比較而言,我比較推崇使用名詞和動詞,形容詞等副詞不是必須的。
● 《這樣寫出好故事》
可以說這本書是我自從學習寫小說以來,讀過的收穫最多的一本書。作者是詹姆斯.斯科特.貝爾。說的乾貨非常多,有小說的三幕結構兩扇門,LOCK 系統,以及想出情節點子的20個方法等。看著豆瓣上的簡介,你就很想翻開這本書看看。其中,作者說的LOCK系統是這樣的:
「把想到的點子列四句話:我的主角是________·他的目標是________·他遭到________的阻撓,對手阻撓他的原因是________·結尾非常衝擊,因為________等你填滿空格,你就寫出了一本骨架紮實的小說。接下來這本書會協助你把骨架發展成完整的作品。」
總之,這本書我準備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看書歸看書,最終還是得回歸寫作,所以,開始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