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形容輔導作業的熱詞變成發火、逼瘋、神經分裂、心梗等詞後,這項曾經我們的家長不屑一顧的事情突然變成了新晉家長的送命題。
為了控制自己,很多家長甚至挖掘了不少輔導作業新姿勢,比如冷靜神器冰箱、克衝動神器反綁手……
但是就真的沒有好的方法能讓孩子自主高效寫作業嗎?
其實未必,最近我就在跟女兒玩拼圖過程中悟出孩子磨蹭的根源,並且通過幾個小步驟,讓從未玩過拼圖的女兒,通過3次鍛鍊之後,直接能獨立完成一幅180的拼圖。
01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在一次採訪中應對「很多學生上來就說要當首富,卻沒有目標」時,他這樣給出建議:
想做世界首富,這個奮鬥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我先掙它一個億。
這話一出口,立即走紅網絡,當年就入選了年度十大網絡用語,被廣大網友譏諷。
但王健林說錯了嗎?其實並沒有,他作為前華人首富,身家數千億,一億的目標確實僅僅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他所對應的問題是「如何成為首富」,所以他的答案其實很務實,只是高度不同,太多人無法理解而已。
王健林的回答其實可以這樣解釋:目標太大,難度太高,容易打擊積極性,不願去執行,這是人之常情,先定個小目標,夠得著的那種,才能更有動力。
總結起來就是:大目標是方向,小目標是動力。
女兒第一次面對拼圖的時候,我也明顯看到她一臉懵的茫然,首先她絲毫不懂什麼是拼圖,第二面對180粒的拼圖,她絲毫不知從何下手,於是只能幹瞪眼。
我自然知道這樣的拼圖對於4歲的孩子而言是有一定難度,但也不是不可能做到,於是我根據女兒的喜好,把整幅拼圖進行了瓜分:
最喜歡灰姑娘,特徵是天藍色連衣裙+黃色頭髮;貝爾公主,特徵棕色頭髮+黃色連衣裙,雖然跟白雪公主連衣裙有相似相連之處,但全部淡黃色塊找出後並不難拼;白雪公主,特徵黑色頭髮+深藍色上衣;睡美人公主,特徵黃色長捲髮+粉紅色連衣裙;美人魚公主,特徵酒紅色頭髮+綠色魚尾巴;剩餘部分。
因為將一整副拼圖都進行了特徵非常明顯的區分,面對一盤散沙似的拼圖,女兒也瞬間有了名目,能在180粒拼圖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粒,就這樣一片色塊又一片色塊,磕磕絆絆終於將整幅拼完。
每天玩一次,3天之後,沒有我的指引,女兒也已經能自己開始動手去找去拼。
02高效完成作業,第一步最關鍵
其實,不管對於名人還是普通人,高效做事都是有方法可循的,畢竟一片汪洋,也是由一滴又一滴的水匯集而成的。
通過對王健林話語的分析和女兒拼圖的實踐,對於如何讓孩子高效寫作業,我想很多家長都錯在第一步。
對於現在的孩子而言,哪怕是小學低年級,一回家也至少有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要做。
語文要抄寫、背誦,數學要計算、解題,英語要朗讀、書寫,一下子面對都要完成的這麼多作業,孩子難免顯得有心無力:作業太多了,感覺要做很久也做不完的樣子,不想做……
前面有山一樣的作業需要啃,後面有家長連催帶吼,孩子內心茫然又惶恐,做作業自然效率低下,磨蹭又拖延。
根據以上經驗,結合作業其實也可以得出結論:完成所有作業是大目標,完成一個作業是小目標。
根據心理學家觀察研究,發現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持續時間是這樣的:5--6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
因此,在做作業之前,家長首先不是吼孩子趕緊把作業拿出來開始寫,而是應協助孩子先拆分作業,根據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將作業拆成能在10-30分鐘能完成的量為一個單位;根據難度和孩子興趣自我調整完成順序,比如:
03定時提醒,過時不候
寫作業時,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磨嘰個沒完,而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孩子對時間缺乏直觀認知,那怎麼辦呢?
一、計時器/沙漏
我給女兒準備的是下面這種計時器,造型簡潔不花俏,不用讀數就能直觀看到所剩時間,經過幾次熟悉後,效果非常好。
沙漏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因是玻璃製品易碎,而且個人認為沙漏超級美,太影響專注力了,就沒採用,還有家長表示孩子會拿沙漏玩,所以……看個人選擇。
二、3次提醒法
經歷過考試的家長都知道,在考試過程中,監考老師都會提醒三次,分別為考試開始後幾分鐘、時間過去一半和快結束前幾分鐘,孩子寫作業過程中同樣可以如此。
開始後2分鐘左右:若已動筆不用提醒,若未動筆提醒是否需要幫忙,是否遇到實際困難影響進程;時間過去一半:同上;最後兩分鐘:提醒即將結束。除此之外,家長就可以該幹嘛幹嘛,等到一個時間段結束即可。
04總結分析,先找錯後糾錯
一、孩子一個小目標完成/時間結束後,家長就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回顧探討,重點說這三方面:
孩子自我評價速度,慢是在難題上死磕太久,還是心思太散,滿意度如何;孩子自我評價質量,家長檢查並給與水平等級評價,比如完成好的打勾,完成不理想的畫三角表示有待提高,但是避免打叉全盤否認,容易打擊孩子熱情,影響總體進程,隨後找出錯題、空題,並詢問原因,但是不糾正填寫;下一單元努力的方向,應該是要加快做題速度,調整難易題目排序,還是以細心為主?注意:在所有小目標完成之前,不發火,不糾錯,最多只能點到為止,最重要是讓孩子保持滿條血槽首先順利完成所有作業,保證學習和時間管理的完整性,而不是一頓吼讓孩子血槽虧空還妄想孩子激情滿滿去完成下一個目標,如此只會打亂所有節奏。
二、孩子所有小目標完成之後,家長再次跟孩子一起回顧過程,重點也是三方面
分別對小目標和大目標給予評價,比昨天進步?哪方面需要更加努力?統一進行糾錯,並自我檢查,哪方面下次需要更注意;給予約定好的獎勵,比如事先說好的吃冰激凌,玩遊戲,看小說等,家長一定不能食言。注意:作業完成的越快,可自我安排的時間就越多,既然事先說好,家長就沒有任何理由反悔,那是他自己掙得的,是動力,如果反悔,只會讓孩子對家長不信任,並造成拖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