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業拖拉怎麼辦?很多家長錯在第一步,王健林的方法值得借鑑

2020-08-26 精彩的內容分享

自從形容輔導作業的熱詞變成發火、逼瘋、神經分裂、心梗等詞後,這項曾經我們的家長不屑一顧的事情突然變成了新晉家長的送命題。

為了控制自己,很多家長甚至挖掘了不少輔導作業新姿勢,比如冷靜神器冰箱、克衝動神器反綁手……

但是就真的沒有好的方法能讓孩子自主高效寫作業嗎?

其實未必,最近我就在跟女兒玩拼圖過程中悟出孩子磨蹭的根源,並且通過幾個小步驟,讓從未玩過拼圖的女兒,通過3次鍛鍊之後,直接能獨立完成一幅180的拼圖。

01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在一次採訪中應對「很多學生上來就說要當首富,卻沒有目標」時,他這樣給出建議:

想做世界首富,這個奮鬥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我先掙它一個億。

這話一出口,立即走紅網絡,當年就入選了年度十大網絡用語,被廣大網友譏諷。

但王健林說錯了嗎?其實並沒有,他作為前華人首富,身家數千億,一億的目標確實僅僅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他所對應的問題是「如何成為首富」,所以他的答案其實很務實,只是高度不同,太多人無法理解而已。

王健林的回答其實可以這樣解釋:目標太大,難度太高,容易打擊積極性,不願去執行,這是人之常情,先定個小目標,夠得著的那種,才能更有動力。

總結起來就是:大目標是方向,小目標是動力。

女兒第一次面對拼圖的時候,我也明顯看到她一臉懵的茫然,首先她絲毫不懂什麼是拼圖,第二面對180粒的拼圖,她絲毫不知從何下手,於是只能幹瞪眼。

我自然知道這樣的拼圖對於4歲的孩子而言是有一定難度,但也不是不可能做到,於是我根據女兒的喜好,把整幅拼圖進行了瓜分:

最喜歡灰姑娘,特徵是天藍色連衣裙+黃色頭髮;貝爾公主,特徵棕色頭髮+黃色連衣裙,雖然跟白雪公主連衣裙有相似相連之處,但全部淡黃色塊找出後並不難拼;白雪公主,特徵黑色頭髮+深藍色上衣;睡美人公主,特徵黃色長捲髮+粉紅色連衣裙;美人魚公主,特徵酒紅色頭髮+綠色魚尾巴;剩餘部分。

因為將一整副拼圖都進行了特徵非常明顯的區分,面對一盤散沙似的拼圖,女兒也瞬間有了名目,能在180粒拼圖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粒,就這樣一片色塊又一片色塊,磕磕絆絆終於將整幅拼完。

每天玩一次,3天之後,沒有我的指引,女兒也已經能自己開始動手去找去拼。

02高效完成作業,第一步最關鍵

其實,不管對於名人還是普通人,高效做事都是有方法可循的,畢竟一片汪洋,也是由一滴又一滴的水匯集而成的。

通過對王健林話語的分析和女兒拼圖的實踐,對於如何讓孩子高效寫作業,我想很多家長都錯在第一步。

對於現在的孩子而言,哪怕是小學低年級,一回家也至少有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要做。

語文要抄寫、背誦,數學要計算、解題,英語要朗讀、書寫,一下子面對都要完成的這麼多作業,孩子難免顯得有心無力:作業太多了,感覺要做很久也做不完的樣子,不想做……

前面有山一樣的作業需要啃,後面有家長連催帶吼,孩子內心茫然又惶恐,做作業自然效率低下,磨蹭又拖延。

根據以上經驗,結合作業其實也可以得出結論:完成所有作業是大目標,完成一個作業是小目標。

根據心理學家觀察研究,發現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持續時間是這樣的:5--6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

因此,在做作業之前,家長首先不是吼孩子趕緊把作業拿出來開始寫,而是應協助孩子先拆分作業,根據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將作業拆成能在10-30分鐘能完成的量為一個單位;根據難度和孩子興趣自我調整完成順序,比如:

03定時提醒,過時不候

寫作業時,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磨嘰個沒完,而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孩子對時間缺乏直觀認知,那怎麼辦呢?

一、計時器/沙漏

我給女兒準備的是下面這種計時器,造型簡潔不花俏,不用讀數就能直觀看到所剩時間,經過幾次熟悉後,效果非常好。

沙漏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因是玻璃製品易碎,而且個人認為沙漏超級美,太影響專注力了,就沒採用,還有家長表示孩子會拿沙漏玩,所以……看個人選擇。

二、3次提醒法

經歷過考試的家長都知道,在考試過程中,監考老師都會提醒三次,分別為考試開始後幾分鐘、時間過去一半和快結束前幾分鐘,孩子寫作業過程中同樣可以如此。

開始後2分鐘左右:若已動筆不用提醒,若未動筆提醒是否需要幫忙,是否遇到實際困難影響進程;時間過去一半:同上;最後兩分鐘:提醒即將結束。除此之外,家長就可以該幹嘛幹嘛,等到一個時間段結束即可。

04總結分析,先找錯後糾錯

一、孩子一個小目標完成/時間結束後,家長就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回顧探討,重點說這三方面:

孩子自我評價速度,慢是在難題上死磕太久,還是心思太散,滿意度如何;孩子自我評價質量,家長檢查並給與水平等級評價,比如完成好的打勾,完成不理想的畫三角表示有待提高,但是避免打叉全盤否認,容易打擊孩子熱情,影響總體進程,隨後找出錯題、空題,並詢問原因,但是不糾正填寫;下一單元努力的方向,應該是要加快做題速度,調整難易題目排序,還是以細心為主?注意:在所有小目標完成之前,不發火,不糾錯,最多只能點到為止,最重要是讓孩子保持滿條血槽首先順利完成所有作業,保證學習和時間管理的完整性,而不是一頓吼讓孩子血槽虧空還妄想孩子激情滿滿去完成下一個目標,如此只會打亂所有節奏。

二、孩子所有小目標完成之後,家長再次跟孩子一起回顧過程,重點也是三方面

分別對小目標和大目標給予評價,比昨天進步?哪方面需要更加努力?統一進行糾錯,並自我檢查,哪方面下次需要更注意;給予約定好的獎勵,比如事先說好的吃冰激凌,玩遊戲,看小說等,家長一定不能食言。注意:作業完成的越快,可自我安排的時間就越多,既然事先說好,家長就沒有任何理由反悔,那是他自己掙得的,是動力,如果反悔,只會讓孩子對家長不信任,並造成拖拉的習慣。


相關焦點

  • 孩子作業拖拉怎麼辦?
    今天有個媽媽問我,孩子作業拖拉怎麼辦?從小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放養式,現在上一年級了,寫作業不是摸摸這就是摸摸那,坐不住,媽媽說了,心情好了就聽一下,心情不好就不理,也不聽。我們來說說,孩子作業拖拉到底是什麼情況。凡事有果必有因,做作業拖拉有3種情況:畏難式拖拉,關注式拖拉、完美式拖拉。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家長該怎麼辦呢?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真的是操碎了心,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作業絲毫不敢鬆懈,更是有很多家長因為輔導孩子,把自己氣出腦溢血,還有的父母就勵志了,輔導孩子順便把教師資格證拿到了。  那麼對於這個所有家庭都面臨的通病,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家長該怎麼辦呢?您的孩子是否存在以下這種情況呢?
  • 面對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家長該怎麼辦呢?
    相信許多父母都為孩子寫作業磨蹭感到頭疼,都說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真的是操碎了心,有的訓斥、懲罰,有的吼叫、打罵,大人氣得半死,孩子遭受皮肉之苦,到頭來怎麼樣了呢?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作業絲毫不敢鬆懈,那麼對於這個所有家庭都面臨的通病,面對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家長該怎麼辦呢?
  • 孩子寫作業拖拉怎麼辦?
    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家長感受到了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壞習慣。寫作業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以及很多家長的噩夢,下面給大家支個招,簡單易行。這樣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容易分心。合理調整作業順序放學後,根據孩子的內容難易程度,分成三個階段,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最後是簡單的。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最後做簡單的,這樣他感覺很快就做完了,難得放中間,這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 如果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怎麼辦?
    如果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怎麼辦?父母大發雷霆或者大聲的訓斥著孩子,然後把電視關掉,讓他去寫作業或者上床睡覺,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培養孩子時間觀念。有的孩子做作業拖拉,本來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孩子經常要花兩三個小時。
  • 一年級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是不是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呢?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時不是玩筆就是玩橡皮尺子;不是喝水就是上廁所........本來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拖拉了幾個小時還沒有寫完。生活中超過80%的家長已經被孩子氣的焦躁不安,怒不可遏的訓斥,大吼,甚至動手揍孩子。這樣真的有效嗎?
  •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讓孩子做出改變?
    文|靜若樹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重要原因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他會認為作業多久完成都可以,所以一邊寫一邊玩,磨蹭拖拉是常有的事。儘管家長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孩子,專心寫作業,孩子呢,照樣我行我素,沒有一點改變。孩子這樣表現,家長是沒有找對方法激勵到孩子。如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時間觀念高效出色地完成作業呢?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是什麼原因?我們又該怎麼辦?
    今天好友向我「求解」,她那倆丫頭,寫作業總磨蹭,能用的方法她都用了,就是沒有效果,問我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求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八年時間裡,有太多家長問過我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其中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寫作業拖沓磨蹭怎麼辦。
  • 熊孩子寫作業太磨蹭:虎媽用另類懲罰治癒拖拉的方法值得一學
    但是吐槽歸吐槽,玩笑過後還是要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寫作業會磨蹭拖拉的?這個視頻,我是反反覆覆地看了很多遍,男孩的作業可能是摘抄之類的。看男孩反反覆覆地拿起本子又放下,想寫又不確定的樣子,我更傾向於認為,孩子遇到困難了。
  •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不寫作業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幫你教好孩子
    家家都有一個「拖延症」孩子,一碗飯磨磨蹭蹭吃一個小時,一張簡單的卷子扣扣索索做半天,家長在後面看著實在是心煩,恨不得在後面拿著鞭子催促孩子快一點。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穿衣服鞋子,只要是孩子不感興趣的事情,他都能給你磨蹭好久。孩子磨蹭不僅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還會耽誤家長的計劃,比如早上送完孩子上學後還要去上班,孩子磨磨蹭蹭的,上班遲到了怎麼辦?
  • 智慧育兒丨當孩子寫作業拖拉時,家長如何做?
    上次我們分享了如何讓孩子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1個道理,兩個方法:親子溝通丨當孩子遇到不會的題去問家長時這一節我們分享1個古人的智慧故事,有助於家長朋友們批量解決教育上的各種難題,真正的做到育兒求己不求人。
  • 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這樣做,立竿見影
    疫情後開學兩周啦,不少家長來諮詢我們,孩子寫作業那叫個費勁啊,要怎麼辦?拖拖拉拉就是不好好做,中間無數次發呆、走神、吃東西……兩三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做完。好不容易完成了,一看表,10點了,什麼興趣愛好,練琴、看故事書、拼樂高,統統都只能取消。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家長要幫孩子確定時間邊界,訓練時間觀
    好友林哥的女兒小妙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林哥為了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就讓孩子主動列出晚上的任務排程,自己安排好寫作業的時間、閱讀的時間和睡覺的時間。但是林哥仍然很苦惱,因為在小妙列出了任務排程後,執行的時候仍然拖拉磨蹭,導致寫作業的時間過去了,還是沒有完成作業。林哥不知道這個時候該怎麼辦,是讓小妙繼續寫完,還是不讓寫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無限制拖延,家長應該怎麼辦?
  • 孩子拖拉寫不完作業,別點燈熬油,家長先反思這點
    這是很多家長都說過的一句話。孩子完成作業,總像是在完成任務,每天背著書包回家,不管作業是多還是少,天天都得拖到十一點。「作業少也是這樣,每天都要磨洋工,不到十點半他寫不完作業的」「我快瘋了,他現在才初一就這個點睡覺,以後怎麼辦,還睡不睡覺了啊」這是昨天我們訓練營的家長群裡,一位家長在半夜的哭訴。
  • 李玫瑾:孩子寫作業拖拉這樣治,立竿見影!(轉給家長)
    這些好建議,值得家長們參考借鑑!推薦老師轉給家長!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輔導作業,又成了熱詞。
  • 心理專家說(二)——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
    孩子學習拖拉磨蹭怎麼辦首先,我們家長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拖拉磨蹭,是孩子不情願做作業?不會寫作業?還是習慣不好的問題?曾經有孩子就跟李老師說,我寫作業就是要故意拖拉,因為當我寫完作業後我媽媽還會再布置新作業,不給我自由放鬆,我還不如寫慢點;還有的孩子說自己是因為不會做,比如一道數學題在那邊苦苦冥思半個小時,造成浪費時間和拖拉等,所以要根據情況對症下藥。如果是習慣不好,怎麼辦呢?1.規定寫作業的時間,如果正常半小時可以寫完,剛開始要求他50分鐘內寫完即可,之後再把要求提高至半小時。
  • 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不主動作業、凡事愛拖拉,怎麼辦?
    《作業時間表》一定有注意事項及相關說明,記住一定要讓孩子籤名,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責任和思想,杜絕孩子的拖拉和分神習慣。在對待孩子做作業的不良情況上,很多家長都是情緒化比較多,多以責罵、斥責為主,誰知越是這樣,越不利於孩子更好完成作業。因此,就算孩子學習能力不好,家長也必須採用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會更加刺激孩子對作業的態度。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聰明,你這麼靈活,只要你認真一點,相信很快就會完成」;「你的字寫得很漂亮,如果寫端正一點,更容易得到老師的表揚!」
  • 家長這樣輔導孩子做作業才有效,值得所有家長收藏的家教經
    輔導孩子做作業,是大部分家長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但是你輔導作業的方式對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有效的檢查作業方法。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xx,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後悔,家長還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係,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 孩子寫作業拖拉,這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但是讓一些家長無奈的是學校留的作業很少,但是孩子一樣會寫到十點、十一點,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家長一不留意就會發現孩子已經在旁邊開始玩兒上了。對於孩子這種「作業困難戶」情況,家長在網上也找了許多的方法,進行了許多的實驗,但是都並沒有太大的起色,這讓家長也是非常的
  • 孩子拖拉怎麼辦
    影響孩子拖拉的主要因素有:父母包辦孩子的生活。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孩子注意力分散。孩子對事情缺乏興趣。孩子天生氣質慢或受後天教養習慣影響。父母包辦。孩子在幼兒園三歲到六歲的時候,是他生活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我們的父母過於溺愛過於包辦,孩子的心理產生依賴性,凡事都交給父母去辦。缺乏時間觀念。孩子對三分鐘五分鐘沒有觀念,多長時間能做哪些事情也不清楚。家長越催促,孩子就越忙亂。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容易被外界幹擾,一點噪音就分神。缺乏興趣。孩子對這個事情沒有興趣就去拖,或者孩子覺得這個事很難,他也會去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