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醫院新冠肺炎救治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在門診樓11樓多功能廳召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再部署會議,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我院院長尚紅院士,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我院黨委書記王振寧,我院副院長辛世傑、高興華、湯豔清、孔垂澤、朱悅,副院長、工會主席滕偉禹,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娉婷,醫院臨床、醫技科室的主任和職能科室主任全員參加會議。
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我院院長尚紅院士在會上講話
尚紅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她說,近一周來,全國現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持續下降,但經陸地邊境輸入風險仍在上升,已有入境城市出現本土關聯病例,進而引發聚集性疫情,大家要高度警惕,疫情防控絲毫不能放鬆。
會上,尚紅傳達了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彈的任務繁重,必須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防控成績,鞏固防控戰果,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因時因勢完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並切實抓好落實,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做好必要防護,不斷鞏固疫情持續向好形勢,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提供有力保障。會議還要求要加強和完善外防輸入舉措,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
尚紅在會上介紹了醫院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醫院重視疫情防控工作,1月20日,成立了新冠肺炎救治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院長尚紅和黨委書記王振寧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下設9個工作組。自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已召開21次工作會議,及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家及省市各級政府的救治防控要求,及時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患者救治、援鄂和省內醫療隊抗擊疫情醫療支援、物資保障、感控防護、落實保護關心愛護一線醫務人員政策、疫情期間職工和學生管理,以及醫教研等日常工作,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常規工作,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1月20日,醫院緊急徵用傳染科小樓作為新冠肺炎診治中心,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調動全院力量,整合優質醫護資源,共有 117名醫生(幾乎涵蓋所有內科)、199名護士以及醫療專家組、管理人員和後勤保障人員參與值班。
按照國家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從2月2日開始,醫院先後派出3支醫療隊(兩支重症、一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共106人馳援湖北,有效的提升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了死亡率,實現了「醫護零感染、輕症零死亡、治癒零回頭」,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在遼寧省內,重症醫學團隊近60人在遼寧省集中救治瀋陽中心、錦州中心和朝陽市第二醫院,科學精準施治,治癒了多例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對遼寧病人的救治,降低病亡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抗擊新冠疫情中,醫院發揮了區域醫療中心的作用,體現了公立大醫院的責任和擔當,受到國家部委、當地政府和當地醫院的高度肯定和讚譽,榮獲了國家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響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緊急調令,4月13日我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緊急集結了一支12人醫療隊(其中8名隊員尚在隔離期中),自駕移動CT車、移動DR車和指揮車再次出徵,奔赴綏芬河市援助當地救治防控工作;4月14日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曉春教授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支援重症救治工作;4月15日我院援鄂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解除隔離,同一時間,按照國家工作部署,再次組建了一支40人的醫療隊,抓緊時間進行醫療救治和感控防護培訓、醫療設備和車輛檢修、防護物資、藥品和生活物品準備,時刻準備著再次出徵抗擊疫情。
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嚴格做好院感防控及恢復正常醫療工作。急診24小時開診保證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持續不間斷為維持性透析患者進行治療;為惡性腫瘤放療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經過嚴格的新冠肺炎相關篩查後的惡性腫瘤限期手術等。門診從線上義診逐漸過渡到線上線下門診結合,2月17日,病房開始收治患者;4月7日渾南院區全面恢復工作。醫院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優勢,開通線上義診,開展新冠肺炎篩查和諮詢、心理諮詢和幹預、慢病複診,以及線上門診服務。
講話最後,尚紅介紹了國內外疫情發展情況。
副院長辛世傑在會上介紹我院近期新冠肺炎防控相關工作安排及發熱門診接診情況
辛世傑介紹了我院近期新冠肺炎防控相關工作安排及發熱門診接診情況。他指出,門、急診新入院患者及陪護人員要加強管理,除進行流行病學史篩查外,還須完善肺CT及血常規檢查,必要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無異常方可辦理入院;病房24小時禁止探視(包括重症監護病房),一患一護,陪護固定且不得外出,每日監測體溫兩次;原則上禁止一切外來人員進入病房樓;各科室需將發熱病人與普通病人隔離收治,根據發熱病人的發熱原因、來源地等採取不同的管控措施,需要進行核酸檢測的發熱病人應住在隔離病室。對於急診相關要求,辛世傑指出,急診要隨時做好隔離病房的啟用準備工作,醫護人員要加強防護,按照院感部門要求佩戴帽子、護目鏡、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對於手術相關方面,辛世傑指出手術協談室要設置透明隔斷,醫生與患者家屬在手術協談室溝通交流時要保持適當距離,手術中要儘量使用一次性手術用品。渾南院區急診區域新開6間門診診室,使常規門診患者與僅辦理入院的門診患者分區域就診,減少人員聚集。
副院長孔垂澤在會上就門診相關事宜進行布置
孔垂澤就門診相關事宜進行了布置。孔垂澤強調要突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堅持十六字方針,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防治,做到早、快、準。孔垂澤要求要嚴格預檢分診,對所有人進入醫院在大門入口處要測體溫,體溫異常者不得進入,進行進一步檢查;進入病房、門診進入診區二次測體溫。對住院患者測體溫同時對陪護家屬每天測體溫並有記錄,體溫有異常及時隔離檢查分析原因。為避免人群聚集,醫院採取全預約制,按時段來診,取消現場掛號,特慢病開藥現場掛號,複診零點號現場給予掛號。門診入口只允許預約掛號、複診、特慢病開藥進入,陪診只允許1人。
孔垂澤要求出診醫生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問診時要了解流行病學史,收入院患者確定一患一陪護;醫用垃圾、生活垃圾要分開。
副院長朱悅在會上重點介紹醫院設備物資部和資產管理部開展工作情況
朱悅詳細介紹了疫情期間醫院物價辦、醫保辦相關工作及醫患關係注意事項,重點介紹了醫院設備物資部和資產管理部的開展的工作。從1月中下旬,設備物資部一直在積極籌措各種應急物資。醫院較早地意識到了防護物資的供應將陷入緊張狀態,於是在春節假期前幾天已開始多方籌措、積極採購,儲備了遠超過原採購計劃數量的防護物資,有利力保障了疫情前期的物資供應。為保證物資的供應,設備物資部多方聯繫生產廠家和代理商。在院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努力下,省、市衛健委、發改委、商務廳及省疫情指揮部都給與醫院大力支持,在危急時刻保證了我院防疫物資的供給。疫情發生以來,設備物資部緊急採購並安裝移動式空氣消毒機和潔淨屏,移動紫外線消毒車、紅外體溫槍、全自動體溫監測儀、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呼吸溼化治療儀、霧化器生命體徵檢測儀、電子血壓計、心電圖、除顫儀、血氧指套等醫療設備及辦公設備。由於春節期間無法採購、運輸,很多設備先期都是從各臨床科室調撥給一線科室使用的,得到了全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設備物資部先後從老年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學科、骨科、血液科、創傷中心、腫瘤內科、重症醫學科、神經內科、疼痛科、心外科、腫瘤二所、麻醉二科等十餘個科室調配呼吸機、呼吸溼化治療儀、除顫儀、纖支鏡、移動空氣消毒機、醫用病床等數十臺設備。自新冠疫情出現以來,醫院陸續收到了社會各界捐贈的物資,資產管理部先後接收工會移交捐贈物資四批次並及時下發有效地緩解了防疫物資一度緊缺的供給狀況,為戰勝新冠疫情提供強有力的物資輔助保障。
副院長、工會主席滕偉禹在會上介紹疫情期間我院安全保衛工作
滕偉禹介紹了疫情期間我院安全保衛工作。疫情期間,安全保衛部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應急防控領導小組完善和出臺了6項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制度,組織安保人員進行3輪疫情防控培訓。安保部增加保安人員,加強各防控點力量,各樓出入口24小時安排保安員測量來訪人員體溫,初步篩查發熱人員。同時在各院區門診樓、急診樓和連廊內設立測溫站對入院患者職工進行再次測溫的二次預檢,如遇發燒發熱人員,對人員按照分診篩查流程進行甄別,如符合流行病學史中任何一條的,立即轉移至發熱門診就醫。
安保部還錄製了「門診就診語音提示」,通過廣播和擴音器循環播放;指派專人到網上掛號宣傳欄處進行講解指導,現場答疑解惑。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安全保衛部積極協調市、區公安力量,共同抗擊疫情。瀋陽市公安局特抽調和平分局24名黨員民警,設立醫院駐勤點,協助我院落實強制隔離措施、疏導交通、維護秩序。
醫院本部及渾南院區均嚴禁沒預約掛號者進入門診;複診人員需出示就診病志方可進入;特慢病患者需出具開藥憑條和就診病志進入。住院區域將嚴格按照住院部「一患一陪」要求執行,陪護患者原則不能更換,陪護家屬查驗身份信息,不能提供的嚴禁入病房。
面對當前輸入疫情新形勢,尚紅要求全院職工緊繃疫情防控常態化這根弦,不麻痺、不厭戰、不鬆緊,堅決遏制疫情反彈、擴散,做實做細醫院感控防護和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確保醫院、患者和全院職工安全,在此前提下,推進醫教研等各項工作。全院上下要高度警惕,把疫情防控網織細織密;職工個人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不聚集,保證健康安全。
4月20日下午,醫院在門診多功能廳召開新冠肺炎救治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護士長會議,部署醫院疫情防控及醫療相關工作。院長尚紅,副院長辛世傑、滕偉禹出席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