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如果說孩子上學最為難的就是作業的話,那麼孩子孩子上幼兒園時,被作業為難的應該就是爸媽了。不像小學初中,作業只有大量的習題集,幼兒園的作業類型之豐富,涉獵之廣泛,也是很讓爸媽頭疼。
畢竟幼兒園孩子的年齡小,布置作業大部分都要家長輔助,說白了這個作業就跟給家長布置的一樣,孩子只是其中的傳聲筒。
但是這傳聲筒也是時常出問題,早些時候看到一個網上的新聞趣事,幼兒園布置作業,讓帶一條魚。當時孩子說完,家長還覺得有點納悶,幼兒園中午還要自帶夥食材料嗎,要個魚乾啥?雖然內心充滿疑問,但媽媽還是去菜市場給兒子現殺了一條大魚,用了個超大不鏽鋼盆給裝著。結果去了幼兒園之後發現,只有自家兒子畫風不對,原來作業是小金魚。
孩子不理解老師的話,意思傳達錯誤
問了老師才知道,原來要魚是為了讓孩子觀察這種小動物的生活,豐富生活體驗,結果孩子沒理解意思,導致向家長傳達錯誤。
也就產生了別的小朋友都是手捧一個小魚缸,裡面遊著一條可愛的小金魚,自己的兒子面前放著一個超大不鏽鋼洗菜盆,裡面是一條被殺後的食品魚的場面。網友都說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無奈和尷尬,但又忍不住想笑。於是紛紛給孩子的大盆P上了紅燒鯉魚,清蒸魚等各種菜式。
這場由於誤解了老師意思的烏龍事件,給網友帶來了歡笑,給孩子留下了尷尬。
孩子對大人的話不理解,家長要向老師再次確認
不能不承認,有的迷糊孩子背後,同樣也有迷糊的家長,這才有了很多搞笑事件的發生。孩子聽不懂老師的話,或者誤解老師的意思都是正常的,甚至有的孩子還會轉頭就把老師的叮囑給忘掉。那麼家長就不得不重新向老師再次確認,這樣比較保險一點。
之前朋友就跟我說過,在家長群裡面常常會出現家長的各種疑惑,因為孩子傳話時常會傳錯,這就必須讓老師直接跟家長再說一下,才能確保作業順利完成。所以,不想讓自家孩子成為烏龍搞笑事件的主人公,家長還是多問一句吧,畢竟孩子的腦洞是大人無法想像的。
孩子變成搞笑主角時,家長要會引導孩子情緒
雖然這些事件我們網友看著覺得很搞笑,但是身在其中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失誤或者跟別人不同,覺得難為情或者內心覺得傷了自尊。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情緒,不要取笑孩子,適當地進行引導,讓孩子把這當成是娛樂眾人的行為,不要讓孩子有種被嘲笑的感覺。
孩子童年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家長處理好了這是童年回憶,處理不好就會成為童年糗事,惹得孩子排斥。
你家孩子有什麼無釐頭的時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