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考試,考驗的是學生的綜合實力水平、動態智力、體力、考試技巧以及心理素質。
這五個因素決定孩子能否順利通過考試。
其中,心理素質佔據著核心地位。如何提高考試成績,心理是關鍵。
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心之所想,才能有效地陪孩子度過高考/中考。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麼辦?」有的家長說,無所謂,考不好就考不好!
有的家長說,考不好就完了,我沒辦法,到時候你自己看著辦吧。
這兩種回答都不可取,考試對孩子、對家長都很重要,不可能無所謂,這麼回答要麼口是心非,要麼是對孩子早已失去信心。
而強調考不好的可怕後果,則會干擾孩子對學習的專注。
這個時候最好認真的、誠實的與孩子共同面對這個問題,承認考不好的確是我們不願接受的,
但無論怎樣現在都要盡心盡力,「咱們盡力!」只有這樣,將來才不會後悔、自責。
決定學習成績的有三個方面的條件,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態。
方法和習慣,已經不是考前我們能立竿見影的改變的了。
所以這個時期,看到孩子或這或那的許多毛病,不要急於去糾正他。
你能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這個時期保持一個穩定的學習心態。
具體來說,一是照顧好他的飲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閉上批評的嘴巴。
也許他吃飯的時間有點長,也許他在廁所磨嘰了半天,也許一晚上他去廚房翻了幾次冰箱……
不管怎樣這段時期不要吭聲,這是你對孩子的體諒,這就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
吃、穿在這裡也提醒大家注意,考試期間最好讓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舊衣服。
有的家長可能想在這幾天幫孩子加強營養,雖說營養的保證很重要,但那應該是半年前、一年前就注意的,而不是靠這幾天。
考試期間的飲食最好跟他平時的飲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使人放鬆。
同樣,熟悉的衣服也會使孩子更放鬆。
我們都希望孩子在考試期間能睡好。
但萬一你的孩子失眠了,千萬要告訴他,沒關係,不影響做題!
人是有應激功能的,24小時不睡覺,大腦還能正常工作!
如果孩子在考試前也相信這個道理,反而臨考前能夠釋然,睡個好覺。
一般說來,只要孩子不是那種病得不能坐下來拿筆寫字,生病對考試的影響其實就只是心理上的,並不會妨礙大腦思考。
大家對這一點可能感到很難理解。基本的解釋是:大腦工作在生理上實際只需要兩個條件,葡萄糖和氧氣。
有這兩個條件,就能做題、思考。
身體的不舒服可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心理上造成我們的不安,實際的影響沒有那麼可怕。
因此,萬一孩子在考試期間生病了,家長也要給他這樣的信念,影響不大!
甚至可以跟他說,你都生病了,如果沒考好也是能理解的,這樣孩子反而能放下包袱,輕鬆應考。
哪怕學習最優秀的學生,如果第一場考試考砸了,都不可避免的影響他的心情。
處理不好還會牽連到他後面的考試。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首先相信大部分家長能做到不責怪孩子。
但要提醒的是,我們容易犯另一個錯誤:「別想了,想了也沒用」,「不會的,情況沒你說的那麼糟!」
這其實是在盲目的否認孩子的失利,孩子會感覺父母不能接受他的失誤。
孩子當然知道「想了也沒用」,他也知道「只是這一門課考砸」。
但他內心是惴惴不安的!家長這時候特別需要去傾聽他的不安,他的委屈,他的自責。
只有有人理解他,才能讓他稍稍好受一些。
當然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考試失利的情緒中,家長可以試著問他「現在怎麼辦呢?」
請放心,絕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當情緒平穩以後,他能夠振作起來。
焦慮不可怕,做個測試,減減壓吧!
(測試地址在下方了解更多噢)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