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70年代教育是指文革十年的教育,是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的基礎教育。70年代農村有大量的民辦教師、城市有少數代課教師,這些教師的學歷不是初中畢業就是高中畢業,而且不是最優秀的畢業生,都是一些與領導幹部有關係的畢業生,總體水平是相當差的。70年代小學和初中的公辦教師都是中專師範畢業的,沒有大學畢業的;一部分是文革前的師範生,總體水平相對高一點;一部分是文革中的工農兵學員,總體水平也是相當差的。70年代的高中教師大部分是文革前的初中教師,水平還是可以的。總之,70年代的教師水平是很差的。
70年代使用的教材是省編教材,都是非常簡單的。小學就是四則運算和常用字、詞教學,根本沒有現在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中學就是講一些基本原理,課後有少量的練習都是原理的直接應用,根本沒有一點難度。由於教材太簡單了,這麼差的教師也能應對自如,家長對學校的教育也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70年代這麼簡單的教育是不是就培養不出國家建設所需的人才呢?也不是。基礎教育在70年代完成,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的也不在少數,這些人走上工作崗位之後不比任何時代的大學畢業生差。這就充分說明中小學教育學得過多、過難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沒有好處。
80年代恢復了高考、中考,教材也統一使用了部編教材 。但小學教材還是比較簡單的,與70年代的相差不大;所以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是不重的,與現在是沒法比的。
為適應中考、高考的需要,中學教材的難度就增加了不少。但那時大學和中專的升學率都很低,為應對這種情況各地都創辦了重點校,每個縣都有一所重點高中、幾所重點初中,非重點校的大多也創辦了重點班。沒有進入重點校或重點班的學生高考、中考絕對是沒有希望的,學生和家長都是很明白的,繼續讀下去也就是混個畢業,什麼課業負擔、補課就都不存了。
80年代能進行重點校或重點班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是比較重的,與現在的優等生基本相當,比現在的中等生要輕很多。因為這些重點校、重點班的教師水平都是比較高的,學生又都是優等生;他(她)的教育和學習都是要講方法、講效率的,而不是死拼時間的;所以他(她)們基本上是不需要補課的,課業負擔也不會太重。只有中等生掌握不了學習方法,才需要死拼時間、才需要補課。而80年代的中等生高考中考是絕對沒有希望的,他(她)們也就放棄學習了。這就是80年代補課不普遍的主要原因。
現在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完全是由超前學習、學得太難造成的。我舉一個倒子,我的孫女今年讀小學一年級,數學還只學到2位數加減,在練習中卻出現了乘除的題目。有這麼一道題:「王老師有12元錢,如果買一支鋼筆和2個筆記本錢正好夠,如果買一支鋼筆,還剩6元錢,你知道一個筆記本多少錢?」我的孫女知道一個筆記本3元錢,但算式怎麼排就不知道了,因為還沒有學到除。讓家長把這些問題講明白也很困難,搞得家長很頭痛。像這樣亂七八糟的超前教育有很多,這些超前教育有什麼意義?小學教育必須要杜絕超前教育、杜絕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有償補課屢禁不止主要是由大學擴招造成的。現在高考升學率全國平均達到80%以上、多個省份達到90%以上,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意味著龐大的中等生和中下生都能考上大學,那些下等生經過努力也還有考上大學的可能。考上大學還不行,還要考上好一點的大學。對這些中等生和中下生來說,高考多考一分都是有意義的。怎樣才能使自己多考一分,那就只能靠補課、靠增加課業負擔。過去這些中等生、中下生別說多考一分,就是多考幾十分甚至上百分也沒有屁用,還是考不上大學,還會去補課嗎?現在的中等生、中下生和一部分的下等生都有補課的需求,這部分人是要佔全體高中生70%以上的,一味地禁止怎麼禁止的了。
現在要大量縮減大學招生是不可能的,要減輕中學生課業負擔就只能在高考怎麼考上做文章。有人提出要降低高考難度,這是不可取的,這是不利於優秀人才選拔的,最終是要禍害國家的。但可以在高考科目、考試範圍和題量上進行調整。
一是把英語必考改為選考。重點大學(全國不超過100所)和與英語有相關的專業(如英語、外交、外貿、海關等專業)英語以150分計入高考總分,本科大學英語以一半分數計入高考總分,專科、高職英語不計入高考總分。這樣,不僅英語補課會大為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也會大為減輕;同時,國家對英語人才的培養和高端人才的培養絕對不會有任何影響;還能使那些英語差數理化突出的學生也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成為優秀的專業人才,這比那些英語成績好但專業知識較為平庸的要好很多。
二是減少高考內容。如果各科的高考內容都要減少1/4,學校就有比較充分的時間教授高考的內容了、就不需要趕進度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肯定會有所減輕、補課的人數也肯定會有所減少。高中少學一點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是沒有關係的,高中沒有必要學這麼多。70年代的基礎教育有學多少知識,也沒有影響專業人才的培養。
三是減少題量,使學生不必進行速度練習。現在的高考,試題難度不大、題量很大,考生的時間都是不夠用的。所以,高三學生必須要進行速度練習,高三教師都會讓學生做大量的限時訓練,學生的課業負擔就大大增加了。這種速度的提高又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訓練停止了一年半載之後,速度馬上就會慢到原來的水平。如果高考題量減少了,學生就不需要這種速度練習了,課業負擔自然就減輕了。
現在的教育是小學學的太難,中學學得太多,對英語過於注重,高考的難度偏低、題量太大。這些問題不解決,學生的課業負擔是無法減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