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的名頭一直都很響亮。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香港都是財富的象徵。原因很簡單,在大陸還比較貧困的時候,香港因為歷史原因已經發展起來了,香港的經濟非常繁榮,隱約間是亞洲最有錢的城市。上面的富豪也有很多,比如李嘉誠,曾經的李嘉誠不單單是香港首富,還是亞洲首富,更是蟬聯首富的位置很多年。
但是最近幾年,不少人都發現了富豪榜上很少出現香港富豪的身影,不單單香港富豪很少上富豪榜了,就連香港富豪的身家財富也少了不少。這是為什麼呢?為何現在香港富豪上富豪榜的次數少了。
雖然李嘉誠等人的財富固然很高,但是香港富豪不及大陸富豪是不爭的事實。在財富榜單上,香港富豪的財富排名不但落後了許多,就是身價也遠遠不及大陸富豪。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因為大陸發展得比較快經過改革開放後,大陸經濟的發展可謂是一日千裡,雖然香港發展得比較快,但是大陸經濟發展得更快,誕生了許多富豪也就不足為奇了,財富超越香港富豪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那麼真實情況是否如此呢?是否香港富豪的身價少了呢?對此同樣是香港富豪的劉鑾雄卻有不同的看法,劉鑾雄也就是大劉,作為香港富豪,他自然清楚香港富豪的實力,以及香港富豪看似落後的實情。對此大劉曾經有一次說過相關的內幕,大劉告訴外界,香港富豪的身價其實沒有減少,只是被外界低估了而已,富豪榜看似很權威,但他們統計的數據並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富豪們的實力。那麼大劉的話是否正確呢?我覺得,是對的。
首先香港富豪並不像外界看到的那般已經衰落了,相反香港富豪們的財富還是不斷增長,他們的財富是非常驚人的,另外香港富豪們的傳承也很厲害,有的家族已經傳承了三代。也就是說,香港某些富豪的財富不止富了一代,已經富了三代。
說到香港富豪,就繞不過去香港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分別是李嘉誠家族,李兆基家族,鄭裕彤家族、郭德勝家族。這四個家族雖然現在集團業務各不相同,但都是各自行業的大佬,同時這四個家族基本都是以香港房地產起家的。
其中李嘉誠我們都知道,長江集團的創始人,和記黃埔的董事長。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
曾經的李嘉誠憑藉在房地產開發上超強的實力,積累了巨額財富,隨後又布局零售,金融、碼頭等各個行業,可以說此時的李嘉誠家族的生意遍布各個行業。現在李嘉誠已經退休了,手中集團生意已經交給了大兒子李澤鉅。李澤鉅一直以來都是被李嘉誠當作接班人培養的,在工作能力上深得李嘉誠的信任。雖然李嘉誠已經退休,但是在《2020年香港富豪榜》中,李嘉誠仍然以294億美元的身價位居第二位,足見李嘉誠的財富並沒有少。
作為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兆基家族同樣也很厲害,在《2020年香港富豪榜》中,李兆基以304億美元的身價壓李嘉誠一頭,位居第一。足見他的財富實力也很強。這自然也是因為李兆基家族在房地產中的生意不屬於李嘉誠,另外李兆基家族除了房地產生意外,他的能源生意也很強,為李兆基家族帶來了不少的營收和利潤。
鄭裕彤家族雖然也是從房地產起家,但是後來家族生意起來之後,鄭裕彤家族的生意重心並沒有一直留在房地產上面,而是開始布局其他產業,比如珠寶行業,峴港有名的珠寶品牌周大福就是鄭裕彤家族的。其次,鄭裕彤家族的產業生意 也遍布酒店、百貨、電信等其他行業,所以說生意也是非常好。財富自然也不會少。
但是同為香港四大家族,郭德勝家族就沒有那麼好了。在創始人郭德勝離世後,郭德勝家族有他的三個兒子當家,但是這些年來郭家發生了很多事情。三兄弟最後鬧了分道揚鑣,家族生意自然也深受影響。家族生意和其他三家比起來,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
寫到這裡或許已經有人發現了,香港富豪們不同於大陸富豪,他們多是以家族為單位出現在富豪榜上,而不是某一個人。所以說如果單純地以個人的財富計算的話,對他們來說並不公平。另外就是富豪榜的統計問題了,就像被大劉一語中的說中實情一樣,富豪榜上的財富數據只能當作參考,並不能準確的反應一個富豪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