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砥礪前行。為紀念九一八事變爆發八十七周年,提高學生民族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懷。我校舉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參觀了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
旅順日俄監獄是20世紀初,俄國與日本建在中國土地上,用以囚禁和屠殺我愛國同胞和抗日誌士的法西斯監獄。這座監獄是1902年由沙皇俄國始建,1907年日本擴建而成。監獄圍牆內,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有各種牢房275間,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還有檢身室、刑訊室、絞刑室和15座工廠。監獄圍牆外,有強迫被關押者服苦役的窯場、林場、果園、菜地等。總佔地面積22.6萬平方米。許多中國和朝鮮、日本、俄羅斯、埃及等國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殺於此。它的歷史是近代帝國主義侵華史的縮影。
囚 歌
葉 挺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門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呵,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衝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起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朝鮮半島愛國志士,致力於成立三興學校等救國人才培育。190年在哈爾濱擊斃日本首任朝鮮統監伊藤博文後就義於旅順監獄。1962年韓國政府追授建國勳章。
最後的遺言
我死之後,希望將骨灰埋於哈爾濱公園旁,
等恢復國家主權之後遷葬到故國。
我到了天國仍會為恢復我國主權而盡力。
你們回國後,轉告同胞們,
人人都要為國家擔重任,盡國民的義務,
同心協力,立功成業。
當大韓獨立的消息傳到天國時,
我會歡呼,高唱萬歲。
朝鮮半島獨立運動家、歷史學家、言論人。號丹齋,出生於韓國忠清南道大德郡山內面。1905年開始投身愛國啟蒙運動,擔任《大韓每日申報》主編,發表國內外民族英雄傳記和歷史論文來激發群眾民族意識。他以「歷史是我與非我的鬥爭」命題和觀點,來樹立民族史觀並確立韓國近代史學的基礎。1962年韓國政府追授建國勳章。
「我死後屍體免得被
日本鬼子腳踢,
火葬後將我的
骨灰灑到大海。」
申採浩遺言
朝鮮半島獨立運動家。1910年,李會榮變賣全
部家產遷居中國東北吉林省柳河縣,設立耕學社和
新興講習所,並加入中國國籍,開展抗日獨立運動。1924年,與申採浩、李乙奎等人開展無政府主義運動。1962年韓國政府追授建國勳章。
「雖沒有實現目標,
但為了實現目標奮鬥努力,
在此地死去,
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李會榮
旅順監獄是日本侵略者監禁和摧殘中、韓、蘇、日、美國等國反法西斯戰士的法西斯監獄,同時也是抗日誌士們堅持正義、宣揚崇高理想的戰場。無數的愛國者為人類和平而獻身的事跡和精神將永載史冊,激勵我們為建設和
平世界而努力奮鬥。
回顧這段血與火的歷史,我們以目瞻仰,用心觸摸。這段歷史展現給我們的是偉大民族團結精神、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強敵鬥爭到底的堅強意志,更加激發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從歷史的艱辛奮鬥中吸收養分、從民族的苦難輝煌中汲取力量。願戰爭成為過去,讓和平書寫未來!
投稿郵箱:244003456@qq.com 責任編輯:李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