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汕頭大學《走向海洋》課程組走進澄海牛津望德幼兒園,舉辦「關愛海洋,感恩母親」系列活動。旨在引導幼兒了解海洋生物,愛上海洋生物並理解海洋生物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從而提升、感悟珍愛生命,保護母親的情感。
5月6日,《走向海洋》課程組對澄海牛津望德幼兒園小朋友進行課程教授,通過生動形象的PPT、遊戲互動、講授故事等形式向幼兒講解海豚、海星等海洋生物的形態、生長環境及保護的方法,感知海洋生物寶寶的生長過程,感受海洋母親的偉大,引導幼兒結合自身成長曆程,理解母愛,感悟媽媽對自己的愛,從而增進對媽媽的情感。在整個課堂上,汕大學子生動有趣的演繹,激活了幼兒探究的欲望,時不時引起小朋友們不小的尖叫,紛紛上前撫摸,更有小朋友大聲說:「我愛海星、我愛海豚……」 ,活動超越預期效果。
5月9日,母親節前夕,《走向海洋》課程組策劃了包括親子繪畫、製作書籤、猜謎語等活動,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跟隨課程組的學生一起在畫布上繪製美麗海洋藍圖,製作自己專屬的書籤,並通過謎語的形式了解各種海洋生物的特性。活動中,老師們還引導小朋友們通過為媽媽獻歌、親子律動對自己的母親表示感謝,給母親一個不一樣的節日禮物。
在活動開始前,還舉行了隆重的「牛津望德幼兒園公益課程教學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汕頭大學教務處常務副處長蔡映輝出席活動並為授牌。
翁秀霞園長表示,十分感謝這次汕大《走向海洋》課程組的成員,能夠攜手合作,開展本次母親節系列活動,老師、學生們在過程中學到很多。鄭燕和園長通過微信與學生家長們互動,在朋友圈對汕頭師生的這次活動點讚並轉發,在澄海地區的新媒體圈形成了較好的影響。
課程組學生,來自14工管的李明青表示,扮演海洋動物的過程自己呆在充氣人偶裡面雖然很悶熱,但「小孩子一起向你湧過來的時候很幸福」,能與孩子互動很開心,從小引導幼兒樹立保護海洋意識很重要。
9日下午,《走向海洋》走進了潮州市饒平縣大埕灣海域,調查當地居民和遊客對於海洋知識的了解程度,過程中課程學生自覺地撿垃圾,抽取海水回校檢測,對保護沿海環境,樹立良好的風氣和形象。
此項活動也得到當地媒體的關注,澄海電視臺對本次公益活動進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