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覽作文|工地少年考上清華,「唯有自強不息,才有無限可能!」

2020-09-09 晨覽作文總部


蟄伏是為了更好地綻放,這句話用在孫川同學身上十分恰當。

他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一位考生,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還在工地打工掙學費和生活費。清華大學一直是他的夢想,這次高考考出675的高分,成功進入清華大學工科試驗班類(機械、動力與航天專業),寒門再次出貴子,令人動容。

去年清華也曾錄取一位雲南宣威學子林萬東,他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正在工地大汗淋漓地搬磚,他的話感動了很多人:「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我們看著零星的寒門子弟考上心儀的大學,打心裡為他們高興,為他們的家庭高興,但是轉念想到現實時不得不承認,寒門出貴子已經非常困難了,更多考上好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是悉心培養、各種輔導變著花地給孩子的,畢竟在人生大考面前,絲毫不容我們馬虎,必須要自強不息,才能換來未來的無限可能!

根據教育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的考生高達1071萬人,而本科的錄取人數為471.24萬人左右。

更殘酷地說,今年將會有599.76萬考生無緣本科!203.49萬考生低於專科線,直接落榜!

以河南為例,今年僅700分以上的考生就有169人,但其中仍有68人無緣清北。

面對如此嚴峻的高考形勢,僅僅靠孩子自己自覺是很難突破重圍的,我們對孩子的培養要從小開始。

在今年的高考中,大語文體系初顯威力,難度陡升的語文學科,讓不少考生都栽了跟頭,語文已經成為高考中的拉分利器,僅作文、閱讀題就能讓學生們拉出巨大差距。而語文學科的輔導更是困難,只有從小開始科學學習作文,才能實現每個階段的作文過渡,在高考中獨佔鰲頭。

有時候命運就是特別殘酷,你差別人一點點,可能就是一道閱讀題,一次作文的詞不達意就要面臨完全不同的命運。在高考的競爭中,你要做的只有打敗所有拉分項,才可能看到希望。

新學期已經到來,不少同學在暑假時已經惡補了作文,開學後的第一次作文就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有的同學卻進步不明顯,學習轉化率低,那麼如何提升孩子作文學習的轉化率呢?

努力是必須要有的,努力的同時還要找到對的方法,對的老師,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選擇好品牌,知識好吸收!

我們致力於小學寫作閱讀輔導,教材同步化,寫作技巧解析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學生容易掌握,寫作能力提升快。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在寫作中表達快樂。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文學,愛上寫作,最終成功寫出文情並茂、兼而有之的好作文。

相關焦點

  • 考上清華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唯有自強不息,才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在拿到通知書的前幾天,孫川還在工地打工。他說,考清華一直是自己的夢想。爸媽很辛苦,想自己掙點生活費和學費。他曾經這樣回憶道:我去了媽媽工作的工地幫忙,一天的工作下來,我的雙手已經完全使不出力氣,然而媽媽告訴我,今天我的工作量只有她平常的三分之一。可能是心疼我,媽媽不讓我繼續在工地工作了。
  • 清華,「工地少年」來了
    考上清華的「工地少年」們日前曾因「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前還在工地打工」登上熱搜的「工地少年」孫川來到清華大學報到了以汗水澆灌希望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唯有自強不息,方有無限可能去年,清華大學曾錄取一位雲南宣威學子林萬東收到通知書時他也正在工地大汗淋漓搬磚
  • 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明年才畢業的人,會選擇提前踏進社會這個淤泥沼澤,無非就是兩種原因,不樂意讀書的人,想早點賺錢的人。而她,顯然是後者。本以為,終於可以出來工作,可以賺錢,可以分擔家裡窘迫的狀態,最後被自己搞砸了,願望落空。
  • 高考713分考入清華,考生林萬東:唯有自強不息,才有無限可能
    ,雙手早已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因為長期在工地上彎腰低頭工作,林萬東的母親也有點駝背。02高考713分考上清華大學,父母喜極而泣苦心人,天不負!林萬東在高考中考到了很優異的成績,總分713分,報考清華大學被順利錄取,得知自己孩子考上清華大學的好消息,父母也是喜極而泣,孩子終於可可以出人頭地了。林萬東知道父母已經逐漸老去,只有自己不斷努力,才能夠讓父母擺脫貧窮,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因此他不曾抱怨,埋頭努力讀書,為的就是給家人帶來希望。
  • 唯有自強不息,才有日後的更多可能!清華校長公開點讚學霸林萬東
    當然,能出生在有一個條件好的家庭裡,是一件好事。但是,每個人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的,如果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裡,你會怎樣呢?是自暴自棄、怨天尤人?還是自強不息、改變命運?而他,清華大學的林萬東選擇了後者。一、清華校長在新生開學典禮上公開點讚學霸林萬東。
  • 考上清華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前他還在工地打工,今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考生孫川上熱搜!工地少年獲獎5萬據報導,9月3日,冕寧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冕寧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優秀學生孫川和教師團隊進行褒獎在拿到通知書的前幾天,孫川還在工地打工。他說,考清華一直是自己的夢想。爸媽很辛苦,想自己掙點生活費和學費。
  • 考上清華的農村考生在工地搬磚,自強不息,方能日後有無限可能
    去年雲南宣威的高中畢業生林萬東高考結束後和媽媽到工地上搬磚來賺取上大學的學費,當得知自己考取了清華大學之後林萬東又和自己的媽媽回到了工地搬磚。今年,黑龍江省穆稜市學生趙桂寧高考結束後,考慮到自己父母年紀大了也不容易,天天來到工地上搬磚,每天能賺150元,工地老闆知道後又給他加了50元作為鼓勵。
  • 雲南小夥713分考上清華,錄取通知書送到手中時,他正在工地搬磚
    而正所謂是薪火相傳,去年6月份,一位雲南的貧困考生在高考結束後,提筆在自己的日記本中寫下:「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無限的可能」!這句鏗鏘之言和清華校訓不謀而合,也正如其筆下所寫他通過自己的自強不息,勤奮努力以713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這位來自雲南的貧困考生就是—林萬東。
  • 他713分考上清華,錄取通知書送到時,正跟母親在工地搬磚
    從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過度誇大,到如今提倡「行行出狀元」,人們不再把讀書當作唯一的出路。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沒有太多選擇的寒門弟子而言,「知識改變命運」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最早提出這一句話的時候,李嘉誠已經成了香港首富,一個很有生意頭腦的商人。但早年也因家庭原因而輟學,靠著邊工作邊學習,才漸漸走上了致富之路。
  • 高考713分的狀元,出成績時在工地搬磚,被清華校長點名表揚
    林萬東從小就深深地知道,只有考試才是他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這樣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更有可能帶領全家人走出困境。林萬東不僅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難堅持學習,而且還非常體諒母親為全家的付出。林萬東和家人這麼多年一路走來無比艱辛卻又自強不息,正如信的開頭「每個農村家庭走出的孩子,『自強不息』四個字都對他有特別的意義。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 以713分考入清華的林萬東,成績送達時,他還哭著在工地搬磚
    我們永遠不知道,當高考成績發下來的那一刻,或喜或憂都發生在怎樣的角落,收到成績的可能是正在和同學開心畢業旅行的孩子,也可能是在工地為了生活搬磚背沙的少年。2019年一個來自雲南宣威市阿都鄉山村中名為林萬東的少年,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 工地少年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還有一個好消息上熱搜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前他還在工地打工,今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考生孫川上熱搜!工地少年獲獎5萬據紅星新聞報導,9月3日,冕寧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冕寧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優秀學生孫川和教師團隊進行褒獎,頒發了10萬元獎金
  • 四川少年工地上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還有一個好消息等著他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前,他還在工地打工,今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工地少年獲獎他說,考清華一直是自己的夢想。爸媽很辛苦,想自己掙點生活費和學費。收到通知書時,他正在工地大汗淋漓搬磚。他的話感動了很多人:「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 雲南學霸林萬東的勵志青春:高考完在工地搬磚時,收到清華通知書
    清華校長邱勇在開學典禮上的致辭,讓林萬東再次走進公眾的視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清華,是與北大齊名的高等學府,清華學子更是博學多能,高考學霸比比皆是。而在新生畢業典禮上,校長邱勇卻唯獨點名表揚了四位學生,林萬東就是這四分之一。
  • 高考狀元林萬東,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時,正在工地搬磚掙學費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李賀《致酒行》千年前的少年英才李賀,在面臨困頓之境時,曾發出「少年應當懷有壯志凌雲」的感慨。自強不息,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如今的青少年也應當有李賀的氣概,胸懷壯志,自強不息,為自己的未來勇敢拼搏。在2019年的高考中,就有這樣一位少年,他雖出身寒門,卻不向命運低頭,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考入名校。
  • 清華校長公開點名稱讚學霸林萬東:唯有自強不息,未來方可期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作為寒門子弟,作為農村孩子,想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更是難上加難。但是,他卻能做了。他就是林萬東,是雲南宣威市阿都鄉人。在開學典禮上,清華校長公開點名稱讚林萬東學霸是一名自強不息的孩子,面對曲折的命運,勇敢面對。林萬東出生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地方,就是雲南宣威市阿都鄉的一個偏遠農村。林萬東的家庭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學霸」考上清華暑期搬磚,關注點可以比感動多一些
    近日,一位考上清華的「學霸」小夥,在網絡上走紅。據了解,黑龍江穆稜市第一中學的趙桂寧,今年高考成績69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為了給父母減輕一些負擔,他高考結束後去了一家建築工地打工搬磚。工地負責人得知後,決定每天給他漲50元工錢當作鼓勵。「我們家在農村,父母歲數也大了,也都挺不容易的。高考結束了,出來靠自己行動,給父母減輕點負擔,勤工儉學。」趙桂寧說。
  • 寒門少年713分被清華錄取:只有自強不息,才能絕地反擊
    林萬東曾在日記中寫道:「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他用「自強不息」做激勵,而「自強不息」,也狠狠回報了他之前所有的努力。林萬東的故事從貧苦山區孩子成為清華大學準大學生,林萬東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告訴我們: 只有自強不息,才能絕地反擊;唯有堅持不懈,未來才會有無限可能。
  • 被清華校長點名的新生火了!
    邱勇校長在講話中說:「你們當中,有來自湖北、心懷外交夢想的劉雨桐同學,有來自上海、熱愛中國古典詩詞的武亦姝同學,有來自莫三比克、有志於成為土木工程師的科薇(300名國際新生中的代表)同學,有來自雲南宣威、堅信『唯有自強不息,才有日後無限可能』的林萬東同學。
  • 考上清華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前還在工地打工
    【考上清華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前還在工地打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考生孫川今年高考以675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 機械航空與動力類專業錄取。拿到錄取通知書前,他還在工地上打工。9月3日,冕寧縣委、縣政府對孫川和教師團隊進行褒獎,他和教師團隊各獲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