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汙染事件一旦發生,極易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而能否迅速、有效地處置汙染事件,最大限度避免生態環境汙染,則是考量一支環保隊伍專業素養和應急能力的重要標準。近年來,濰坊市在守護環境安全中,通過重視環境風險管控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立足崗位 實戰練兵 彰顯環保人精神風貌
為檢驗、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提升應急處置實戰反應和協調、機動能力。7月28日,市生態環境局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在臨朐開展了汛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在彌河臨朐盤龍山段,發生偷倒疑似危險廢物,汙染下遊水體。請各有關分局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處置。」7月28日9時45分,隨著應急指令的下達,演練正式開始。
接到指令後各有關分局立即成立應急隊伍,各就各位啟動應急程序,應急處置就此拉開序幕……
10時11分,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組織監察、監測、管理科等人員成立環境應急隊伍攜帶可攜式多參數水質分析儀等設備到達現場,對事件信息進行分析、評估,提出應急處置方案和意見。對汙染區域上下遊進行監測,明確汙染範圍、事件等級,並調集物資對汙染區域進行處置,第一時間控制或消除汙染源。10時31分,市生態環境局昌樂分局組成環境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協助臨朐開展應急處置。隨後青州、壽光、濱海分局相繼對彌河下遊轄區斷面水質進行監測。
演練過程中,應急監測、應急監察、信息報告、應急處置等各環節有序銜接,參演人員快速反應、密切配合,確保了汙染區域得到妥善處置,環境危害得到控制、消除,達到了「完善預案、鍛鍊隊伍、提升能力」的目的。
「面對新形勢,提出新思路,拿出新措施,不斷提升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做到防患於未然。」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開展此次環境應急演練,主要是為進一步檢驗我市環境應急隊伍的整體素質、工作流程、快速反應機制,以及上下遊聯動的有效性,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
以練促幹 多措並舉 打造環保全能鐵軍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據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每年都會組織開展不同類型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涉及的單位也越來越多,部門協作聯動、現場汙染處置、輿論信息公開等方面在磨合中愈發成熟。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認真履行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職責,不斷加大生態環境隱患排查力度,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政治責任,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市生態環境局制定印發了《濰坊市生態環境局關於開展全市環境風險源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自3月19日起至7月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環境風險源單位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採取「企業自查、縣市區檢查、市局督查」的方式進行,涵蓋全市所有縣市區、所有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和重要設施。截至目前,全市出動3516人次,檢查企業1857家,發現隱患404處,並已督促整改,涉及環境違法問題87個,處罰金額373.7萬元。
為全面摸清我市主要環境風險源、環境風險受體脆弱區和現有環境風險管理能力等情況,我市啟動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工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按照相關評估技術指南,綜合分析、科學評判區域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摸清區域環境風險特徵,對我市在環境風險管理和應急響應能力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進行梳理,提出有針對性、差異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應急措施建議,編制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和環境應急預案,為我市環境管理、決策及風險防範提供重要依據。當前濰坊市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加強重點行業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工作,按照省生態環境廳對涉危涉重涉危廢企業備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重點對轄區內1347家涉危涉重涉危廢企業進行篩查,督促未備案和未修訂的企業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應急預案編制或修訂等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涉危涉重涉危廢的1347家企業均已完成備案工作。同時,督促該類企業在全國環境應急預案電子備案系統完成備案。
當前,正值汛期關鍵時刻,我市在組織做好應急演練的同時還制定下發了《濰坊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做好2020年汛期環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化領導,層層壓實責任,並通過梳理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及時對應急車輛裝備、物資等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環境應急組織、人員、責任、方案、物資到位,切實防範汛期引發的突發環境次生災害,確保汛期環境安全。
圍繞中心 聯合發力 為環境安全「保駕護航」
為進一步提升環境安全「保駕護航」的能力,我市相關縣市區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應急演練項目,用實戰檢驗了各專業環境應急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和應戰能力。
市生態環境局安丘分局採取不打招呼、緊急拉動的形式,模擬一油罐車在汶河青龍湖路大橋附近發生車禍,造成輕質原油洩漏,可能流入雨水管網,威脅汶河下遊水質安全。
7月16日上午8時30分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報告後,安丘分局值班人員立即向負責人、應急科報告有關情況。8時40分環境監察、環境監測、汙染控制、應急指揮、後勤保障5個小組人員集結到位,隨著宣布啟動環境應急預案,各小組分工負責,攜帶有關應急監測設備、救援物資等,立即乘車前往事發地點進行處置。9時到達現場,會同當地政府及環境應急人員20餘人開展應急處置,立即裝填沙袋對路面原油、雨水口進行圍堵,同時在現場設置警示標誌、派專人把守,拉起隔離警戒線。
演練過程中汙染控制組、應急指揮組指導應急人員對洩漏的原油進行回收清理;環境監測組對周邊環境空氣品質、現場洩漏原油及事故點位附近汶河上下遊水質進行監測;環境監察組對雨水管道、附近其它風險隱患開展排查;聯合後勤保障組對過往車輛、周邊敏感人群進行疏散,對事故車主進行了詢問,並製作詢問筆錄和現場勘驗筆錄。5個小組根據職能分工配合協作,經過1個多小時努力,原油未汙染水體、土壤,罐車內原油、路面原油得到有效收集、處置,周邊空氣品質恢復正常,消除環境風險。
7月24日,市生態環境局昌樂分局以一輛裝載著鹽酸的槽罐車在行駛至朱劉大石橋村村東,發生車禍,造成鹽酸洩漏為模擬情景,實戰檢驗應急隊伍的應急響應能力、處置水平。
應急、監測、執法人員在抵達現場後立即展開應急處置。現場監察組劃定警戒區、設立警戒線,控制現場,疏散群眾,並對事故車主進行現場調查;應急處置組實施罐車堵漏,對現場洩漏物實施圍擋;專家組研究處置意見,提出處置方案和監測方案;監測組進行取樣、監測,及時上報監測數據。演練過程緊張有序,忙而不亂,並按照應急預案內容高質量完成了應急任務,積累了處置環境突發事件的實戰經驗。
7月24日,市生態環境局寒亭分局為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聯合濰坊天瑞化工有限公司模擬天然氣鍋爐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鑑於該企業危化品較多,為防止火災爆炸引起突發環境事件,該局接到通知後立即組織應急隊伍趕赴現場,幫助企業組織人員疏散,並開展突發事件調查工作,對廠區周邊大氣環境質量和應急池消防廢水水質進行監測。
演練現場,寒亭分局與企業各參演人員按照職能分工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事故現場得到控制,最終成功將火災撲滅,圓滿完成了應急處置任務。此次演練在鍛鍊隊伍,積累救援經驗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員工的環境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