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2月14日電 /新華美通/ -- 2006年是招聘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年。國內一些大型
網站紛紛得到境外投資,與國際招聘巨頭聯姻。與此同時,大學生就業難,企業找不到符
合自身需求的人才等同期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也日益引起社會各界對於招聘行業的關注。員
工和企業的矛盾不斷加深,跳槽現象的日益增多引得很多商家都想在招聘行業中挖一桶
金,進而出現了很多中小型的招聘網站。
就象卡通迷會去 cosplay 那些有人氣的卡通人物,很多小網站也會刻意模仿一些知
名的大型網站。目前,我們發現很多大型招聘網站的域名有被人惡意模仿的現象,比如最
近出現的 52job,1011job,1000job 都是競相模仿 51job,1010job 精英招聘網等網
站。只要登錄這些網站,我們就可以看到,它們不僅在域名上模仿而且在板塊內容上也有
很大的抄襲和相似之處。
就以上的網站模仿現象,相對應的要牽涉出一個版權問題,現在對於音像製品,書籍
等製品,我國一直倡導要打擊盜版,但是對於網絡企業,我國還沒有相對應的法律對其進
行制約,其法律懲治手段也相對匱乏。我們都知道在商標註冊時,會對先註冊的商標實行
形象保護,與其相近的形象等都不能註冊。但是在網站域名註冊的時候,卻沒有相關的保
護條例。並且對於某一個關鍵字如「招聘」也不能夠單獨註冊。這些也是網絡盜版的猖獗
的關鍵所在。
普通網民和廣大求職者,對於這些盜版網站有時候也會缺乏一定的了解。最終受害的
將會是他們,因為這些小型盜版網站並不能保證會把求職者的申請送到企業的手中,另外
也不排除他們把求職者的個人信息作為商業的用途的可能。如果求職者們想避免自己的信
息被別人擅自利用,那就儘量在大型的求職網站比如 51job,1010job 精英招聘網等找工
作。同時這些網站的信息量也是具備一定的規模,相信會令求職者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