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咋用好顏色,理論太難,你能用實例講解簡單實用的方法嗎?
攝影中的顏色,看似已經被大自然安排好,可實際可以是攝影師自己決定的。因為我們要從眾多色彩中做取捨。那關於顏色,攝影師有哪些實用簡單的技巧呢?
攝影自學班總結了4句口訣,希望幫到你:
同樣顏色有深淺。背景統一拍一點。過曝克隆氛圍添。光影明暗對比現。
下面結合具體的照片,為大家解說一下口訣包含的攝影技巧:
1、同樣顏色有深淺。
這句口訣主要是講解,拍攝過程中,背景顏色的技巧。拍攝範圍內,顏色都差不太多,甚至基本相同,適用於口訣1。
(1)比如我們拍一片葉子,但是作為其他顏色的葉子都和他太過相同,就會導致這片葉子顏色相同而不突出,此時我們可以用大光圈鏡頭,拍攝時對焦在主體葉子上,虛化周圍其它的葉片以及背景。
(2)同時被選擇作為拍攝主體的葉片,與背景要有足夠遠的距離,這樣拍攝時背景才會形成更好的虛化。
(3)如果用手機拍攝,可以嘗試使用手機的微距模式。使用手機微距模式拍攝時,要注意,讓手機鏡頭與被拍的葉片距離足夠近,才能讓被拍的葉片更好地被對焦,足夠清晰。
(4)有的手機微距模式是一朵小花,有的手機微距模式和我的一樣是三棵樹,找一下你手機中的微距吧。
2、背景統一拍一點。
這句口訣主要是講解拍攝過程中,主體顏色的技巧。當所拍景物的顏色比較特別,和背景不太一樣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選擇拍攝角度,通過左右前後,或者圍著被拍的主體轉圈來保證背景中沒有其他雜亂的顏色,比如拍紅色的花朵,在選擇背景時,背景中不要有紅色,藍色,紫色,等其他鮮豔的顏色,以免背景雜色的點搶了主角花朵的戲。
(2)除了注意顏色以外,也不能忽視其他拍攝要點,拍攝不同的景物,也要有不同的拍攝機位,比如拍攝小花小草時,除了前後左右移動,還需要上下移動,有時需要蹲下去,甚至有時需要趴在地面上,或者拍攝的設備放到地面,這樣才能與被拍的花草在同一高度,這種視角拍出來的花草照片才更漂亮。
3、過曝克隆氛圍添。
我們知道逆光容易拍出大片,但是逆光的時候容易導致局部過曝,那局部過曝的照片應該怎麼辦呢?
(1)打開手機修圖軟體PicsArt,點擊頁面下方的圓,再點擊右上角所有照片,在所有照片中打開你要修的圖片。
(2)點擊頁面下方的工具,在工具中點擊克隆。
(3)點擊頁面下方的畫筆,可以對參數進行調節,比如,讓畫筆尺寸更大。
(4)頁面上出現一個藍色的點,這個藍色的點所在的位置,就是源點。把有顏色的背景選為源點,然後對過曝的地方進行塗抹,過曝的地方就會變成和源點一樣的效果。塗抹後我們會發現,被塗抹的地方看起來有些太假了,不真實,不自然,所以要繼續美化它。
(5)再點擊頁面下方的特效,特效中選擇模糊,模糊,上面選擇小圖鏡頭模糊,調整參數,讓剛才塗抹的背景,足夠虛化模糊。但是除了過曝的地方塗抹處模糊了,照片整體都模糊了,所以點擊頁面上方的橡皮,進入到蒙版。
(6)在蒙版中,先點擊右下角的反選照片,整體都變成沒有模糊之前的狀態,然後再點擊頁面上的畫筆對剛才塗抹過曝的地方進行塗抹。被塗抹的地方,就變成調整模糊之後的狀態了。
(7)然後再回到工具,選擇調節,提高照片的清晰度。這麼調整之後,可能會感覺照片的整體色彩,並不是太理想,可以先保存照片,然後再用Snapseed打開圖片。
(8)選擇工具中的調整圖片。手指在照片上上下滑動,選擇分為向右滑動,提高照片氛圍,這樣照片整體效果更好了,導出即可。
(9)這樣通過修復過曝,照片整體氛圍就更好了。前後對比看下方:
4、光影明暗對比現。
除了口訣1強調的背景顏色技巧,以及口訣2強調的主體顏色技巧外,畫面元素的濃淡或者明暗也與顏色有關。
(1)比如你想拍兩個綠色的葉片,此時可以用到的顏色技巧就是燈光及調節參數。我們要等待,或者尋找有縫隙的光線能夠照到這兩片葉片上,同時對焦在,被拍的主體葉片上後,當設備完成自動曝光,再適當降低曝光。
(2)如果用手機拍攝,可以調節對焦框外,有的是小太陽,有的是小方框,按住它向下拽,就是降低曝光了。這樣通過顏色上的明和暗,來突出主體。
(3)我們還可以在拍攝某些建築時,利用建築形成縫隙的光線,拍攝位於光線中的畫面,這樣照片中有光遊泳有明有暗,也很漂亮。
(4)如果拍攝一些夜景照片之後,還可以利用修圖,讓橙色以外顏色的飽和度,變為最低,照片只保留橙色,挑出單色夜景效果。
(5)在手機上可以使用手機修圖軟體Mix,其中的色相飽和度,來調整照片中出現的一些顏色。
如果這篇教程對您有些許幫助,煩請幫我點讚和轉發,感謝啦!
想自學攝影的朋友,快來關注 @攝影自學班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