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鐵性貧血(病因.臨床表現.以及該怎麼治療)

2020-08-03 中西曹醫生

缺鐵性貧血(IDA)是由於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血清鐵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的貧血。

寶寶缺鐵性貧血(病因.臨床表現.以及該怎麼治療)


  病因

  1.先天儲鐵不足。

  2.鐵攝入量不足 導致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3.生長發育快。

  4.鐵的吸收障礙。

  5.鐵的丟失過多 牛奶蛋白過敏或腸息肉等而發生慢性小量腸出血。

寶寶缺鐵性貧血(病因.臨床表現.以及該怎麼治療)


  病理生理

  1.鐵減少期(ID) 此階段體內儲備鐵已減少,但供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的鐵尚未減少。

  2.紅細胞生成缺鐵期(IDE) 此期儲存鐵進一步耗竭,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亦不足,但循環中血紅蛋白的量尚未減少。

  3.缺鐵性貧血期(IDA) 此期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還有一些非造血系統的症狀。

  臨床表現 

  皮膚黏膜蒼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為明顯。易疲乏無力,不愛活動。

  1.消化系統症狀 組織缺鐵表現為異食癖,口腔炎、舌炎或舌乳頭萎縮。

  2.神經系統症狀 記憶力減退,智力低於同齡兒。

  3.心血管系統症狀 心率增快、心臟擴大。

  4.反甲。

寶寶缺鐵性貧血(病因.臨床表現.以及該怎麼治療)


  實驗室檢查

  1.紅細胞形態 血紅蛋白降低比紅細胞減少明顯,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中心淡染區擴大—首選

  平均紅細胞容積(MCV)<80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26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310g/l。

  2.骨髓鐵染色—最可靠。

  3.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升高,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4.血清鐵蛋白是體內儲備鐵的指標—最敏感。

  5.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值升高。

  貨物(Fe)卡車 飽和度 總鐵結合力

  卟啉+Fe=血紅素+珠蛋白=血紅蛋白(Hb)

  診斷

  1.有明確的缺鐵病因。

  2.貧血為小細胞低色素性。

  3.血清鐵蛋白(SF)<12μg/L。

  4.紅細胞原卟啉(FEP)>0.9μmol/L。

  5.血清鐵(SI)<10.7μmol/L。

  6.總鐵結合力(TIBC)>62.7μmol/L;轉鐵蛋白飽和度(TS)<15%。

  7.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少或消失;鐵粒幼細胞<15%。

  8.鐵劑治療有效。用鐵劑治療3周後,Hb上升至少20g/L以上。

  符合第(1)條和第(2)~(8)條中至少兩條者,可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鑑別診斷

  1.地中海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典型病例有家族史、特殊面容、肝脾腫大。血片有靶型紅細胞、紅細胞滲透脆性下降、血紅蛋白電泳可見HbF和(或)HbA2增加,鐵代謝檢查示不缺鐵、甚至多次輸血後致鐵負荷過多。

  2.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是血紅素合成障礙和鐵利用不良導致的貧血,SF、SI、TS均增加,骨髓示細胞外鐵增加,鐵粒幼細胞明顯增多。

  3.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 廣泛的肺毛細血管出血,肺泡中有大量的含鐵血黃素沉著。臨床有反覆發作的咯血、氣促和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痰塗片可見大量吞噬含鐵血黃素顆粒的巨噬細胞,肺部X線可作診斷參考。

  治療

  1.一般治療 加強護理,保證睡眠,避免感染,適當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

  2.病因治療 應儘可能查找和去除病因。如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合理安排飲食,治療腸道慢性失血、慢性腹瀉等。

  3.補充鐵劑

  ☆口服為主:選擇二價鐵(硫酸亞鐵)。

  ☆兩餐之間服用,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同時加服維生素C,以促進鐵劑吸收;勿與牛奶、茶、咖啡、抗酸藥同服,避免影響鐵的吸收。

  ☆網織紅細胞通常治療2~3天上升,1~2周後血紅蛋白上升,3~4周達到正常。

  ☆血紅蛋白恢復正常水平後繼服鐵劑6~8周,以補充儲存鐵。

  4.輸紅細胞

  (1)貧血嚴重,尤其是發生心力衰竭者。

  (2)合併感染者。

  (3)急需外科手術者。

  每次輸注量應愈小,且輸注速度愈慢,以免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腫。Hb<60g/L者,可輸注濃縮紅細胞。

  預防

  1.做好餵養指導,提倡母乳餵養,及時添加肝、瘦肉、魚等含鐵豐富且吸收率高的輔食。 

  2.嬰幼兒食品應加入適量鐵劑進行強化。

  3.早產兒、低體重兒宜自2個月左右給予鐵劑預防。

相關焦點

  • 如何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
    ');}-->   鐵在人體起到生成血紅蛋白的作用,當寶寶從母體帶出來的鐵質以及母乳的鐵含量不足時,鐵元素的缺乏就會引起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數量和濃度會下降,隨著寶寶成長鐵的需求量增多,鐵的攝入不足從而進一步加重貧血。那麼,如何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呢?
  • 常見貧血知識普及——缺鐵性貧血
    貧血(anemia)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貧血,由於體內鐵元素的缺乏,導致缺鐵性紅細胞生成,最終引起了該病的發生。
  •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 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有哪些
    有些人會出現貧血的症狀,而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情況。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病因是缺鐵,貧血是由缺鐵引起的,所以貧血的治療關鍵在於補鐵。那麼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呢?下面這篇文章就詳細的介紹了缺鐵性貧血應該吃什麼的問題。
  • 血液專家於加軍: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是什麼
    因此,女性朋友懷孕期間如果出現缺鐵性貧血,很容易導致頭暈乏力、心悸氣短。可以想像,如果母親有這些症狀,勢必會對胎兒產生一定的影響。寶寶可能有胃部缺氧、生長發育緩慢、智力有嚴重後果,如用力障礙等。2、如果孕婦患缺鐵性貧血,那麼,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造成大量出血,嚴重的甚至威脅到女性朋友的生命安全,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也可能給寶寶帶來早產和死胎,並可能損害部分胎兒的免疫系統發育。3、缺血性貧血在各類人群中基本都有可能發生,孕婦患病率較高。
  • 兒童鐵缺乏,缺鐵性貧血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缺鐵性貧血如何治療?鐵劑如何選擇?能通過媽媽補鐵,從母乳將鐵劑轉給寶寶麼?1、 鐵缺乏的危險因素單純鐵缺乏,甚至輕度的缺鐵性貧血,並不會表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要從臨床表現來識別發現(詳細見 美國兒科學會指南 —《嬰幼兒(0~3歲)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的診斷與預防》) (1)血常規檢查提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 防治缺鐵性貧血,這樣做!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可用來製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已被用盡,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的貧血,特點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組織中缺乏可染色鐵,血清鐵蛋白濃度降低,血清鐵濃度和血清轉鐵蛋白飽和度亦均降低,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 執業藥師課程之缺鐵性貧血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講的是缺鐵性貧血。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缺鐵性貧血呢?缺鐵性貧血是指各種原因的缺鐵導致紅細胞生成減少所引起的低色素性貧血,常見的鐵缺乏的原因有鐵攝入不足(食物中鐵的含量不足、偏食或吸收不良等)和鐵丟失過多(月經過多、胃腸道小量慢性失血、慢性咯血等)。
  • 警惕嬰兒缺鐵性貧血,寶寶貧血的6大原因要知道!
    醫學解讀小兒缺鐵性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主要發生於6個月——3歲的寶寶。其發生的根本病因是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發生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臨床上除可出現貧血外,還可因缺鐵而降低許多含鐵酶的生物活性,進而影響細胞代謝功能,使機體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循環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經症狀以及皮膚黏膜病變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統的表現。
  • 寶寶「缺鐵性貧血」如何防治?丨補鐵攻略
    對於早產兒來說,由於早產兒寶寶的鐵需要量>足月寶寶,而母乳裡含有的鐵不夠,所以需要額外補充鐵強化劑。而正常發育的寶寶,到了6個月以後,對於鐵的需要量>母乳能夠提供的量,所以,及時補鐵也十分必要!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如果鐵補充地不及時、不夠量,可能會引起寶寶缺鐵性貧血。
  • 寶寶「缺鐵性貧血」如何防治?收下這份補鐵攻略
    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如果鐵補充地不及時、不夠量,可能會引起寶寶缺鐵性貧血。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6億學齡前和學齡兒童患有貧血。其中至少半數是缺鐵性貧血。
  • 缺鐵性貧血難治嗎?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在臨床上以血紅蛋白(Hb)濃度的測定來代表紅細胞容量的多少;成年男性的Hb小於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小於110g/L,孕婦小於100g/L,就會有貧血。 什麼是缺鐵性貧血?
  • 缺鐵性貧血症狀有有哪些 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缺鐵性貧血是貧血種類的一種,也是常見的疾病。一般的高發人群是嬰兒和婦女。缺鐵性貧血的危害很大,如果不再以重視,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細心呵護自己的身體,防患於未然,那麼缺鐵性貧血症狀有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缺鐵性貧血症狀有有哪些1、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腹脹腹瀉,面色萎黃或蒼白,食慾減退,倦怠乏力,噁心,吞咽困難。
  •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那些「小」事
    6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後吃高鐵嬰兒米粉和(或)豬肝泥是為了預防小兒缺鐵性貧血,因為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以及6-23月齡嬰幼兒是容易中招的高發人群哦!。什麼是小兒缺鐵性貧血?那什麼是小兒缺鐵性貧血?嚴不嚴重,對寶寶有什麼影響,會產生什麼危害呢?
  • 寶寶「缺鐵性貧血」如何防治?收下這份補鐵攻略
    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如果鐵補充地不及時、不夠量,可能會引起寶寶缺鐵性貧血。據世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6億學齡前和學齡兒童患有貧血。其中至少半數是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兒童期患病增加,並影響寶寶的認知發育。
  • 寶寶缺鐵性貧血怎麼辦?
    今天有請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高賽君分享《缺鐵性貧血的預防與治療》,她擁有9年三甲臨床經驗,曾任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科主治醫師。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和治療寶寶在4-6個月大時,從媽媽體內繼承的儲備鐵開始虧空,可能會出現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問題
  • 缺鐵性貧血要怎麼吃?缺鐵性貧血飲食建議
    缺鐵性貧血要怎麼吃呢?不同的貧血症狀,其實在飲食上是有差別的,不能一概而論。缺鐵性貧血是很常見的一種貧血症狀,這種貧血要怎麼吃才好呢?在這裡,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缺鐵性貧血的飲食吧。 缺鐵性貧血應吃什麼好 動物肝臟: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
  • 崇文門中醫醫院張明輝:貧血不止是缺鐵性貧血,還有哪些類型呢?
    貧血是現代社會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很多人都是有這種症狀的,特別是女性朋友。但是常說的貧血大多數都是缺鐵性貧血,其實貧血還有很多種,缺鐵性貧血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只不過是最常見的,所以人們通常說的貧血基本都是缺鐵性貧血。
  • 長期過度喝茶,當心缺鐵性貧血
    成長期兒童、孕期婦女為高發人群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由於鐵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致使血清鐵明顯減少、貯存鐵極度減少所引起,表現為缺鐵引起的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及其他異常。患者被判斷患有貧血後,應立即接受治療。薛祥俊指出,治療貧血,最關鍵的是找準病因後去除,這樣的治療效果才好。他建議貧血患者最好定期到醫院做血常規檢查。這是一項最基礎的檢查,由於許多疾病都會引起血常規的改變,血常規各種數據的變化往往能給臨床方面啟發和提示。
  • 缺鐵性貧血的表現常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呢?
    (一)缺鐵性貧血病因 造成體內鐵不足的原因有: (1) 機體鐵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膳食中鐵含量低及吸收率差,或由於食物相互作用抑制鐵的吸收以及由於機體患有胃腸疾病而影響鐵吸收
  • 缺鐵性貧血(幾乎每年都考,考試重點!)
    5.缺鐵性貧血病人發生Plummer-Vinson症候群時的臨床特點是()A兒童發育遲緩B智商低C煩躁、易怒D吞咽困難E異食癖正確答案: D 試題解析題中所列各項全部是缺鐵性貧血病人組織缺鐵的臨床表現,其中吞咽困難是缺鐵性貧血病人發生Plummer-Vinson症候群時的臨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