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今天早晨8:20,北京豐臺二中初三(4)班的張宇琳走進了闊別了近4個月的校園。5月11日是北京初三學生開學的日子,全市共有84200多名初三學生重歸校園。
開學前張宇琳就接到通知,自己原來所在的行政班被分成了兩個,「原來班裡有45個同學,現在分成A班和B班,分別是23人和22人,我在A班。」張宇琳說。
兩周之前,北京高三年級已經開學,不過,初三年級的開學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更加輕鬆。「而是更加複雜了,」北京豐臺二中校長何石明說,因為初三年級學生不僅人數更多、年齡更小而且自控能力更弱,「初三學生只有15歲,還是小孩,所以各個方面還需要更細緻一些」。
除了多次測溫、安全消殺等必要的措施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豐臺二中發現,跟高三年級開學時相比,校園裡劃的線更多了,走在校園裡,隨處都可以看到地面上明顯標記,不同班級的學生進教學樓的路線、教學樓內進入各班教室的路線,甚至如廁的路線等都有非常清晰的標註。
校園內的每個路口、每棟教學樓的樓門口、樓道中隨處都有老師叮囑學生:看清標識,相隔1米。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學校都對學生到校時間進行了前期摸底,並保證學生入校時間相對固定。北京市陳經綸中學本部高中、初中校長賀小兵介紹,經過統計得知,學生們到校最為集中的時間應該在早晨7點半到8點半之間,這一個小時內大概有90人左右會到校,這樣的人流情況基本能保證在進校門這個環節不會形成聚集。
北京豐臺二中的張宇琳同學則介紹,她所在班級到校的時間基本固定在8:20~8:30之間,其他班的同學到校時間依次錯後,因為學校離家比較近,等熟悉了之後張宇琳有可能走路到校。
另外,為了保證學生們在教室內依然保持安全距離,豐臺二中把人數較多的班級分拆在兩個教室中,「上課一分為二,吃飯再一分為四,這樣就能保證孩子們在教室裡都能保持安全距離。」 何石明校長說。
據了解,開學之後學校依然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在學校裡,原來的行政班分在兩個教室裡上課,「我們會採取同步直播的方式,A班學生聽老師現場授課,B班同學看直播,兩個教室除了其中一個沒有老師站在教室裡之外,其他沒有太大差別,老師也能在直播中看到B班的學生,提問、互動都不受影響。然後每半天AB班再互換一下」何石明校長說。學生離開學校之後,老師會在線上進行專題性的答疑。
「實際上初三年級的線上教學沒有完全停止,未來一個階段北京還會堅持這種線上線下混合供給的方式,方便不同類型的孩子在不同情況下進行選擇。」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北京市教委發言人李奕說,另外,初三年級開學後會在4周的時間內逐步的安排校內體育運動,「這樣不僅讓孩子逐步適應從居家學習到在校學習的變化,同時,也為後期的體育隨堂測試,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