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外刊-電動滑板車事故頻發,它真的可以上路嗎?

2020-12-11 英語一時代

Electric scooter injuries rising, one-third involve the head

電動滑板車傷害事故增多,其中三分之一涉及頭部創傷

As reported in JAMA Surgery, the researchers discovered that e- scooter injury rates had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just four years: the incidence more than doubled during those years,rising from 6 per 100, 000 in the population to 19 per 100, 000. Of the estimated 14, 651 e-scooter-related injuries in 2018, 4, 658, or 32%,involved the head.

根據《美國醫學會外科學期刊》的報告,研究者發現,僅在四年內,電動滑板車的事故發生率顯著增加:以往每十萬個人裡會出現6例事故,如今這一數字增長為19,翻了不止一倍。據估算,2018年發生了14651起與電動滑板車有關的傷害事件,其中有4658起,也就是32%的事故涉及頭部受傷。

Dr. Benjamin Breye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 OS Angeles, points to a 2019 analysis of data from two hospital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which found just 4.8% of injured e- scooter riders were wearing helmets.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 A)的班傑明.布雷耶博土重點介紹了一份2019年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分析了兩家南加州醫院提供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在所有受傷的電動滑板車騎手中,僅有4.8%當時佩戴了頭盔。

Dr. Joann EIlmore, a professor of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believed that most e- scooter users are probably unaware of the risks. To make the point, she described a photo taken by a colleague. "There were two riders on ane-scooter,」she said. "No one had shoes on. There were no helmets. And the woman in front had a baby in a Baby Bjorn."

UCL A醫學系教授喬安.埃爾莫爾博士認為,絕大多數電動滑板車使用者可能並不了解這其中的風險。為了論證這個觀點,她描述了她同事拍攝的一張照片。她說:「在一輛電動滑板車上,有兩名騎手,沒穿鞋子,也沒戴頭盔。騎在前面的女性還用前抱式的嬰兒背帶背著個寶寶 。」

The new report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more research on new technologies, said Dr. Guohua Li,a professor of epidemiology at Columbia University's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in NewYorkCity.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位於紐約市,該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李國華表示,這份新的報告凸顯了一點一 我們需 要對新科技展開更多研究。

Just as there is a global network of experts working on infectious diseases, there needs to be "a similar program devoted to the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of injuries caused by emerging technologies,products and lifestyles, such as e- scooters, e-sports, etc., " Li said in an email.

全球範圍內,專家組成了一個網絡來研究傳染病,同樣,人們也需要「一個類似的項目,專門用於監管和預防新興科技、產品和生活方式(比如電動滑板車、電子競技等等)造成的傷害」,李教授在郵件中寫道。

"The challenge for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 is to keep up with the ever-changing society and protect the public from unnecessary harms caused by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without hindering innovation,」he added.

他還補充道:「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所面臨的挑戰是:緊跟瞬息萬變的社會,保護大眾免受新科技、新產品造成的不必要傷害,同時(儘量)不要妨礙科技創新。

相關焦點

  • 電動滑板車事故頻發,它真的可以上路嗎?
    而輕便、易攜帶的電動滑板車,成為了很多人應對這尷尬的一兩千米的最佳方案。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國一些地方,電動滑板車上街是違反法律的。而且你有沒有想過,滑板車這麼簡易的造型,它真的安全嗎?騎著它上街,會有多大的安全隱患呢?
  • 韓國電動滑板車事故頻發安全駕駛教育刻不容緩
    KBS新聞報導截圖 人民網訊最近,電動滑板車在韓國風行,因其小巧輕便而深受年輕人喜歡。但電動滑板車安全係數低,極易發生交通事故,相關駕駛教育亟待完善。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視臺KBS報導,最近,隨著電動滑板車在韓國年輕人中的盛行,駕駛者人數增加,交通事故也不斷增加。
  • 社會現象:電動滑板車、平衡車,有資格上路嗎?
    >從網上看到一個交通新聞,一女子騎電動滑板車上路,左搖右擺撞翻遛彎大媽。網友紛紛表示,老年人最怕摔,這一下骨頭都得摔壞~人類智慧真的是無窮無盡,滑板、平衡車、輪滑、電動滑板車都能成為代步工具。但作為一個不可控的、極易造成交通事故的便捷代步工具,真的可以上路嗎?我個人覺得,像電動滑板車是不該被允許上路的。汽車有牌照,如今電動車也都有牌照,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更好的治理交通,保障出行安全。
  • 「出行幫手」還是「馬路殺手」,電動滑板車能上路嗎?
    不過,短短四個多月時間,德國已經發生74起由電動滑板車造成的交通事故,導致數百人受傷。所以,德國也加強了對電動滑板車的管控。現在馬路上的電動滑板車越來越多,儼然成為了一種新的出行方式,看起來似乎節能又高效。但電動滑板車上路之後帶來的負面效應卻令人頭疼不已,交通部門不得不進行嚴格規範,電動滑板車能成功上路嗎?
  • 新國標時代,電動滑板車與平衡車可以上路嗎?老師傅告訴你!
    最近,就有電動車用戶問我這樣一個問題:新國標時代,電動滑板車與平衡車可以上路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從新國標對電動車的分類來看。電動車將分為電摩、電輕摩以及電動自行車,從這能看出電動滑板車與平衡車是不屬於這三類的,這意味著其將被劃分為非標車,從而無法上牌上路的。
  • 【問答】代步工具「電動滑板車」,是不能上路的嗎?
    市民範先生: 前幾天,我在非機動車道騎電動滑板車,被交警攔下,罰款20元。我諮詢交警,這種滑板車有沒有上牌的地方?交警說沒有。我想問:電動滑板車上路,有沒有相關規定?是不是違反了交通法規?如果不能上路,為何還會有生產和銷售?
  • 電動滑板車上路將被罰款
    根據草案,未來擬實施產品目錄製度,未進入目錄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在北京銷售和登記;電動滑板車、獨輪車、自平衡車等器械、設備不得上道路行駛。《規定》將力爭在今年9月出臺。據悉,老年代步車不屬於非機動車範疇,上路屬於非法機動車,市交管局正在研究相關的治理意見。
  • 電動滑板車不能代步上路,出意外後誰負責?
    那麼,電動滑板車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上路行駛?發生事故後,賠償責任和賠償幅度怎樣認定?既然產品不合格,為何依舊熱銷?記者就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採訪。  電動滑板車不能作為代步工具上路  據記者調查,多數人選購電動滑板車是為了通勤方便。
  • 真開罰單了 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真的不要上路了
    (原標題:真開罰單了 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真的不要上路了)
  • 多地叫停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仍有不少人冒險上路
    近兩年,這些時尚酷炫、便捷靈活的「代步神器」——電動滑板車、平衡車頻現街頭,由此引起的交通事故、法律糾紛也日漸增多。上海、北京接連出臺規定,禁止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等滑行工具上路行駛,否則將處以10—50元的罰款。  電動滑板車、平衡車該怎麼管?引發糾紛又該如何認定責任?  因何禁止上路?
  • 北京上海禁止「電動滑板車」上路
    北京、上海警方近日對電動滑板車等進行集中整治。根據媒體報導,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不得上路行駛,否則北京罰款10元,上海罰款20元或50元。時下,不少年輕人開始使用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代步。表面上看,挺有「科技感」,實際上卻隱藏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 電動滑板車,別出來害人害己了
    電動滑板車,你敢騎上路嗎?近年來,電動滑板車引發的交通事故頻頻發生,事故率居高不下。勉強可以借用的行業技術法規是2004年發布的《進出口電動滑板車檢驗規程》,出臺至今已15年,早已無法適應當前電動滑板車迅猛發展的產業市場,且該標準不適用於內銷產品。由於缺乏可以使用的檢驗標準,國內電動滑板車的市場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堪憂,大多數電動滑板車存在車速過快、制動性能差、車體強度不過關等問題。
  • 在廈門騎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上路 扣車並罰款500元
    作為一種代步工具,其體積小,速度快,便於操作的特點,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歡,在路上,我們時常能看到人們騎著滑板車、平衡車,穿行在道路上。  戴個大耳機、墨鏡,腳踩平衡車,在大路上自由穿梭,看似時尚酷炫,實則危機四伏。交警提醒說,電動滑板車及電動平衡車操控性能差、危險性高,上道路行駛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 老鐵,你還敢騎電動滑板車上路嗎?北京已經開查了!
    記者從北京市公安交管局獲悉,11月1日起,北京交管部門開始嚴查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獨輪車違法上路,違法者將面臨扣留器械,處200元罰款的處罰。交管部門表示,包括電動滑板車、獨輪車、平衡車等代步工具,既不屬於機動車,也不屬於非機動車。
  • 使用電動滑板車上路 發生交通事故不免責
    東城區法院 王志剛近期,市場上出現許多新穎的代步工具,如電動獨輪車、雙翼滑板車、電動滑板車、魔輪車等,受到一些追求綠色時尚市民的青睞。但是,這些代步工具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認定?近日,東城區法院在審理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 滑板車、平衡車…能上路嗎?天津交管回應了
    特別是年輕的上班族鍾愛使用,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等作為代步工具,這些人踩著「風火輪」,在車輪滾滾的道路上飛速通行,這安全嗎?這些原本只能在,公園、休閒場館內使用的體育休閒娛樂工具,到底能不能上路呢?但對於這種車是否能上路行駛,趙先生表示:「應該可以吧。這段路平時車少、人少,又是單行路。」最終,民警對其交通違法行為進行了教育,詳細講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中涉及電動平衡車的相關規定,並要求趙先生下車步行或騎共享單車離開。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為什麼不能上路?
  • 騎電動滑板車上路被交警罰款扣分理由竟然是?
    近日,據媒體報導,北京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中規定:在道路上使用動力裝置驅動的平衡車、滑板車等器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器械,處200元罰款。消息一出人們一片譁然,納尼?平衡車也要管,滑板車上路也要罰款?
  • 英擬允許電動滑板車上路
    【新華社微特稿】出於環境保護考慮,英國交通部定於16日首次就允許電動滑板車上路的提議舉行磋商,邁出電動滑板車上路合法化第一步。英國《泰晤士報》16日報導,交通部可能效仿電動自行車或電動摩託車相關規定,對騎行者年齡設限,禁止14歲或16歲以下人員騎行。會議還將討論騎行者是否需要購買保險、地方政府是否需要更多管理權限等問題。英國現行法律禁止騎電動滑板車上路,違者面臨300英鎊(約合2589.6元人民幣)罰款。不過,仍有不少人在道路上騎行。
  • 共享電動滑板車泛濫導致投訴不斷,電動滑板車上路,你看好嗎?
    在中國城市,共享單車十分流行,而在美國的一些城市,近來掀起了共享電動滑板車(以下簡稱「共享滑板車」)的熱潮,據外媒最新消息,兩大網約車巨頭之一的Lyft,也準備進入共享滑板車領域。共享滑板車其實就是一輛體積十分小巧的電動自行車,用戶需要全程站立,行駛速度超過了自行車。
  • 又有一個國家允許電動滑板車上路了!什麼時候輪到中國?
    01上周,德國內閣立法通過了電動滑板車的行駛許可,接下來只要等待議會上院投票通過,電動滑板車就可以在德國路上合法行駛了。德國政府稱,最快5月17日該立法就能獲得許可。過去,這類交通工具不合法是因為它們不適用於任何德國已有的交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