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四個星期即將結束,回想這期間的點點滴滴,似乎在嘗試五味瓶裡的味道,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無論是什麼滋味都是值得回味的。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不舍,對於我們的實習,科室裡的老師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很井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科室老師每周都會對我們進行小講課以及特殊病例分析,我們非常珍惜這段時間,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鍊,珍惜每一天的鍛鍊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和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生之情。
在新生兒科,我們主要護理對象是高危新生兒,比如新生兒窒息、吸入性肺炎、顱內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病理性黃疸及早產兒。這裡每個嬰兒都配備一個暖箱和監護系統,進行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的監護。新生兒科不同於其他科室,家屬是不能進來的,因為嬰兒的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人員流通過度的話,容易引起感染。我們護理人員進去都要經過手衛生,在觸碰每個嬰兒前也要手消毒。
新生兒科疾病與成人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於嬰兒自身的特點以及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生活護理,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現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救治。了解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後,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經過一 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新生兒科護理對象是小孩,對於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於子女了。
在這段時間,我學習到了很多,固然我還只是學習,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會用我的努力去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正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翱翔的白衣天使。加油吧,實習生!
(本文作者: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9.1小組實習生:韋福玉、楊霞章、楊珂、金方洋、李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