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那座「血肉」築成的「人」橋,讓美軍都喪失了戰鬥的意志

2020-12-25 騰訊網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

《金剛川》於10月23日正式上映了。

對於這部影片,許多網友都抱有極高的期待。因為作品組合太炸了,首先三位導演,都是國內一流導演,就拿管虎來說,最近的一部《八佰》同屬軍事題材,狂攬31億票房。

其他兩位導演郭帆、路陽水準也非常高,拍攝了不少優秀的影片。

最為主要的是兩位主演,吳京和張譯。

這兩位,無論是從實力還是過往的成績來說,都無可挑剔,在這部電影中,他們也貢獻了絕佳的演繹,電影院不斷響起啜泣之聲。

不過《金剛川》第一波評價出爐,有許多觀眾認為不盡人意,主要原因是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

這部電影採用了志願軍士兵、美軍飛行員、志願軍高射炮班三個角度,來敘述同一段故事。

也就是說,電影把同一段情節,用三個不同的視角,重複敘述了三次。因此很多觀眾認為這是因為拍攝時間太短,取巧趕工。

不過我倒不這麼認為。雖然是同一件事情,但對於想要過河的志願軍來說、對於想要守護這座橋的高射炮班來說、對於想要摧毀這座橋的美軍飛行員來說,他們眼中這場戰鬥以及他們對這場戰鬥的心理感受都是不同的。

而這種不同的視角相互補充,反而能夠讓主題思考更為清晰和深刻。

就拿美軍視角來說,對這場戰鬥的,美軍飛行員的心境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最初,他們對於志願軍,是十分輕視的。在他們眼中,中國是用兩根樹枝吃飯的,連自行車也造不出來。

他們美軍在這種河面上修一座橋都要三四天,而志願軍則更難完成了,即便修好了,炸掉就完事了。

但事實結果和他們想像的大為不同,志願軍工兵連只用短短的時間便修了一座載重橋。

當然,美軍並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一位叫希文的飛行員,帶著一名下屬,前去偵查橋面情況,這兩位偵察機飛行員像上班一樣輕鬆。

希文作為老兵,帶著調侃的口吻向下屬介紹中國志願軍,說他們的武器就像是彈弓,連蒼蠅都打不下來。

所以他們肆無忌憚的在空中飛行偵查情況。沒想到話音剛落,那位下屬所駕駛的飛機就被高射炮擊落在地,希文震驚無比。

同時,被炸毀的橋,也在極短的時間內修復好了。回到大本營後,希文報告橋面的情況。

美軍再次派出轟炸機轟炸橋面,偵查轟炸的飛行員都無比重視。再次出擊,希文差點被擊落,心有餘悸,而他的戰友,也不斷喊著想回家,美軍的戰鬥意志,已經鬆動。

橋又被修好了,這次,美軍又用超遠距離的榴彈,將木橋炸毀了好幾處。本以為我方志願軍在規定的時間內難以修好,但當他們再一次偵查時,橋面完好如初!

他們繼續派出轟炸機轟炸,榴彈、燃燒彈、延時炸彈,各種手段盡出,每一次美軍認為,橋,再也無法修復了,可每一次偵查時,那座簡陋的木橋又屹立在河面上,怎麼炸也炸不斷。

最後,美軍出動超大型的戰鬥機,想要大範圍的炸毀木橋。

這次轟炸,將木橋,以及工兵連的駐紮地炸得面目全非,一片焦糊。美軍鬆了一口氣,終於完成任務了,志願軍再也修不好了,他們也可以回國了。

一座木橋都無法摧毀,志願軍太可怕了,那位倖存的美軍飛行員說,這場戰役之後,他甚至害怕坐飛機。

可是,美軍偵察機再次偵查時,志願軍依舊在快速而有序的過江,橋不是毀了嗎?橋是毀了,可志願軍卻沒有放棄,他們用身體一個疊一個,組成了橋梁,用脊背和肩膀,作為橋面,築成了一座牢固的橋梁。

看到這一幕,美軍心灰意冷,戰鬥意志徹底喪失,他們知道,中國志願軍的身軀可以打倒,但精神永遠無法摧垮。

多年後,一位參加此次戰鬥的美軍飛行員對志願軍說:

我知道你們不信神,但你們的確創造出了神跡。

所以,《金剛川》以美軍的視角來拍攝,觀眾更能體會到,那個即便是科技落後的時代,中國志願軍也是一個強大的對手。

相關焦點

  • 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橋,是一首英雄的讚美詩
    1953年,抗美援朝最後大決戰金城戰役,志願軍要如期抵達金城前線,渡過金剛川成為關鍵的一環。為保障大部隊通過「橋」,炮兵與炸橋的敵機展開慘烈戰鬥,工兵不顧敵機的狂轟濫炸奮力修橋。電影通過三個視角——修橋的志願軍工兵連、美軍空軍和志願軍防空高射炮兵來呈現這個故事,最後三條線匯聚在一起,即志願軍終於完成過橋的任務。
  • 《金剛川》中志願軍怎麼過橋的 金剛川裡一共炸了幾次橋
    《金剛川》中志願軍怎麼過橋的雖然和上甘嶺、長津湖相比,金剛川此前相對「無名」,但它的背後就是偉大的金城戰役,那是鎖定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決勝局」。最終,志願軍把美軍逼回談判桌前,籤訂了停戰協定。
  • 《金剛川》:美國牛仔不懂的又何止一座橋
    如果有人問,電影《金剛川》的主角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橋。有一天啊,俺還真遇到一個美國老兵,他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座人橋,他說:我知道你們不信神,但你們,卻創造了神跡;那不是人類能夠完成的事,但你們,做到了。
  • 《金剛川》拍的人橋是真實的 《金剛川》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金剛川》拍的人橋是真實的金剛川的主角叫原型是英雄張振智,在這場的戰鬥中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建橋,修橋和保護橋。這做這些,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讓大部隊如期的到達目的地,這座花了七天七夜,建築的橋,也是是保證作戰部隊勝利的生命之橋。而當戰鬥打響後,金川河上的輸送物資的關鍵都集中在這座橋上。
  • 「光影新時代」主題微影評|一座人橋的脊梁
    電影《金剛川》的結尾,一邊是美軍強大的空中力量,一邊是志願軍無畏的血肉之軀,極大的反差對比,既令人倍感無奈,又令人更加敬佩。   這部講述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事跡的電影,選取了志願軍在金剛川下遊渡口與敵人鬥智鬥勇,一次又一次被炸橋,一次又一次架起橋梁,成功保障了志願軍運輸線路暢通的故事。
  • 《金剛川》影片介紹 金剛川是歷史上哪次戰役?
    《金剛川》影片介紹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這個名為《金剛川》故事,在現實中有跡可循。
  • 這部看哭人的《金剛川》,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不能遺忘的歷史
    金剛川是朝鮮金城的一條河,也是抗美援朝最後一役的重要樞紐,它是唯一一條保證金城戰役後備物資的生命線。當年張振智連長接到命令。8天內在67米的金剛川上架起座承重橋。在建橋的7天七夜敵機9次轟炸,投下1000多枚炸彈,2500多枚炮彈。金剛橋七次被毀,但第八次依然跨河而立,這本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 《金剛川》電影講的什麼 電影金剛川的主角原型介紹
    《金剛川》電影講的什麼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這個名為《金剛川》故事,在現實中有跡可循。
  • 《金剛川》:喀秋莎的射程就是和平的距離
    為了完成「明天五點,必須過橋」的任務,炮兵連、工兵連的志願軍將士在美軍持續性的高空轟炸下不斷修橋、護橋,最後用血肉之軀架起「人橋」……影片由路陽、郭帆、管虎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交出了一份不止於合格的答卷。「這就是我們的喀秋莎嗎?」
  • 《金剛川》主角原型曝光!見證70年前志願軍譜寫的戰爭奇蹟…
    據主角原型口述,金城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線的物資輸送。 相信很多觀眾都非常好奇 這位主角原型究竟是誰? 今天小編為大家揭曉答案! 1 《金剛川》主角原型名叫張振智,江蘇省東海縣人。 1922年出生,1946年參加革命。
  • 《金剛川》堪稱「催淚炸彈」,拍攝幕後:擰成一股繩,通過那座橋
    「從影片後面的字幕也能看到,劇組有五千多人,我們擰成一股繩,就像影片中孩子講的那樣,『我們都想通過這座橋』。」導演郭帆說,雖然《金剛川》是他和管虎、路陽合作,但越做到最後,特別是最後的成片,發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簡單區分開哪段是誰拍的。
  • 金剛川中的飛行員視角很多餘?那是你沒看懂這部電影
    伴隨著一聲吶喊,十餘枚火箭炮劃破金剛川的夜空,對美軍陣地進行了覆蓋式轟炸,為志願軍修建橋梁爭取了時間,也大大提升了我軍士氣。 不過,守住金剛川陣地的並不是「喀秋莎」,而是以血肉築起橋梁的志願軍。
  • 最可愛的人,志願軍英魂不朽!電影《金剛川》
    幾十歲的人了有些難為情地偷眼瞄向四周,心裡有些欣慰和溫暖的是很多觀眾的眼角在大銀幕反射的微光下都是亮晶晶的。那是淚光閃爍的晶瑩!是什麼打動了我們這些為生活顛沛流離的人?因為橋的存與否,因為兵貴神速的爭分奪秒,這一差池,將可能改寫戰局,也可能改寫歷史……近七十年前那個炎熱夏天,在異國他鄉英勇作戰的我志願軍將士不會看到遙遠七十年後的今天。但他們與敵人殊死戰鬥直至勝利的確換來了今天的安寧和美國人不敢再有僥倖興師動眾侵犯的凜然國威!
  • 繼戰爭巨作《八佰》後,《金剛川》也被眾多影迷繼以厚望
    繼戰爭巨作《八佰》後,《金剛川》也被眾多影迷繼以厚望,圍繞著橋,展開了故事線。由於場景單一多,票房沒有《八佰》理想,但也是一部戰爭佳作,比起小姑涼用飛刀躲過子彈把一排的日軍都滅掉的神劇真實的多。最後上帝視角鏡頭運用,志願軍血肉之軀搭起的人橋,掩護部隊過橋,真實的讓人淚目。
  • 再論金剛川:新青年過得小確幸,也想讀英雄史,厭惡消費戰爭的爛片
    而神劇,都是工廠化生產,演員那麼類似,久而久之就拉低了戰爭片的水準,也打擊了我們的積極性。所以,我們這個群體和時代也需要了解歷史上的戰爭,但是好片,精良之作,而不是粗製濫造的電影。和去年的《決勝時刻》一樣,《金剛川》這個片子同樣成了冷門,毫無意外地被我們倆包場。 沒有看到最期待的效果,但我不後悔買了票。看完之後仔細品品,還是有內容的。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歷史風雲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金剛川是朝鮮的一條河,這條河上有一座橋,是通向主戰場的一座動脈橋梁。影片的主要劇情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時間內,這座橋不斷被美軍飛機轟炸,志願軍則不停修復,最終成功保障大部隊通過金剛川。
  • 金剛川電影歷史背景詳情介紹 電影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樣的
    《金剛川》電影歷史背景是什麼電影《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獻禮片,像這種的戰爭片一般都是有歷史作為依據的,也是用來致敬先烈的。《金剛川》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影片,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該片以三個觀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
  • 《金剛川》:時間緊,任務重,不斷趕工,結果還是不及格
    如果從故事細節上來看,我覺得《金剛川》的幾位導演壓根就不了解什麼是戰爭,甚至是不了解志願軍,可能也不了解美軍。因為從故事細節來看,無論是志願軍戰士還是美軍,都把組織紀律全部都違反了個遍。我們之所以能夠打贏這場韓戰(我方戰略目的達到),乃是因為三點:組織紀律、戰略戰術、戰鬥意志。這三點是缺一不可,且是遞進關係。只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才能制定出完備周全的戰略戰術,而有正確的戰略戰術,依靠頑強的戰鬥意志,才能夠卻執行和實現它。另外,導演對於戰爭細節的描述也非常的不到位,我個人感覺這部戰爭電影是不是沒有軍事和歷史顧問?
  • 《金剛川》片名大揭秘:電影有3條故事線,但肯定不是金剛三
    的含義"金剛川"是地名,1953年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作為韓戰最後一場戰役,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金剛川則是軍隊與物資通往金城戰場的必經之地。金剛川地勢險峻,是朝鮮境內的一條山谷,山谷內有一條河流,河流之上的長橋是渡河的唯一通道,因此,守住橋成為了志願軍隊的當務之急。
  • 金剛川大橋:狂轟濫炸最終不倒,見證了金城戰役的勝利
    抗美援朝,可謂立國之戰,通過這場殘酷的戰爭,打出了中國陸軍的赫赫威名,樹起了中國陸軍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至於指揮聯合國軍的美軍二戰名將麥克阿瑟五星上將都無限感慨道,除非瘋子才會與中國陸軍作戰。金城戰役打響以後,前線作戰志願軍需要的作戰物資補給,必須得從金剛川經過。 沒有金剛川橋,作戰物資不能過河,將堆積在此處,不僅有被敵機摧毀之虞,而且前沿作戰的志願軍得不到物資的補給,必將嚴重影響戰爭的推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