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
《金剛川》於10月23日正式上映了。
對於這部影片,許多網友都抱有極高的期待。因為作品組合太炸了,首先三位導演,都是國內一流導演,就拿管虎來說,最近的一部《八佰》同屬軍事題材,狂攬31億票房。
其他兩位導演郭帆、路陽水準也非常高,拍攝了不少優秀的影片。
最為主要的是兩位主演,吳京和張譯。
這兩位,無論是從實力還是過往的成績來說,都無可挑剔,在這部電影中,他們也貢獻了絕佳的演繹,電影院不斷響起啜泣之聲。
不過《金剛川》第一波評價出爐,有許多觀眾認為不盡人意,主要原因是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
這部電影採用了志願軍士兵、美軍飛行員、志願軍高射炮班三個角度,來敘述同一段故事。
也就是說,電影把同一段情節,用三個不同的視角,重複敘述了三次。因此很多觀眾認為這是因為拍攝時間太短,取巧趕工。
不過我倒不這麼認為。雖然是同一件事情,但對於想要過河的志願軍來說、對於想要守護這座橋的高射炮班來說、對於想要摧毀這座橋的美軍飛行員來說,他們眼中這場戰鬥以及他們對這場戰鬥的心理感受都是不同的。
而這種不同的視角相互補充,反而能夠讓主題思考更為清晰和深刻。
就拿美軍視角來說,對這場戰鬥的,美軍飛行員的心境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最初,他們對於志願軍,是十分輕視的。在他們眼中,中國是用兩根樹枝吃飯的,連自行車也造不出來。
他們美軍在這種河面上修一座橋都要三四天,而志願軍則更難完成了,即便修好了,炸掉就完事了。
但事實結果和他們想像的大為不同,志願軍工兵連只用短短的時間便修了一座載重橋。
當然,美軍並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一位叫希文的飛行員,帶著一名下屬,前去偵查橋面情況,這兩位偵察機飛行員像上班一樣輕鬆。
希文作為老兵,帶著調侃的口吻向下屬介紹中國志願軍,說他們的武器就像是彈弓,連蒼蠅都打不下來。
所以他們肆無忌憚的在空中飛行偵查情況。沒想到話音剛落,那位下屬所駕駛的飛機就被高射炮擊落在地,希文震驚無比。
同時,被炸毀的橋,也在極短的時間內修復好了。回到大本營後,希文報告橋面的情況。
美軍再次派出轟炸機轟炸橋面,偵查轟炸的飛行員都無比重視。再次出擊,希文差點被擊落,心有餘悸,而他的戰友,也不斷喊著想回家,美軍的戰鬥意志,已經鬆動。
橋又被修好了,這次,美軍又用超遠距離的榴彈,將木橋炸毀了好幾處。本以為我方志願軍在規定的時間內難以修好,但當他們再一次偵查時,橋面完好如初!
他們繼續派出轟炸機轟炸,榴彈、燃燒彈、延時炸彈,各種手段盡出,每一次美軍認為,橋,再也無法修復了,可每一次偵查時,那座簡陋的木橋又屹立在河面上,怎麼炸也炸不斷。
最後,美軍出動超大型的戰鬥機,想要大範圍的炸毀木橋。
這次轟炸,將木橋,以及工兵連的駐紮地炸得面目全非,一片焦糊。美軍鬆了一口氣,終於完成任務了,志願軍再也修不好了,他們也可以回國了。
一座木橋都無法摧毀,志願軍太可怕了,那位倖存的美軍飛行員說,這場戰役之後,他甚至害怕坐飛機。
可是,美軍偵察機再次偵查時,志願軍依舊在快速而有序的過江,橋不是毀了嗎?橋是毀了,可志願軍卻沒有放棄,他們用身體一個疊一個,組成了橋梁,用脊背和肩膀,作為橋面,築成了一座牢固的橋梁。
看到這一幕,美軍心灰意冷,戰鬥意志徹底喪失,他們知道,中國志願軍的身軀可以打倒,但精神永遠無法摧垮。
多年後,一位參加此次戰鬥的美軍飛行員對志願軍說:
我知道你們不信神,但你們的確創造出了神跡。
所以,《金剛川》以美軍的視角來拍攝,觀眾更能體會到,那個即便是科技落後的時代,中國志願軍也是一個強大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