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塵」之境 摒卻塵霾的純粹與淡然——於躍作品展798開幕

2020-12-17 藝術中國


「隔塵——於躍作品展」於ICI LABAS藝棧開幕

2017年3月26日下午三時,「隔塵——於躍作品展」於ICI LABAS藝棧如期而至。本次展覽展出了於躍近期創作的包括「荷界」「離塵」「晉中寫生」等幾個系列的水墨作品,以及以變色銀箔、水墨、麻紙為媒介的五米餘長的綜合材料作品《燁》。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于洋擔任策展人。


展覽現場,古色古香,純淨優雅


展廳現場 作品《燁》

打破多日暗淡的陰雨塵霾天氣,觀者踏入展覽空間,便如同進入另一番世界——這裡寧靜平和,清新淡然,如同為精神的棲息找到片刻世外桃源。欲說此為古意,卻又身處當下,而那高遠避世的氣息又如入文人之境,恍若隔世。

談及對 「隔塵」這一主題的解讀,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本次展覽策展人于洋表示,「『隔』意味著遮斷與隔開,主動的推遠、隔絕乃至屏蔽,與現實相去一段距離,亦暗含著某種趣味的自覺與自適。『塵』亦作『塵』,在佛家、道家語義中寓指人間,亦有『塵世』、『世海浮沉』之說;放在今日,『微塵』則又淪為世人談之色變的霧霾。霾之危者無處不在,身外微塵難避,內心蒙塵則似更難防矣。現世的燈紅酒綠煙火俗濁,又如轉瞬即逝的過眼浮塵,往往令人沉淪又難以超拔其外。由此,『隔塵』便成為一種選擇與規避的智慧——『隔塵』的意象,也許亦最能顯現於躍作品中的格趣與真義。」


水墨荷花 之三 紙本水墨 66X30cm 2015年

誠然,優秀的藝術作品是作者自我與社會、個體與集體判斷的明確答案。縱觀中國漫長的藝術史軌跡,出世與入世、仕與隱、適應與抗爭等命題歷來是藝術家需要決斷的選擇。而這種內心關照的直抒胸臆往往通過書畫描寫躍然紙上,這其中的山水、花鳥作品便十分典型。馬遠和夏圭的「馬一角,夏半邊」,徐渭的墨葡萄,朱耷的「白眼向人」……他們都將自我心性的溫度與社會反思的力度相結合,並形成個性鮮明的語言風格,而這樣的性格和風格在當下畫壇卻尚顯稀缺。「隔塵」的呈現,正是在此方面的多元實踐和深入思考。


藝術家於躍在開幕現場


於躍牡丹作品細節 沒骨精到,花開自然

荷花與牡丹是中國畫中的傳統題材。談及創作的出發點,於躍表示,選擇這樣的題材在於它們本身的純淨。「中國文人畫是是時代和個人態度的雙重寫照。在我看來,畫面呈現的對象其實是次之的,中國畫更注重個人語言的表達,其題材更多的是個人表達方式的一種寄託。」「在傳統的沒骨基礎上,我希望畫得更加精到。通過更加具體化、精細化的筆觸抒發性情,希望在表現得更加充分的基礎上歸於整體的平靜。」


展覽現場


墨牡丹 紙本水墨 66X30cm 2015年


團扇 紙本水墨 2016 33x33cm

於躍的荷花系列名為「荷界」,這裡的「界」除了對於某種植物群落的表述之外,也暗含了界限、疆域的深意。這就使得他筆下的荷,一方面有對於周敦頤《愛蓮說》所揭示的清新而微茫的格趣追求,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對於塵世、對於個體與社會關係的反省。從以變色銀箔、水墨、麻紙為綜合媒介的《燁》中如在高溫中淬鍊而成、鏽跡斑駁的荷,到《荷界》系列以精微的視角、細勁的墨線與沒骨花卉語言表現的荷花與蓮蓬,乃至《離塵》系列對於寂寞繁花的記錄與敘事,我們都可以看到某種源於當下的、充滿生氣的觀照。

在山水題材的表現中,他多取山石的局部,以細膩微茫的皴擦展現「山川之質」近距離的觸目感,也賦予了山水寫生以濃厚的個人趣味。由於紙本媒介的選擇,他的山水更像是一種透過屏風所見的詩意山川,或者其山水本身即構成了某種視覺與心理層面的屏障。事實上,古代文人對於形如屏風的山崖素有青睞,著名的畫中人南唐韓熙載曾有詩《漂水無相寺》云:「無相景幽遠,山屏四面開。」宋人鄧忠臣《詩呈同院》也有「山屏當戶列,瀑布入溪流」之句。「山屏」的意象又構成了某種「隔」境,與他的「荷界」遙相呼應,各顯其趣。


晉中寫生之八 紙本水墨 34x60cm 2016年


晉中寫生之九 紙本水墨 34x60cm 2016年

時至今日,「新水墨」和「傳統繪畫的當代轉化」等話題被人談了又談,我們也是否應該跳脫「被概念」的套路,重新思考中國畫本身的意味與精神內核?在「被形式化」和「被歸類」的洪流中,於躍的作品遺世獨立卻不那麼高傲冷漠,他淡然清新,似乎與世無爭又少了很多鋒芒畢露的銳氣,多了許多親切安然的平和。

于洋評,「隔」的本質是一種有我之境,「不隔」才是無我之境,即意境兩忘、物我一體的境界,是大自然與人心的無礙無隔。「不隔」雖以「無我」之境而至圓渾豐富,「隔」亦有其主動拉遠、相互遙望的智慧。從時空到心理,「隔」作為一種境界更充滿了疏離的張力。


荷界之二十七 紙本水墨 2013 138x68cm


荷界之三十二紙本水墨 2013 66x66cm


荷界之四十二 紙本水墨 2015 33x132cm

在筆者看來,於躍的「隔」更多的是處世的精神高度和那份「出淤泥而不染」的氣息,而其之「不隔」即他的作品並非傳遞「不食人間煙火」的距離感,而恰恰仍能入眾人之眼,明觀者之心,以流暢的繪畫語言與讀者溝通,而非營造孤高的壁壘。清新高雅又平易近人,這也是令人流連忘返,久久駐足的魅力所在罷。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由本次展覽策展人于洋主持


國家美術館副館長、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胡偉發言

此外,展覽開幕當天亦舉辦了相關研討會,研討會由于洋主持,包括胡偉、於光華、劉慶和、邵亦楊、曹慶輝、劉禮賓、江大海、李耀林、馬剛、劉學為、吳明昆等在內的業內學者和資深批評家、藝術家紛紛列席,針對於躍作品展以及中國畫發展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16日。


展覽現場


展廳內駐足觀看的觀眾


畫前駐足


798 ICI LABAS藝棧空間外景

相關焦點

  • 玖層美術館:「一·塵」張嘯天抽象作品展
    「一·塵」張嘯天抽象作品展 海報抽象藝術家張嘯天畫展《一·塵》於9月29日下午三點在北京玖層美術館開幕,畫家2017年以後創作的重要畫作在此集中亮相。展覽持續至11月29日,由新浪當代藝術頻道總監、著名策展人陳曉峰策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藝術評論家夏可君擔任學術主持。張嘯天生於浙江樂清,9歲開始塗鴉。曾在當地氮肥廠和電影公司工作數年,1986年,在浙江美院進修一年後,他回樂清開了當地首家室內設計裝潢中心,成了當年「最早富起來的人」。
  • 玖層美術館:「一·塵」張嘯天抽象作品展九月底亮相北京
    海報「一·塵」張嘯天抽象作品展策展人:陳曉峰2016.9.27-綜合材料120x120cm張嘯天的抽象畫:用手工雕刻時間——「一·塵」張嘯天抽象作品展抽象藝術家張嘯天畫展《一·塵》於9月29日下午三點在北京玖層美術館開幕,畫家2017年以後創作的重要畫作在此集中亮相。
  • 荷道——黃冠餘新作展在北京798橋舍畫廊開幕
    開幕式現場4月23日下午,荷道——黃冠餘新作展在北京798橋舍畫廊開幕,清華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大凱先生參加了開幕式。黃冠餘將西方抽象藝術的形式語言與中國藝術的審美意境結合起來,在抽象的藝術表現中兼有意象之美,這構成了他繪畫的另一大特徵。這種意象之美,一方面反映在他的繪畫沒有割裂與生活的聯繫,特別是與自然的親近關係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得非常分明。他的近作更偏向於「空」與「虛」,畫面更為模糊。這種虛、空的視覺表現反映出他追求意象之美的另一重深義。
  • 格物色——陳思源繪畫作品展
    2017年 《與物容——陳思源藝術展》,錦都藝術中心,北京2017年 《自主的斑斕——陳思源作品展》,東瑞藝術館,濰坊2016年 《METYUN「金鬥雲」的秘境花園,雲空間,北京2015年 《獨一無二:一件作品的展覽No1 - 陳思源作品展》,弘園5號空間,北京
  • 瀋陽龍湖灩瀾山|塵林間:純粹聯排墅,院享悠然境
    瀋陽龍湖灩瀾山丨塵林間,於城市貴脈之上,匠造臻席聯排院墅,純粹低密,私屬天地,奢闊家境,以一方悠然生活場景,繪寫詩意人生。獨立庭院 愜意悠然瀋陽龍湖灩瀾山丨塵林間,純粹聯排,獨門私院,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處私屬的悠然庭院,將生活的完美歸處,演繹於一方庭院之中,以一牆之隔,遠離外界的塵世喧囂,而在私屬的空間之中,亦為居者打造一片獨特天地。
  • 「生聲」中國當代生態藝術展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
    11月8日,「生聲」中國當代生態藝術展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此次展覽作為「2020北京798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北京798藝術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北京央美文化藝術中心承辦,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偉擔任學術主持,孫菁、韓琳聯合策展。
  • "蛻變Sea and land"周穎超個展今天下午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
    海外網10月17日北京電 「蛻變Sea and land」周穎超個展今天下午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和藝術家以及在798藝術區旅遊觀賞的海內外遊客2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並觀看了展覽。知名藝術家評價這次展覽是798藝術區各種展覽的一次探索和創新。
  • 「薩爾瓦多·達利 超現實主義的記憶」展在北京市798藝術區開幕
    據悉,「薩爾瓦多·達利 超現實主義的記憶」展覽即將於2020年7月24日北京市798藝術區橋藝術空間開幕。此次展覽由中歐國際貿易(北京)有限公司、798橋藝術空間主辦,ArtDepot Center藝術倉庫當代藝術中心(重慶)、北京全屏本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將持續展出至2020年10月25日。本次展覽是杜拜哈利法塔達利展覽於北京的延續,這既是國際間的藝術交流與合作,也將為國內觀眾提供近距離觀賞當代藝術名家作品的機遇。
  • 漢翔書法:8周年優秀作品展在798悅美術館圓滿落幕
    2017年6月16、17、18三天,漢翔書法教育舉辦的「博——漢翔八周年優秀作品展」在798「悅」美術館如期舉行。開幕小論壇更邀請到各位書畫教育界人士共同探討書畫和教育的問題。著名的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原中央美院教授宋唯源先生十分肯定漢翔作品展,高度讚揚了孩子們在作品中表現出的稚拙和純真,以及漢翔傳遞給孩子的精神和美。宋老師還強調書畫教育應該是面向大眾的,是讓大眾都學會的教育。只有將藝術融入生活,藝術才能真實和鮮活。
  • 臨風聽蟬——李旺水墨作品欣賞
    2007年 入選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作品被收藏2007年 韓國南部國際美術邀請展2008年 作品選入全國第十七屆版畫展,作品並被上海美術館收藏2008年 作品《樂人》之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8年 作品
  • 「自然與啟示——朱久洋作品展」在朗空美術館開幕
    2020年8月1日,「自然與啟示——朱久洋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朗空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是藝術家朱久洋架上繪畫系列作品的第一次集中呈現,也是他階段性創作的一次總結,更是他開啟下一段更具自我批判意識與拯救意識精神遊歷的開始。
  • 亮相——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2018屆畢業展在798開幕
    2018年5月19日,「青春國戲畢業季之亮相-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系2018屆畢業生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悅-美術館隆重開幕。展期將持續至5月24日。自2014年以來,中國戲曲學院每年度在悅-美術館舉辦新媒體藝術系畢業生作品展,成為中國戲曲文化傳承、傳播、藝術設計創新實驗的重要平臺,也成為798藝術區一道民族藝術特色鮮明、充滿創新活力的風景線。
  • CPB肌膚之鑰「羽夢幻境」沉浸體驗展深圳站開幕,於萬象天地限時開放
    12月7日,殿堂級美妝奢品CPB肌膚之鑰攜手幻境探索官、品牌摯友喬欣與尋夢體驗官R1SE姚琛,於深圳萬象天地舉辦CPB肌膚之鑰百店同慶暨「羽夢幻境」沉浸體驗展深圳站開幕活動。12月4日至12月13日期間,CPB肌膚之鑰「羽夢幻境」沉浸體驗展深圳站在深圳萬象天地限時開放。
  • 「不盡鄉情」張令安美術作品展在東營政協文史館開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孔祥茹 東營報導12月19日上午,由東營市美術家協會和東營政協書畫研究會主辦,東營市勝利第十中學、東營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和黃河口油畫院承辦承辦的「不盡鄉情」張令安美術作品展在東營政協文史館開幕。
  • 「WAVELENGTH:白-無界之境」沉浸式裝置藝術展於12月24日開幕
    >引起了大眾及藝術行業的廣泛關注2019聖誕WAVELENGTH再度回歸帶來全新展覽【WAVELENGTH:白-無界之境】邀請觀眾與我們一同回歸內心的純白,體驗世界的「無界之境」。「白」不止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感受白是無象,更是萬象【WAVELENGTH:白-無界之境】中7位藝術家用藝術的語言對「白」做出了各自的解讀。這裡新物似曾相識,舊物似舊如新,「白」帶領我們超越以往範圍的把控和視野。本次展覽將空間與策展概念裡分為兩個部分。
  • 燕閒清賞——瓷珍藝術空間開幕展在798藝術區開幕
    小雨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總顧問劉冰先生致詞,並宣布開幕由瓷珍(北京)文化藝術中心主辦的「燕閒清賞——瓷珍藝術空間開幕展」,於2015年3月21日 下午3點在北京798瓷珍藝術空間開幕。展覽作品展覽作品
  • 798藝術節拓寬藝術邊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北京798藝術節開幕的同時,首屆兩岸漢字藝術節、第二屆今日文獻展也在開展中。而由46組藝術家帶來的798藝術節主題展上,許多年輕藝術家都選擇打破藝術的邊界,將藝術的教育意義顯現出來。  社會性強  46組藝術家「塑造未來」  798藝術節作為一個藝術展,今年卻呈現出一種新的面貌,隨處可見的是各行各業對藝術的介入。昨下午,798藝術節開幕,青年藝術家推薦展「塑造未來———作為全民教育的當代藝術」同時開啟。在這個主題展中,46組藝術家也是玩盡了繪畫、裝置、影像。
  • 2020上海政協之友社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幕
    2020上海政協之友社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幕 2020-12-03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南首屆鄭開馬拉松少兒繪畫比賽獲獎作品展開幕
    5月30日,河南省首屆鄭開馬拉松少兒繪畫比賽獲獎作品展在鄭州金水區藝術小學開幕,展出全省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在校學生近千幅作品,作品展將持續到6月10日,免費向公眾開放。據了解,此次作品展由省教育廳、省體育局主辦,河南省學校藝術教育協會協辦。省教育廳總督學李金川出席活動並宣布作品展開幕。
  • 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生作品展亮相798藝術區
    馬海燕 攝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2019畢業生作品展18日在798藝術區悅·美術館免費向觀眾開放。這場以「融·韻」為主題的展覽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也點亮了青春國戲畢業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