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精準醫療時代已經到來?——心內科專家王娟科普系列

2021-01-09 健康界

專家簡介:王娟,醫學博士,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同濟大學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個人基因組、腫瘤基因組、環境基因組學、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物醫學向數據密集型科學的逐步轉化,「精準醫療」作為生物和醫學領域的一個全新概念應運而生,為臨床病症更為準確、有效的診斷、治療提供積極的指導作用。

● 概念

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始見於 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邁向精準醫療:構建生物醫學研究和知識網絡及新的疾病分類體系》的報告中,其基本可理解為: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交叉應用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本質上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對於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誌物的分析、鑑定、驗證與應用,從而精確尋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靶點,並對一種疾病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亞分類,最終實現對於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治療的目的,提高疾病診治與預防的效益。簡單來說就是根據病人不同的「身材」,製作不同的「衣服」,採用準確的個性化的治療手段,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精準治療在提出最初主要用於癌症的診斷和治療,後來逐漸推廣應用到一些其他的領域,而目前最火熱的即心血管系統的基本的精準醫療,也即將精準醫療應用到診斷和治療心血管疾病中。

● 必要性

為什麼要心血管精準醫療被那麼多人關注呢?首先,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大,相較於其他疾病,心血管系統的疾病要不就是難以根治,如高血壓,要不就是死亡率高,如各種各樣的心臟病,因此精準醫療的應用迫在眉睫;其次,心血管疾病是我國三大慢性病之一,發病率高,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億,死亡率佔我國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首位,其對我國的負擔快速增長,WHO 數據顯示,如果我國每年減少心血管死亡率1 個百分點,可獲得約8070 億美元經濟效益;此外,我國心血管疾病人群有別於西方人群,比如服用他汀類藥物肌病的發生率高,這就需要針對我國人群的精準醫學研究。此外,眾多基因變異相關的罕見心血管疾病如單基因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壓等都急需精準醫學研究。醫學首先要將目標聚焦在對民眾健康、醫療費用影響最大的領域,這就非心血管疾病領域莫屬。

● 現狀

2015年3月,中國科技部召開了第一次"國家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成立了由19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入600億人民幣支持精準醫學研究。2015年11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精準心血管病學學組成立。這標誌著中國最權威的醫學團體——中華醫學會在心血管病領域專家集體「進軍」精準醫療。可以說,我國的心血管精準醫學已經逐漸走上正軌。目前來說,心血管病精準醫療可從單基因心血管病入手。目前,國內外已發現300 餘種心血管病,其中200 餘種已找到致病基因,心血管病致病基因數量超過534 個。單基因疾病多由單個基因異常引起,常見的主要包括主動脈疾病及主動脈相關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疾病,離子通道病,心原性猝死與嬰兒猝死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及家族性房顫,肺動脈高壓等,精準醫療可進行臨床前診斷、臨床確診、精準治療、預後判斷及生育阻斷等。而對於多基因疾病,多是由多基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單從基因測序方面分析無法保證完全精確個性化治療,還需要進一步統計研究和發展。

● 作用

了解了這些後,問題來了,心血管精確醫療又能帶來什麼樣好處呢?

精確診斷;遺傳基因變異在許多心血管疾病發生中佔有較大作用,例如肥厚性心肌病,目前已發現已發現20餘種編碼肌小節相關蛋白基因的數百個突變與該病的發病相關,通過測定患者的基因,即可發現這些基因是否發生改變,這些基因又改變了多少,從而做到精確診斷,個性化診斷。

精確治療:精確診斷的最終目的其實還是為了精確治療,通過測定基因序列,可發現疾病的根本原因和進展分子機制,從而根據這些機制找到相應的治療靶點,從而進行靶向治療。以高血壓合併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為例,該類型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比普通高血壓增高約11倍,同時同型半胱氨酸也受到基因變異等因素影響,如果提前篩查出這部分高血壓人群,早期針對性治療,則可以更有效地預防新發腦卒中。

指導用藥;通過分析患者的基因序列,還可指導用藥,預測藥物療效,例如華法林的應用,華法林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藥,也是住院患者發生出凝血藥物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研究顯示CYP2C9和VKORC1遺傳變異與個體華法林的敏感性密切相關。通過檢測基因,即可分析病人對該藥物的敏感性,該藥是否在病人體內容易被代謝,是否會對病人產生不良影響,從而選擇出最佳的藥物,進行個體化精準治療。

疾病預防和新藥研發:基因的測定還可用於預防疾病,某些基因的改變往往預示著獲得對應疾病的風險增加,如PCSK9功能獲得性突變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之一,有該基因突變的患者是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高危人群同時也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高危人群,對於這些人群可以提前採取預防措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而新型強效降脂藥物PCSK9抑制劑的成功研發上市也是得益於基因研究的成果,同樣的例子還有廣泛應用於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俗稱普利類藥物的研發。

選擇性生育;通過對胎兒基因檢測,可進行選擇性生育,使遺傳受累家族成員不再生育攜帶致病基因的後代。

總之,目前精準醫療給人們帶來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更好的治療效果,雖然仍存在一定問題,如應用只局限於部分疾病,但不可否認的是,心血管疾病精準醫療時代已經到來,並且未來肯定是發展的大方向,能為人們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心血管疾病精準醫療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讀懂精準醫療+制勝心血管 中美頂級專家答疑解惑
    源於這個時代背景,精準醫療、醫療服務全球化等理念迅速升溫並蔓延,得到數千萬醫務人員的認同和踐行。而其中,美國和中國的醫務人員又格外活躍,投入大量精力探索前行。理念已明,路徑何在?針對眾多醫療管理者和醫務人員的疑惑,健康界攜手中農國信等多家機構,策劃主辦中美醫療創新高峰論壇,邀請兩國的探路先鋒分享經驗和答疑解惑。
  • 心血管疾病居我國疾病死亡原因榜首 四位專家委員呼籲「護心」
    心血管疾病作為我國居民死亡原因榜首的疾病,更是成為醫療衛生領域的重點討論內容。日前,四位心血管內科專家委員集體做客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圍繞構建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緊密型醫聯體、科技創新、健康促進、疾病防控接受採訪,集體呼籲廣大群眾「護心」,心腦血管疾病亟待同防同治。
  • 「健康心動」百日行動啟動,上海市醫學會發布系列科普內容
    新華網上海6月2日電(記者仇逸)在東方心臟病學會議期間,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近日發布由多位院士和專家歷時2個月精心打造的系列科普內容,同時拉開「健康心動」健康科普公益項目百日行動的序幕。    這些科普內容將在公交系統、網絡端、醫院和社區等多個場景持續傳播。
  • 「神器」加持,保心護肺,護航醫療安全!心內科心肺運動試驗突破1000例
    「神器」加持,保心護肺,護航醫療安全!心內科心肺運動試驗突破1000例 2020-05-29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革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精準扶貧 醫療百縣行」 在東土城衛生院...
    9月19日,民革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開展 「精準扶貧 醫療百縣行」義診活動,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分會場東土城衛生院由民革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主委、市政協副主席、市民革主委孫清賓帶隊,民革呼和浩特市委會副主委段八旺及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7名專家為當地居民進行免費診療和醫療諮詢服務。副縣長李迎春,縣衛計局負責人出席了本次義診活動。
  • 美國國立衛生院發布「精準醫療」白皮書
    點擊查看 近日,美國國立衛生院發布了長達100多頁的《精準醫療項目集群——建立21世紀醫學研究基金會》的白皮書,包括來自學術界、政府部門和產業的專家建議。NIH專家Francis S.
  • 河北省人民醫院王娟獲「中國最美女醫師」殊榮
    「中國最美女醫師」推選系列活動由中國女醫師協會於2015年發起,首屆就獲得了相關機構的積極響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成為彰顯女醫務工作者醫德的榮譽平臺。本屆「中國最美女醫師」的評選,經形式審查、網上評選、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嚴格篩選,歷經9個月的評選最終20名獲獎者從在全國數百萬名女醫師中脫穎而出,她們不僅是女醫師整個群體的代表,也是整個醫師群體的代表。
  •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仲琳團隊:用「心」詮釋大醫精誠
    推進 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的「雙心治療」,也成為整個心內科團隊為心臟病患者打造的最新治療方向。在心臟康復中心,仲琳對那名心梗後心衰合併焦慮的患者做了心理測評,提示有中度焦慮。心臟康復團隊給患者進行相關知識宣教後,給予心理疏導結 合抗焦慮藥物口服,同時進行心肺運動評估精準指導患者的運動量,達到既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又不誘發心臟病發作的目的。
  • 「世界心臟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各領域專家齊聚線上舉行科普直播...
    為了提高人們對心血管疾病的知曉度,普及維護心臟健康的意識,9月29日8時30分,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心血管各領域的專家團隊,利用網絡搭建雲平臺,在線上舉行「世界心臟日2020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公益健康講座直播活動」。
  • 【科室報考指南】心血管內科
    射頻消融術目前已經成為根治陣發性心動過速最有效的方法。基本設備包括X光機、射頻消融儀及心內電生理檢查儀器。),衛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湖北省心血管病醫學臨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介入診療質量控制中心。
  • 解碼癌症:精準醫療時代帶來的新希望
    自科學家們在1999年開始解碼人類基因組以來,醫生已經預測出「精準醫療」的時代。在那時,患者會被匹配上以驅動其疾病的特異性基因為靶向的藥物。現在,距基因組項目宣布完成已有14年,有一部分的科學家們表示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來臨。
  • 秦巴心血管論壇系列學術年會舉行
    11月27日至29日,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預防與康復專委會陝西聯盟年會暨第十四屆安康市心血管年會、第六屆秦巴心血管論壇、2020年度基層衛生健康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培訓班、冠脈介入青年醫師沙龍系列學術會議舉行,同時成立了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預防與康復專委會陝西安康聯盟。
  • 未來600億研發精準醫療 16大方向和149位專家詳單出爐
    隨著精準醫學在美國大熱,中國也在2016年開啟了中國精準醫學全國加速的元年。5月3~4號,國家衛計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預申報書評審會,對第一批項目預申報書進行評審。而業內普遍關注的評審專家名單也正式出爐。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149人,涉及16個方向。
  • 太原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妙手仁心喚春歸
    攻克技術難關,為患者帶去幸福和希望是心血管內科一直追求的目標。心血管內科成立於1992年,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技術不斷創新,服務不斷完善,目前醫療技術水平在省內名列前茅,受到廣大患者的普遍讚譽。介入治療團隊技術精良,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術、急診 PCI 術、複雜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
  • 煙臺山醫院心血管內科:做人體「發動機」的養護者
    據了解,我國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居各種疾病之首,佔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而心血管醫生則是人體「發動機」的養護者。煙臺山醫院心血管內科便是這樣一個技術高超,信念篤定的團體,自科室建成以來,一直是全市心血管病專業醫療、教學、科研的學科帶頭單位,挽救了成千上萬病人的生命,也維護了千家萬戶的幸福。
  • 北京心血管專家:防治心血管,中醫藥更有優勢!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研究室心一科主任。1982年12月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後一直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及研究工作。先後多次參加中醫藥、心臟急症、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疾病進展學習班學習等。師從陳可冀、李祥國、翁維良等,在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辨證施治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著書多部,承擔研究生、留學生及進修醫師帶教工作,帶教碩士研究生多人。
  • 專家:「鐵桿菸民」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專家:「鐵桿菸民」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新華社長沙5月31日電(記者帥才)今年5月31日是第33個世界無菸日。
  • 阿斯利康推廣首個心血管醫療器械
    今日,阿斯利康正式對外宣布其將涉足心血管醫療器械領域,著手推廣醫療級家用十二導聯動態心電記錄儀(下稱「十二導心電儀」)的國內銷售業務,通過藥械聯合的新型模式,進一步滿足患者對居家方案與日俱增的實際需求。
  • 波士頓科學和中科微光醫療達成戰略合作 賦能精準醫療創新發展
    作為籤約儀式的特邀嘉賓,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創始人葛均波院士十分看好此次合作,「在整個冠脈介入影像領域,外資企業和本土企業的戰略聯合尚屬首次,相信雙方能夠利用各自優勢,加快落實腔內影像學指導下的『精準PCI』的理念,為患者的治癒需求帶來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同時非常高興這一模式的合作在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的平臺上促成,為眾多的企業無論是本土創新企業還是外資企業拓展了新的思路。」
  • 廣西民族醫院開展醫療科普義診下基層進鄉鎮活動
    、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趙巧玲、急診科主任王雄明、針灸推拿科主任謝林源組成的專家義診隊,前往崇左寧明縣愛店鎮參加崇左市科學技術協會開展的「十月科普大行動」義診和急救知識科普活動。&nbsp&nbsp&nbsp&nbsp當天義診活動累計發放健康資料千餘份,接受健康疾病諮詢近三百人次,開展現場針灸治療30餘人,讓鄉鎮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有效增強當地群眾的健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