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陽上升氣潛發,可以生育萬物使其能夠順利發展,春夏秋冬全部是因為氣候命名。當天氣變溫地氣也會隨著變溫,天地溫氣相合萬物可以滋榮。春天這個時候溫氣生長,寒氣散去,所以我們應該夜臥早起。然後在院子裡散步,黃帝內經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春天之氣發生施,施予無報是春之性。養生的我們更應該順於春時。正所謂適應其實變化順其自然。
立春初五天東風解凍,後五天蟄蟲開始活動,後五天魚開始上水,後五天雨水節氣,雨水的初五天獺祭魚兒,後五天鴻雁飛來,後五天草木開始萌動,接著就是驚蟄之氣,剛開始五天桃樹開始生長,後五天倉庚發鳴,後五天鷹化為鳩,接著春風節氣頭五天玄鳥歸來,在過五天雷聲震震,芍藥榮。後五天開始電閃,接著清明之節剛開始五天桐始華,後五天田鼠長大,牡丹華,後五天可以看見彩虹,接著穀雨節氣,剛開始五天萍生,後五天鳴鳩梳理自己的羽毛,後五天載勝降於桑泥。
這六氣十八侯都是春陽遍布發生之令,所以養生必須謹奉天時。肝象木旺於春天,如果逆反自然之道就會就會傷肝氣。
夏天
陽氣春天生發到夏天正是洪盛之時,萬物生長蕃秀,茂盛秀華。脈要精微論曰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天地氣交。陽氣施化陰氣結成,正好形成陰陽相合之氣萬物華實。陰陽應象大論說陽化氣,陰成形。夜臥早起不厭於日,讓我們的心智不發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
立夏初五日螻蟈開始鳴,後五天蚯蚓出來,後五天赤箭生,接著小滿節氣,初五日朝葵開花,接著五天靡草死,後五天小暑次仲夏,接著芒種節氣初五日螳螂生,後五天鵾叫鳴,後五天舌無聲,接著夏至節氣開始五天鹿角解,後五日蟲鳴,後五日半夏生。接著小暑至,初五日溫風至,後五天蟋蟀居住,後五天鷹開始學習,接著大暑,初五天腐草化為螢,後五天土潤溽暑,後五天大雨時行,這六氣十八侯都是夏氣揚蕃秀之令。養生的我們必須敬順天時。如果違反就會傷心,人們日間多熱。加入我們使情志不怒,心情開朗,當汗則汗該臥就臥。這就是修養之道。假如逆反心臟受病,秋天來的時候就會出現咳嗽往來寒熱,導致秋天無法存夠營養,免疫系統就會特別弱,冬天就會生病。
秋天
萬物夏天生長已成容狀,到了秋天基本定型。天氣以及風聲觸動著萬物的變化,應該避免寒露。所以我們應該早一點睡覺早起,志氣躁就會不注意自己的動作,不注意自己的動作就會觸動秋天的刑伐,我們應該使志氣安寧減緩秋刑。如若不然,神蕩就會讓欲望熾盛,熾盛就會傷和氣,傷氣就會秋氣不平,所以我們應該收斂秋氣。也是順應秋氣之收這就是秋之養生。
立秋
初五日涼風來到,後五日白露降,後五日寒蟬鳴。接著處暑節氣初五日鷹乃祭鳥,後五日天地開始肅冷,後五日禾乃登。接著仲秋白露初五日肓風到鴻雁來,後五日玄鳥歸,後五日群鳥養虛。接著秋風節氣初五日雷收其聲,後五日蜇蟲無,後五日水開始潤,接著季秋寒露節氣初五日鴻雁來賓,後五日雀入大水為蛤,後五日菊有黃花,接著霜降氣初五日豺開始祭獸,後五日草木黃落,後五日蜇蟲鹹附。這六氣十八侯全是秋氣正在收斂,養生之道應該知道秋收之順。我們養生應該早睡早起同雞一樣,目神內斂少言寡語。使肺氣清和,秋殺伐之氣不入肺,應秋收養之道。
如果違反就會傷肺,秋主金應於肺。肺氣受病由於秋正當令所以秋天不病,到了冬天就會下痢。飲食入胃就會下洩。
冬天
冬三月應該閉藏,草木凋落蜇蟲死亡。地戶閉塞陽氣伏藏。應該早點睡晚點起,等到日光出來在起床。立冬之節初五日水開始結冰,後五日地開始凍,後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接著小雪節氣初五日虹藏而不見,次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後五日閉塞而成冬。接著仲冬大雪之節初五日冰結實鳥不鳴,後五日虎始交,後五日芸開始生,接著冬至節氣初五日蚯蚓結,後五日麋角解,後五日水泉動。接著小寒節氣初五日雁北鄉,次五日鷙鳥厲疾,後五日水澤腹堅。這六氣十八侯都是冬氣養藏之令。天寒地凍之時陽氣潛藏地下無法自地上出來緩和冬寒,人們應早睡晚起,精神上也應該如地下陽氣藏志隱匿,汗不出皮膚,不過度運動流汗傷身。如果違反冬藏則必傷腎,春天開始必定會生痿病骨病,四肢麻木冰冷不仁。
我們只要順應其實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令就能很好地把握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