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櫃北京朝外店關門的消息再次把KTV這個行業推向風口浪尖。
事實上,早在去年4月,錢櫃在上海的復興公園店停業就已引起過一片唏噓。
「傳統KTV 行業走下坡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高力國際中國區商鋪服務董事洪菽慧看來,無論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甚至是其他三、四線城市,商鋪租金不斷上漲對動輒3000、4000平方米的量販KTV無疑壓力巨大。
內部矛盾起紛爭
租金始終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錢櫃復興公園店的一位前店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家已經關門歇業的錢櫃開業於2004年,租約10年,2014年租約到期。而以錢櫃當時的經營狀況很難應付如今這個位於黃金地段的8000平方米的店鋪租金,「相比十年前,現在的價格早已是今非昔比了。」
據統計,錢櫃在北京僅剩1家,而最早開店的上海也只剩下3家。
不少人對錢櫃的衰落唏噓不已,感嘆「KTV不行了」。但上海歌城前副總經理洪霄卻不那麼認為,她在這個行業有超過10年的經驗,「看現在的中國好聲音、我愛記歌詞這種節目那麼紅,就知道大家都多愛唱歌。」
「雖然晚上生意最好,但別以為白天沒人,很多退休的,都是趁著工作日上午價格便宜過來唱歌的。」 洪霄說。
商業地產服務商RET睿意德租賃服務部總經理杜斌持相同觀點,他表示錢櫃的關門是個別現象,內部問題居多。
2008年,隨著管理層變動和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轉變,錢櫃開始走下坡路。前任董事長劉英堅持要先「把KTV都做起來」,再考慮如何盈利,令其他股東感到不滿。同年9月,董事會將劉英趕下臺。與追求迅速擴張的劉英不同,新任董事長上任後對錢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先是砍掉自助餐這一最初吸引消費者的核心優勢,之後又縮減開支、停止門店擴張,導致大批員工離職,服務質量降低,收入也每況愈下。
「現在在上海發展得不錯的臺北純K 就是當年錢櫃出走的團隊做起來的。」 杜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短短三年裡,純K在重慶、大連、東莞、杭州、成都等地開設了十多家,它還收購了錢櫃在上海、杭州的三家店。
在美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國際招商部總監袁志清看來,純K是升級版的錢櫃,裝修、音像、食物更好,更新,更豪華,「現在人們願意花錢去追求這樣的享受。」
新思路多元化經營
相比錢櫃的沒落,同樣有著臺資背景的好樂迪卻在上海的同行業市場裡經營得「生龍活虎」。
按照上海好樂迪在其官網上公布的信息,這家於1998年10月成立的量販KTV目前已經將觸角延伸至北京、大連、天津、杭州、成都、重慶、蘇州、金華等地。雖然布點甚多,但上海依舊是它的大本營,目前共有31家門店,而其他城市僅是零星的個位數。
「前兩年好樂迪的發展比較迅速,2013年的開店特別多,但去年的節奏一下子又放緩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好樂迪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
店面租金和人員工資上調加重了這一行業的成本壓力,而隨著量販KTV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團購低價戰讓原來的利潤變薄,不少經營者被迫拓寬經營思路。
「這兩年,老闆的重心放在了別的方面。」上述人士說的「別處」是和上海好樂迪同屬一家公司的查釐士餐廳。
2013年,查釐士餐廳在上海淮海東路開出第一家店。同樣是以紅色為基調的餐廳很容易讓人感覺和好樂迪同屬一系,「本來一個層面都是好樂迪的,後來硬是隔了一半出來開餐廳。」
餐飲業的整體火爆讓查釐士沾了不少光。雖然這家主打港式茶餐廳的菜式並不出彩,但人均80元的消費也為大眾所接受。從好樂迪唱完歌出來的人們飢腸轆轆就此在旁邊的餐廳坐下用餐。又或者,在酒足飯飽之後去隔壁的KTV唱個通宵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年多的時間裡,好樂迪開出五家查釐士餐廳,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改建、重新裝修。「原來的好樂迪的標配是1+1模式,即KTV外加超市。」據該名不願透露姓名人士透露,「老闆是想要打造一個娛樂王國,傾向於多元化發展。」
在拓展新業務的不止是好樂迪一家。
在創辦主題KTV V-SHOW前,溫州商人白克就已在浙江地區開設了十多家百嘉樂KTV。但近幾年,他也認識到傳統量販KTV已經過時,「至少在一線城市是這樣」。
V-SHOW是百嘉樂的創新版,兩年時間在全國範圍內開了8家門店。白克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個門店差不多有80個包房,每間房間的主題裝修都不一樣,「有適合女生公主夢的HELLO KITTY,還有學生一族喜歡的海賊王等動漫,男生喜歡鐵血刺激,那就有各類跑車賽車主題的房間。」
這家主題KTV除了提供傳統的唱歌和簡餐還有桌遊等。「很多人來這裡,不僅僅是唱歌,因為裝修有特色,過來辦派對的不少。」白克透露,由於受歡迎,今年的計劃是再開5家以上。
不少從事娛樂業的人士正在想往這個行業裡添加新的內容。據悉,同樣被歸於KTV行業,K歌之王裡就包括酒吧、桌球等更為豐富的娛樂項目。
洪菽慧指出,現在包括今後很難會再出現像十多年前的錢櫃這樣可以成為一個行業代名詞的連鎖品牌了,「競爭太激烈了,只會是多個品牌並存。」
「現在是兩極化分化。」 杜斌稱,「一種是個性化、有特色的;一種就是拼價格。」
行業人士依舊看好未來。比如洪霄,即使有線上的軟體競爭,但她並不覺得可以顛覆傳統KTV。「既然一個軟體都能開KTV,KTV們就不能開發一個軟體嗎? 」
作者:劉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