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經濟學解釋中國成功?社會主義才能說清!

2020-12-13 看看新聞Knews

在8月19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圍繞「市場原教旨主義行不通」展開了主題演講。在演講結束後的提問環節中,一名學生向張教授提出,現在一些西方的經濟學教材中逐漸加入了一些關於中國經濟的案例,試圖用他的經濟學理論來解釋中國的經濟奇蹟,並且用中國取得的一些經濟成果來反證他理論的正確性,這樣的嘗試能成功嗎?

對此,張教授回答稱,西方的經濟學教科書在西方經濟學話語或者西方話語系統裡面解釋中國的成功,把一切都歸功於他的理論,實際上仔細看這些文獻很有意思,無非就是這樣幾個關鍵點。一個是中國勞動力便宜,但實際上勞動力便宜、比中國便宜的國家多了去了;另一個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非常重要,但實際上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是市場經濟,但多數國家沒有創造中國這樣的奇蹟;還有一個是新權威主義,這種主義認為在特定發展階段肯定有作用,但新權威主義照西方的解釋,也是各種各樣國家都有的,多數都沒有什麼奇蹟。

所以,西方的解釋有很大的局限性,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講到中國的宏觀調控,它就回歸到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主要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如果仔細看中國的經濟,我們的宏觀調控早就超越凱恩斯主義了。凱恩斯主義基本上還是一種公共財政的概念,在這裡面是搞財政還是不搞?

按照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史正富老師的觀點來看,我們實際上是一個國家理財體系。我們除了政府的財政之外還有國企和國家資產,這兩塊都是巨大的財富。所以我們總是說,我們手中對付這樣危機的工具非常之多,這些用凱恩斯主義已經解釋不了了。所以有時候一定要超越這個話語,用中國社會主義才能把中國事件說清楚。(來源:《這就是中國》節目組 編輯:劉清揚)

相關焦點

  • 張宇:為什麼西方經濟學不能解釋中國經濟
    如果說中國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那應歸功於對西方經濟學一般原理的應用,如發展私有經濟、自由市場和對外開放等;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則緣於對西方經濟學一般原理的偏離,如保留社會主義制度、國有經濟、政府干預等,由於存在這些根本制度障礙,中國經濟遲早會面臨崩潰的局面。反覆出現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就是這樣產生的。
  • 中國學者能否「修訂」西方經濟學教科書?
    中國學者能否「修訂」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學者們想「修訂」他們學了多年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  「這種理論是對目前西方流行的正統經濟學分析框架的顛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張可雲說。  張可雲也對被奉為西方經濟學經典的科斯定理提出異議。這條定理認為,如果市場交易成本為零,市場機制會自動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託最優。在張可雲看來,如果考慮空間因素,該定理關於「資源配置自動達到最優」的表述就「站不住腳」。
  • 中國崛起不僅超越了西方經濟學,也突破了馬克思經濟學
    【文/ 陳平】中國道路的實踐遠遠超越了西方經濟學理解的範圍,也突破了馬克思經濟學的局限。現代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如市場、財富、知識、制度、效率等基本概念必須全面革新,才能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必須整合現有各派經濟學的知識,構建新的經濟學範式,才能把握當代西方衰落、中國崛起的歷史趨勢,並探討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臨的經濟挑戰。
  • 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一)
    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內容充實,建議轉發收藏↓↓↓ 什麼叫絕對優勢?什麼叫逆向選擇?什麼叫選擇成本需求的弧彈性?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內容充實,建議轉發收藏↓↓↓ 什麼叫絕對優勢?什麼叫逆向選擇?什麼叫選擇成本需求的弧彈性?
  • 給中國學習經濟學大學生一些建議
    改革開放以後40年,中國實行了市場經濟取向的改革,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因此,中國全面引進了歐美西方經濟學理論,並使之成為當今大學講授經濟學理論的教科書和理論依據。這就是所說的世界經濟學理論的另一個1/3理論。
  • 中國經濟學如何走向世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得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偉大實踐和不斷創造的歷史輝煌,中國經濟學理論研究成績斐然,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閃爍著中國智慧、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成果。但毋庸諱言,對西方學術的盲目「迷信」和「崇拜」,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中國經濟學界的獨立思考和理論創新能力。主流經濟學歷來是大國經濟學,未來的中國經濟學應如何走向世界?
  • 當代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可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又有哪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幫助美國經濟成功實現復甦?為何沒有接受西方經濟制度的中國反而在經濟建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體系構建及研究重點
    為什麼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一些西方經濟學者看來,世界上只有一種經濟學即西方經濟學,中國沒有自己的經濟學。他們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範式來看待中國的經濟思想,認為不符合西方經濟學的要求,因此便認為中國沒有經濟學;他們認為研究中國經濟問題,只需要把中國作為西方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案例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有所謂的中國特色的經濟學。
  • 以中國道路解釋中國奇蹟
    比如,「市場經濟說」。它認為中國經濟奇蹟的根本原因是破除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給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機制。又如,「後來者優勢說」。有學者認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充分利用與發達國家技術和產業的差距,以引進、消化、吸收的方式來取得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再如,「生產要素說」。
  • 從《資本論》的研究對象說開去——兼批判現代西方經濟學(上)
    社會主義的經濟計劃學、西方經濟學中的凱恩斯主義等,就屬於這類經濟學。 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馬恩選集》第四卷  第219頁)「哲學則是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 【青年說】博士生的悲哀:就這樣,西方經濟學宰制了我們
    於是,才會有政治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不知道勞動價值論為何物,才會有政治經濟學專業的教授公開嘲笑:「馬克思是誰?我不認識他」。此種局面若不改變,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調「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教育目標,豈不是又會被懸置成為一個笑話?經濟學界的主流們基本上反對用「西方經濟學」這一名稱,他們主張以「經濟學」或「現代經濟學」取代之。
  • 洪永淼觀點| 中國經濟學至少四個領域實現獨創性理論突破
    在億萬人民實踐基礎上探索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真正第一次在實踐上證明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是兼容可行的,這一創造性的實踐之所以能夠成功,肯定有其內在邏輯與規律。中國經濟學家需要將此成功實踐提煉為獨創性經濟理論,揭示中國經濟發展規律。第三,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60年前,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毛澤東同志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多少人熱淚盈眶,熱血沸騰……人們為新中國而歡呼,為必將到來的社會主義新時代而祝福!6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人民經歷了艱辛的起步,也經歷了成功和曲折,更是經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年代,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了人間奇蹟,用鐵一樣的事實向全世界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幾個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突破從生產力成為研究對象開始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方法論,也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範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堅持這個範式。
  • 洪永淼觀點|中國經濟學至少四個領域實現獨創性理論突破
    在億萬人民實踐基礎上探索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真正第一次在實踐上證明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是兼容可行的,這一創造性的實踐之所以能夠成功,肯定有其內在邏輯與規律。中國經濟學家需要將此成功實踐提煉為獨創性經濟理論,揭示中國經濟發展規律。第三,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 石冀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失業問題的理論適用性
    在這段話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關於失業原因的解釋上並沒有一種取得共識的理論;二是被國內主流經濟學家奉為金科玉律的用工資剛性解釋失業的理論(此類學者以此論為依據反對設定最低工資)只是一種觀察性結論。此外,這種與工資非靈活性相聯繫的失業實際是指非自願失業,西方經濟學理論中還有所謂自願失業。自願失業的定義是不願接受現行的市場工資而自願放棄工作。
  • 吳易風:西方經濟學中的新自由主義
    在這場大危機期間,西方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學者指出,「華盛頓共識」在拉美和東歐的「實驗」已經宣告失敗。 五、應高度重視西方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力圖通過多種途徑用他們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主張來影響中國改革。同時,我國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試圖從西方新自由主義中尋找經濟改革的理論依據和政策措施。
  • 陳世清:新古典經濟學方法不能解釋解決金融危機
    林毅夫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國家的現實,分析問題」,實現「從西潮到東風」的轉變,建構符合中國國情的、科學的「結構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就應該用中華民族固有的對稱思維方式代替新古典方法論的線性思維方式,用對稱的結構經濟學代替線性的「新結構經濟學」。 林毅夫只有徹底拋棄西方新古典經濟學線性思維方式和還原論方法,代之以對稱的、五維空間的、複雜系統論的方法,才能真正實現「從西潮到東風」的轉化。
  •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在許多年輕人那裡,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領域,說熟悉,是因為它還是一門大學必修課;說陌生,是因為從認知到應用,都顯冷僻。學科的興衰起落,總是與時勢需求相契合的。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已走過30多年,歷史成就舉世矚目,是什麼力量讓我們跨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國現象需要中國闡釋,中國模式需要中國表達,中國道路需要中國理論。
  • 西方經濟學複習思路
    西方經濟學概述但是進入了西方經濟學,分為宏觀和微觀,就發現不一樣了,文字描述的少了,鋪天蓋地的字母、公式襲來,其實這兩個從複習思路上來說,差不了多少,因為只要是高鴻業的書,基本上就是做數學題了。所以很早之前,也有人說,曼昆的西方經濟學比高鴻業的通俗一點,是因為高鴻業就是各種公式和數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