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個數據說,廣東每年都有兩三百名考生考上清華北大。所以,考上清北,也並不是什麼特別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清北作為我國最高學府,能考上還是值得驕傲的。尤其是在偏僻一點的鄉下,重點大學生都不多的地方,能夠考上清北,那就更難能可貴,光耀門楣了。
最近就有個故事,說廣東湛江有個考生,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父親聽說孩子考上了清華大學,高興得不得了,馬上找人在村裡拉橫幅,還計劃花四五萬塊錢擺酒席,殺一頭牛來宴請全村村民呢。很是張揚,不過也挺實誠,有喜事不忘鄉親嘛。
但據說這個考生高考成績並不理想,只是考了個235分,為何能收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呢?原來,這個錄取通知書是假的!這個考生平時就一直騙他家人說他成績很好,家人也都信以為真。估計這次高考有點騎虎難下,就繼續騙家人說考了700多分,然後又騙說考上清華大學了。
有人罵這個孩子太過分了,撒謊也有個度嘛。完全可以說考失手了,只考了500多分,上了個普通的本科,這樣父母肯定不高興,不會給他大排筵席,就不會搞得現在這麼尷尬,讓一家人都成為笑話了。而且說不準這個謊言可能就不會被揭穿,還可以逍遙快活幾年呢。
不過也有很多人罵這個父親的,說孩子什麼水平,自己心裡沒數麼?看到這樣的評論,我心裡還是蠻難過的。就像網友說的,有些父親,自己都沒上過小學,怎麼好意思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怎麼會主動跟老師聊天問孩子的情況?孩子成績好不好,一般都是孩子說了算。說得多了,自然就以為真的是那麼一回事了。
所以說,這個父親是可憐的,我們沒必要再笑話他,批評他。因為這畢竟是時代的產物,不是說人人都那麼幸運,能夠讀很多書,懂得跟老師交流,懂得教育孩子。而且,誰沒有犯錯的時候呢?所以,還是要平常心去對待這件事,去包容他們吧。不過,從這件事上,我們這代人,可能還是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的。
1、子不教父之過。不能藉口說自己工作忙,不能藉口說男主外女主內,而整天刷手機、玩遊戲,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的教育。因為孩子「三歲定八十」,基本上孩子的性格、脾氣,都是在小孩子的時候就形成的了。當然,有些人是真的忙,還有些人可能根本就無法在孩子身邊,但還是要盡力的。
2、成績與金錢獎勵掛鈎。故事中,孩子一次次騙父母說成績好,目的只是為了騙取生活費而已。換言之,就是成績好,父母就獎勵他一筆零花錢;成績不好,就沒有了。當孩子嘗試到欺騙帶給自己的好處,自然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所以,成績好,可以適當獎勵,但最好不是錢。如果窮到只有錢,那也要清楚錢的用法、去處。不能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如果能讓孩子學會理財,那也是不錯的。
3、關心關注孩子的成長。平時要多跟孩子溝通,跟班主任老師溝通,甚至還要從孩子同學那裡側面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情況,真正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不是僅僅關心孩子的分數、關心他的學習而已。有時候,性格、人品在人的成長中才是最關鍵、最重要的。故事中,如果孩子夠誠實,也不至於撒了這麼一個彌天大謊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說明:網絡配圖,與文章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