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日本新冠疫情數量還在不斷增長。
其中有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地廣人稀的北海道這幾天增長很快,前天9例,昨天8例,今天又增加4例,截止到目前,已經有30例,並且還很分散。
北海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很多確診患者的居住地、工作、在哪感染,甚至活動路徑,都會說明得很清楚。
而大阪東京,特別是東京這樣的日本超一極大都市,反而每天只增長几例,今天的最新數據,東京都又是+3,東京都真的非常喜歡3這個數字。
而大阪,已經很久沒漲過了,依然只是很久之前的1例患者。
試想一下,東京早上的滿員電車裡,如果有個新冠患者,會傳染多少人呢?但現在的情況是,在人口密度如此高的東京,增長卻極其緩慢。
為什麼人口密度小的北海道反而確診數如此之高,增長如此之快呢?
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北海道的病毒檢測比較快,沒有那麼拘泥於檢查標準,很多人從發病到確診,時間只有一周左右。
就拿今天新增長的4例中的2例來說,有一例從發病到確診才3天,另一例從打電話諮詢到確診只有2天,已經算很良心了。
而東京大阪地區,根據各種情況來看,貌似檢測很慢。
首先,東京地區能檢查病毒的機構,一直以來,都在為了「鑽石公主號」3700多名乘客的檢測而忙碌,甚至還要包括橫濱和羽田機場的檢測機構。
之前有日本媒體報導,東京地區,一天的檢測上限只有300人左右,後來有一些大學研究所和外包公司加入,但估計也沒多少明顯增加。
要知道,單單鑽石公主號上的3700多口子,從2月1日開始到直到今天23日,才勉強檢查完,很多乘客都是2月初採樣,接近20日才出結果。
可想而知,這檢測能力確實還是很低。
而據日本網絡上很多日本人反映,東京大阪這些大城市,檢查標準定的依然很高,比如必須連續發熱37.5度+4天以上,必須有強烈的無力感和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必須發展成肺炎後才有機會接受病毒檢測。
還有個問題是,很多醫院故意不想對患者進行病毒檢測,特別是私立醫院,因為一旦在自己的醫院確診了新冠肺炎,就不會再有患者來看病,會對醫院直接造成很嚴重的經濟損失。
這點,在日推上也有人反映。
無論是官方還是各醫院組織,大家都在各自的小算盤下,不約而同地走進了一個怪圈,那就是不想給患者進行病毒檢測。
只要不檢查病毒,確診人數就不會增加。
看上圖大阪府的數據,每天檢查的數量,低到令人髮指,大阪府這麼多人口,難道能達到檢測標準的人數這麼少?從1月26日到現在,只檢測了140個人,只有1個人是陽性。
現在日推上很多日本人都在求救,有的人發熱一周以上強烈要求檢查病毒,還是被保健所拒絕。有些醫生甚至為了患者的安危,主動去與保健所再三溝通,還是被拒絕檢查。還有日本孕婦在哭訴,說一直在擔心自己和肚子裡的孩子,會不會一起死去。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
第一,檢測能力有限,檢查的少,確認的就少;
第二,因為檢查能力有限,外加各地方自治體可能有的小算盤,小心思,能進行檢測的標準設定過高,或者主觀不願意去給患者檢查,造成了很多有症狀的人無法得到檢測。
東京是有奧運會,那大阪,是為了啥呢?難道就是單純的能力不行?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我基於目前的情報進行的推測。可能真的是北海道出現了超級傳播者,感染者一茬接一茬,而大阪有神靈保佑,病毒過不去。
希望,日本官方能給個說明。
- End -
日本留學生
往期文章精選
いつものご応援、ありがとう!
力爭做最有溫度、最有態度的留日自媒體
關於日本、日語、日本留學、日劇日影
我懂你更多
語言學校免費申請,大學院優惠申請ing
介紹朋友同學申請還可以拿超大現金紅包哦!
歡迎加入日語日本分享交流微信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