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愛與和解》讀書會在經過一周時間的準備後,終於在10月31日下午樂培的家長課堂裡舉行了。
在此次遠道而來的學員們中,有不乏孩子正好處在青春期的家長,孩子剛進入小學低段的家長,甚至還有剛剛進入婚姻關係的年輕女學員……他們希望在參與《愛與和解》共讀的過程中,這樣的學習可以為他們帶來新的生命啟示。
「光有愛是不夠的,唯有站在正確的位置上,並且尊重系統裡的每一個人,才能創造真正的幸福關係……」這封面上的幾句話,該如何理解其內涵呢?
帶領老師朱玫運用事先準備好的PPT,首先形象的為大家解讀了「關係」、「系統」等概念。關係是我們彼此的連結,與生俱來,我們不是孤立的,它是我們生命過程中修行的道場,也是最佳的試煉;也正是有了關係,才使得系統不能視為簡單的個體之和,如同太極圖中陰陽相抱的過程中,按照一定的關係法則動態發展,如果我們很好地領會這五大關係法則的話,我們將會更靠近幸福。
從大腦皮層去理解關係的五大法則便是:
整體法則:我們是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會不斷進化成長,每個成員都要有其位置
序位法則:長幼有序,每個人都有歸屬的權利
平衡法則:施與受的關係要平衡
事實法則:必須尊重與承認事實的原貌
流動法則:關係信息會世代,生命力要向前流動
可如何從身心層面去理解、靈活運用好上述五大法則呢?帶領老師強調大家還需要從書本中落地到生活中:去觀察、去反思、去實踐,即需要我們到生活中的關係道場中去修行,否則,依然無法深入骨髓般的領會這生命關係的奧秘。
案例分析:
在讀書會分享環節中有一位家長為網絡成癮的孩子感到非常焦慮很困惑,一直反思自己為什麼總是帶著抱怨評判的目光看待孩子,搞不好親子關係呢?用關係法則去體悟這位家長的感受,後來發現在這個家族系統中,這位家長的母親也曾是個脾氣暴躁的個性,因為這位家長的心理動力背後都受歸屬感和愛的驅使,潛意識會不斷提醒「如果我變得和父母不一樣,我會有罪惡感」,所以,這位家長會承接很多上一代的核心情緒,如果不能從盲目的愛轉變為有覺知的愛,生命信息(情緒、信念、舊有模式等等)就像基因一樣,會被跨世代傳遞,在她身上某種莫名其妙的情緒就會重演……
從這個案例中,大家看到系統是遵循關係法則的:家長對於孩子過多的「期待」,也意味著過多的自身欲求,事實上,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給予孩子真正的「愛」,其實很少很少,最後才會演繹為孩子大嚷「你為什麼只會關心我的成績呢」,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施與受」正是處在嚴重的失衡狀態下,才會出現孩子指向家長的「對抗」……
同時,大家還不由地在反思「父母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遵照整體關係法則,個體與整體之間是互為影響的。父母唯有做那第一個響起的鈴鐺,整串風鈴才會可能共同響起的可能,才會阻止孩子越來越靠近危險之境……
還有很多很多要分享的地方,只可惜讀書時間過的太快,大家只能在不舍中分別,但也相約下次大家要繼續讀、繼續分享、繼續成長……
在此,誠邀更多的新朋友,加入樂培心理《愛與和解》讀書會!
時間:每周六13:30—15:30 線下相見【聯繫】
地址:杭州市濱江區新聯路20號
2樓樂培心理家長課堂
電話:13757118269/0571-88922897
微信名片和手機:
13757118269(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