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在食堂吃飯,最害怕的就是打飯師傅手一抖,一下就打多了,吃不完就浪費了,如果能自己控制打飯的量,是不是也能減少浪費呢?記者在一些學校了解到,他們現在推行大學生自己拿勺舀菜,電子稱自動稱量計算價格的新的售飯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歡。
記者6月25日中午在陝西師範大學餐廳看到學生們自己排隊拿勺舀菜,隨後電子稱自動稱量計算價格,大家說,由於飯量不同,同等分量的飯菜,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完,這樣一來,不管是吃得多吃得少,反正吃多少打多少,大家的選擇也多了,再也不擔心打飯師傅「手抖」了。
記者:「這個我看你打得挺少的?」
大學生:「我不太能吃辣,這個就少打一點。」
記者:「打了多少?」
大學生:「打了49克,是5毛8的。」
大學生:「我打了255克,總價是5塊錢。首先引入這個打菜神器之後,讓大家的選擇性更多了,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搭配自己喜歡的菜品,搭配它的多與少,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
記者在食堂觀察發現,自己打飯後,大家選擇的菜品也比較多,但數量都會少一些,學生的飯盤裡很少會出現剩餘的情況,基本上都能夠吃光。那麼,電子稱是如何計算出學生打了多少呢?
陝西師範大學學子食府經理王斌:「例如咱們的糕點,一盤是500克,同學夾走一塊就剩下420克,這就是減法的一個流程,重量就是80克。」
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目前啟用智能打菜設備之後,學校食堂的節約效果比較顯著,同學們也都成了「光碟俠」。
陝西師範大學學子食府經理王斌:「以前咱們的泔水桶平常就在七八桶,現在減少了一半,光碟這塊明顯看到多了,像那些倒掉的米飯、饅頭都少了,全部都是湯水。」
光碟行動,你我參與,不光需要科學控制飯菜數量,也應該繼續提高大家的節約意識,讓光碟行動馳而不息。
編輯: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