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淨餐館、常消毒、管集市、眾參與。
你是否發現,最近這段時間「七個專項行動」的出現頻率很高?在接下來的近一年半的時間中,它將從宣傳口號,實實在在變成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而這個轉變過程,就是一場愛國衛生運動。
7月16日,全省推進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在昆明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阮成發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力度、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紮實開展「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淨餐館、管集市、常消毒、眾參與」7個專項行動,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全面改善人居環境,築牢嚴密的個人健康「防疫大堤」,形成堅不可摧的「免疫屏障」,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在這次會議上,明確了「7個專項行動」具體如何推進,除了任務場地、相關責任部門以及任務時間外,甚至細化到了洗手水龍頭的數量、每日消毒次數等,具有極強的操作性和指導性。
如果說這份事無巨細的推進方案是全省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的的一份工作指南,代表著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極度負責態度,那麼在這樣一場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都息息相關的愛國衛生運動中,我們應該了解什麼,應該做些什麼,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們每個人最應該關心的事。
本期《雲報觀察》,我們一起了解愛國衛生運動的來龍去脈,釐清常態化疫情防控與專項行動的密切關係,摸準專項行動中的目標和實現方式,明晰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哪些具體事務。
什麼是愛國衛生運動?
始於1952年的愛國衛生運動,是中國在公共衛生事業方面的一項創舉。
新中國誕生之初,天花、血吸蟲病等傳染病、地方病在多地流行。抗美援朝時期,為抵禦美軍對中國東北等地實施細菌戰的風險,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號召民眾動員起來,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毛澤東親筆題詞:「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
可以說愛國衛生運動反映了中國衛生工作的鮮明特色。
在國民經濟恢復期間,為改變衛生狀況差和傳染病嚴重流行的現實,在全國普遍開展了群眾性衛生運動。以除四害運動為代表的群眾運動,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收效之顯著,都是空前的。僅半年時間,全國就清除垃圾1500多萬噸,疏通渠道28萬公裡,新建改建廁所490萬個,改建水井130萬眼;共撲鼠4400多萬隻,消滅蚊、蠅、蚤共200多萬斤。
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發出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要求著重抓好城市廠礦,並把突擊活動與經常保潔結合起來。不少廠礦成立了清潔隊,建立了衛生掃除日等制度;保持車間、食堂、廁所等的內、外環境清潔整齊,從而使職工患病率逐漸下降,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生產也得以促進。
改革開放後,愛國衛生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1981年2月,中央愛衛會、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等9部門發出《在全國開展文明禮貌活動的倡議》,主要內容是「五講四美」,即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同時每年3月被定為全民文明禮貌月。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衛生是突破口。1990年,國務院批准對全國455個城市進行衛生大檢查,經過多年的創建,一批批「國家衛生城市」帶動全國城鄉環境更加清潔、優美、舒適。
愛國衛生運動不僅受到全國上下的擁護和參與,而且收穫了國際讚譽。2017年7月,世衛組織向中國政府頒發「社會健康治理傑出典範獎」,以紀念中國愛國衛生運動開展65周年,表彰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的輝煌成就。
除四害、門前三包、種牛痘、吃「糖丸」、「五講四美三熱愛」、衛生城鎮創建……60多年來,愛國衛生運動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如今,愛國衛生運動倡導的「以衛生為光榮、以不衛生為恥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可以說,愛國衛生運動已成為我國防控傳染疾病、改善環境衛生面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法寶,是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標誌。
為什麼現在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法寶。始於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但正是基於勤洗手、多通風、常消毒、清垃圾等多項與愛國衛生運動相輔相成的方式方法以及全民參與、迅速反應、尊重科學的態度,我們用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境外一些國家疫情形勢十分嚴峻,疫情短期內不會結束,我們將不可避免要與各種病毒長期共存,能否有效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將成為檢驗我們與疫情較量成敗的關鍵坐標。
在此前提下,深入開展「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淨餐館、常消毒、管集市、眾參與」的愛國衛生運動,通過各方面、每個人、全方位的參與努力,將我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已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堅持下去、擴展開來,我們就一定能取得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勝利。
除此之外還應看到,近年來,「綠水青山」和「藍天白雲」已成為雲南的「標配」,但一些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地區的環境衛生狀況亟待改善也是事實,不解決這一問題,雲南建成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目標就無法實現。
所以說,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實踐,也是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途徑,更是改變雲南落後地區面貌的迫切需要、維護全民健康建設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
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大掃除」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疾病災害,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這與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緊密相關。實踐充分證明,愛國衛生運動具有強大生命力,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愛國衛生運動的要義在於全民動員,要求每個個體都要行動起來、同向同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每個人都努力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按照要求做好個人和家庭衛生,這既是為自己打造最好的「防護服」,也是直接參與疫情防控鬥爭,體現了愛國衛生運動的要義。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為重要內容,提出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建設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更多應該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雲南推進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的目標和任務時間
在全省推進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上——
會議強調
要緊盯關係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扎紮實實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變化。
●一是「清垃圾」,做到裸露垃圾全消除。全面消除縣城建成區、交通沿線裸露垃圾,紮實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治理、推進垃圾分類,加強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實現城鄉環境整潔乾淨。
●二是「掃廁所」,做到公共廁所全達標。持續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全面消除城鎮旱廁,推動學校廁所建設達標、農村公廁提質達標,加強公廁運維管理,確保所有公廁達到「三無三有」標準。
●三是「勤洗手」,做到公共場所洗手設施全覆蓋。對學校、醫療機構、旅遊景區、公園廣場等重點公共場所洗手設施進行全面建設和改造升級,不斷提升規範化管理水平,確保數量充足、質量達標、管理到位、經久耐用。
●四是「淨餐館」,做到餐飲環境衛生全達標。持續實施「明廚亮灶」工程,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規範外賣食物配送過程,不斷改善餐飲服務環境衛生條件,確保餐飲消費放心、安心、舒心。
●五是「常消毒」,做到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全覆蓋。開展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潔整治,推進常態化清洗消毒,強化衛生質量監督監測,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打造衛生安全、公眾放心的公共場所。
●六是「管集市」,做到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全達標。全力整治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強化交易監管,保障食品安全,實施標準化農貿市場示範工程,著力打造整潔、安全、放心的現代化農貿市場。
●七是「眾參與」,推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民參與。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習慣,推動全社會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提升。
會議要求
各地各部門要把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迅速行動起來,建立機制、狠抓落實,確保今年底全省城鄉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觀,明年得到全面鞏固提升,力爭明年底129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國家衛生縣城標準。
愛國衛生運動我們應該怎麼做?
看完前面的圖表你一定發現了,這些主要是涉及公共區域和公共空間,所以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做哪些就很明確了——家,或者說私人空間。
環境清潔「搞」起來
人人動手開展室內外環境大掃除,清理日常垃圾清除衛生死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亂倒。積極踐行良好衛生習慣,確保環境衛生保平安。
衛生死角「堵」起來
室內外不堆積雜物,妥善儲存食物、及時清倒垃圾,封堵所有直徑大於0.6釐米的孔、洞、縫,使老鼠「入室無門」。
翻盆倒罐「動」起來
清除各種積水和積水容器,水培植物每隔七天換水洗瓶,控制蚊蟲孳生,房間適時安裝紗門紗窗。
除害技巧「學」起來
潮溼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室內應注意通風,保持乾燥;減少病媒生物傳播途徑,殺滅老鼠除越冬蚊蟲。
一「要」一「不要」
在公共場所就餐,要自覺使用公筷公勺,形成良好的用餐禮儀;
不要食用野生動物。
千裡之行
始於足下
與共和國成長同呼吸共命運的
愛國衛生運動
既是中國人民戰勝疫疾的寫照
也是追求美好健康生活的註腳
它流傳在發黃的海報上
也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更根植於生活的習慣裡
為每一個明天
都更加美好
(部分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央視網 中國政府網 中國青年網 中國文明網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等)
策劃:謝煒 甘強
統籌:黃佳倫 張海燕
編輯:蔡飛
美編:李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