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放心在戰「疫」一線奮鬥,孩子我們來輔導

2020-12-19 騰訊網

這個寒假

一批批醫護人員

離開孩子和家人

奔赴戰「疫」一線

為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廣東高校的學生行動起來

為醫護人員的孩子們

提供線上輔導學習服務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小兵最近的進步很大噢!下次見!」 2月11日下午兩點半,剛上完第三次的線上課程,韓晨曦與她的小「學生」這樣在網上道別。每天兩小時的線上教學,是晨曦和小兵的快樂時光。

小兵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父親是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疫情發生以來,小兵的爸爸已經在重症隔離病區連續工作了20多天。小兵爸爸怕感染家人,便把小兵和媽媽送回了老家。至此,一家人已分別了將近一個月。

晨曦是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大三的志願者,她以前也做過家教,但線上輔導對她來說還是第一次。2月9日以來,她開始擔任小兵的「線上老師」。為此,她做了充分的準備。「小兵是一個活潑有趣的小朋友,有的時候上課信號不好他就一直叫老師、老師!」。提起小兵,晨曦的嘴角忍不住上揚。

這是華南理工大學發起的「遠程支援一線醫護人員」的愛心輔導行動。它是由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志願者服務隊組織,由志願者對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家中的小孩進行遠程課業輔導的活動。

疫情發生以來,電視上反覆播放著醫護工作者前赴後繼前往武漢這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和醫務工作者摘掉口罩後的畫面,身在重慶的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大三學生田浪被他們的精神所震撼,也一直在想:「在這個特殊的寒假,作為青年大學生,還是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能為他們分擔一些什麼?」

2月7日,田浪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大人因患病被隔離,只留下了不到8歲的小女孩獨自在家。他轉念一想,醫護工作者在一線,我們必須守好他們的後方。於是,他第一時間與高中校友分享了這則消息。他的同學提議道:「不如我們為前線工作者們的子女提供免費的輔導吧?

田浪就讀於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而他的同學就讀於師範類的學校,一個懂管理,一個懂教育,兩人一拍即合,擼起袖子說幹就幹。隨即,田浪就把志願者活動的招募信息發在了朋友圈。

這一信息被身在廣東的輔導員老師第一時間看到,老師對他的行動給予了高度肯定。在老師的幫助下,一則特殊的「愛心輔導隊」志願者招募的通知便出現在學院團委的微信平臺上。消息一發出便得到同學們的積極支持,有的報名參加志願者,有的轉發消息給認識的醫生。報名「愛心輔導班」的志願者人數很快就來到了78位。

然而,由於缺乏有效的招募學生的宣傳推廣渠道,難以接觸到更多一線醫護工作者家庭,團隊目前只招收到10位小朋友進行一對一的線上輔導。田浪苦笑道:「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確實有點尷尬,也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線上輔導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從徵集志願者到組建團隊,從聯繫服務對象到與家長溝通確定授課時間、內容,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溝通與協調。這幾天,愛心輔導隊志願者的手機提示音幾乎沒有停過。

既然有這麼多的困難,是什麼讓他們堅持下來的呢?「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從病毒傳播開始,便沒有人能置之事外。我們能做的,或許遠沒有一線的白衣天使偉大,但我們也努力做好自己,做出自己的貢獻。」團隊成員黎璃給出答案,「這或許就是每一位志願者的初衷」。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短短數天,建微信群,準備課件,整理學生信息,做好每節課的教學反饋……輔導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截至2月16日,「愛心輔導隊志願者」團隊已對廣州、重慶酉陽縣、重慶豐都縣、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等地區的10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子女開啟線上的「一對一」愛心公益教學。

你放心上前線,孩子華師來教

廣州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陳爸爸,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奮戰在前線,家裡兒子的學業不免讓他掛念起來。2月19日上午,經醫院工會和華南師範大學團委對接,華南師大青年戰疫雲支教突擊隊志願者之一、剛從西藏支教回來的研支團成員何智升將與小陳結對進行線上輔導,根據小朋友的學情,「主播」老師會講述一些生動有趣的名著故事,並帶他一起閱讀。

原來,之前醫院工會就發布通知,前線醫務人員的家庭如有需求,可以報名華師「雲支教」活動,通過開展線上知識解答、學業輔導、心理疏導,讓子女即使在家中也可了解到更多知識。得知消息後,陳爸爸立馬為兒子報了名。「小朋友很喜歡聽故事,這個輔導可以讓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拓展視野。」

2月20日晚上8點半,陳爸爸陪兒子一起在手機前聽何智升講的第一節課。「黃帝抓住了這個夔,用它的皮製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敲鼓的棍子……」何智升在直播課堂裡聲情並茂地講著《山海經》的故事,小陳也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生怕錯過了某個細節。

此外,何智升還向小陳拓展了一些地理知識,他說:「在備課的時候,我就想過怎樣用容易理解的方法向小朋友講解一些較有難度的知識。今天我上課時發現,小朋友會主動地去書裡尋找答案,還會舉一反三地思考問題,這種態度很值得表揚。」

不知不覺到了晚上9點50分,「回答完最後幾道問題就差不多下課了哈。」聽到這些,小陳看了看掛鍾,有點意猶未盡:「不是才八點多還沒到九點嗎?」後來才反應過來是自己看錯了時間。「這說明他確實有在認真學東西,這讓我很有成就感。」何智升說。

課程結束後,陳爸爸評價道:「小何老師講的內容很形象生動,小朋友聽得也很投入、注意力也比較集中,對課上講的故事都很感興趣,可以很好地開闊眼界。」在小陳眼中,「主播」老師講述的《山海經》故事很深入,但很容易理解,整個過程也充滿了趣味性。

其實,何智升的家人也是醫務工作者,所以他很理解奮戰在前線的醫務工作者的辛苦勞累「在輔導的時間裡,除了孩子會有所收穫,也能讓醫務人員更好地休息放鬆,不用再為孩子的課業費心,能夠以更好的精神狀態迎接第二天的工作,這本身是很好的。他解釋道。

在這個特殊時期做「主播」的華師學生,不止何智升一個人。據統計,截至2月22日下午5點,華南師範大學團委已有30名雲支教志願者為中山三院、中山五院、中山六院、孫逸仙紀念醫院、大學城衛監所、小谷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單位工作人員家庭子女持續提供在線學業輔導;最新收到的廣醫三院33個家庭子女需求,工作小組正努力配崗中。此外,雲支教志願者招募後臺人數與日俱增,目前累計達702名同學報名加入志願者團隊。近日,校團委還聯合廣州市文明辦為廣州市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家庭提供在線學習輔導,並將通過新花城app向廣大醫護人員發布,精準對接需求,發揮師範專業優勢服務社會。

「如果不擅長輔導技巧也不用擔心,學校專門對我們進行了線上直播的技術培訓,並發布工作指引供我們學習。」張潤生於18日晚參與了志願者線上技術的輔導,了解了網絡教育學院自主研發的手機直播平臺的使用、在線教學技巧、直播課程設計及教學注意事項、紀律要求等內容。

不只是課程輔導,醫務人員子女的陪伴問題也受到了志願者的重視。「我第一次接觸到前線醫護人員的孩子時,發現他有很多線上課程,還要趕假期作業,所以就沒能上到課。」後來,張潤生轉發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圖片給他,兩人逐漸變得像朋友一樣。張潤生回憶,他第一次打電話給孩子媽媽時,得知孩子的爸爸已經去前線支援了,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醫生,「當時中午11點多打電話過去,媽媽還在準備做手術,不能在家陪伴孩子,我當時聽著挺揪心的,他們這一家都很勇敢。」

讓他們感受冬日溫暖

從1月底開始,廣州大學「以伴」大學生雲志願公益項目團隊負責人龔旺就開始思考,如何迅速集合全國各所高校志願者的力量,為疫區中學生和援鄂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在線學業輔導。

這一想法很快得到學校團委和團隊成員的支持,「攜手以伴,抗擊疫情」線上公益活動迅速展開。招募「雲」志願者的信息發布後,報名情況非常火爆,全國20多所高校近300名大學生報名。經過培訓後,「雲」志願者通過「一對一」微信或QQ,微信群、QQ群等方式,對湖北等地的中學生及援鄂醫護人員子女開展線上學業輔導活動。截至目前,團隊志願者共在線輔導來自全國245所中學的1500餘名學生。許多中學生還紛紛「慕名」而來,渴望得到「雲」志願者的線上輔導。

「雲」志願者為疫區中學生和援鄂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在線學業輔導據悉,該志願團隊將按照共青團廣東省委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擴大對廣東援鄂醫護人員子女線上學業輔導的範圍,並發動更多高校的大學生參與到此次公益活動中,讓更多因疫情無法返校學習的中學生感受到冬日的溫暖。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大學青年學生們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投身到基層戰「疫」行動中,積極參與抗疫志願服務工作。據統計,截至2月18日,共有131名學生參與到基層疫情志願服務活動中,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近日,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團委向全校青年師生發出倡議:作為廣東二師人,作為師範院校的師生,此刻我們或許無法直接支援前線,但我們可以在後方盡己所能,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讓我們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學校「雲」教學志願服務工作,組建「雲教育青年戰疫志願突擊隊」,通過網絡陪伴和輔導醫務工作者子女,用自己的方式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1月19日,廣東第二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學生訓練隊黨支部黨員為松柏村的小學生上課的日子,他們通過微信視頻群聊的方式,幫助學生開展訓練指導,在家運動抗「疫」。

梅州市豐順縣潘田鎮松柏村是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定點幫扶貧困村,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松柏學校不開學,村裡的小學生都待在家裡。廣東第二師範學院駐村第一書記郭冠欣與學校體育學院學生訓練隊黨支部,為松柏村小學生推出線上運動公益課程。

據了解,黨支部成員為松柏村的小學生們開展排球、田徑、健美操、武術和足球運動等網上教學,以專業的體育教育學科知識和在線輔導答疑等工作方式,努力解決學生在疫情期間無法進行體育鍛鍊的問題,讓孩子們在家也能夠進行體育鍛鍊,增強抵抗力和體育知識。

參與其中的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生吳萍說:「疫情期間,有這麼一句話,『抗擊疫情,黨員當先,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句話讓我深思!此次疫情非同小可,舉國上下都無比關注,而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應該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能在戰『疫』行動中,充分發揮體育教育專業的所長幫助孩子們,我感到非常高興。」

來源 | 綜合自各高校官微、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杭師大為戰「疫」一線人員子女提供線上家教服務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編輯 白菁潔)2月13日,杭州市教育局出臺了關心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教育的通知,近日,杭州師範大學也出臺了相關政策,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提供線上家教服務,有需要的家長可以來報名啦!  奮鬥在戰「疫」一線的工作者們:  你們好!
  • 華水00後大學生為戰「疫」一線人員的孩子線上輔導作業
    點擊播放 GIF 1.5M網絡和電視中,戰「疫」的消息鋪天蓋地,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小水滴志願服務隊的李小龍總想出自己的一份力2月19日,正在苦惱中,小學四年級的堂弟拿著作業問他,一下打開了李小龍的思路:「我突然想到,在一線工作的人們,不管是醫護人員、環衛工、還是地鐵站內的工作人員,他們工作繁忙,可能照顧不過來家裡的孩子。」「所以就想,我們華北水利水電的大學生開展線上的輔導班,為父母在戰疫一線的孩子們免費輔導。
  • 【情暖一線】您在守護我們的城市,我們呵護您的寶貝!
    這期間有許多一線的醫護和保障人員奮鬥在前線,將子女交給家中的老人。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集團黨委發出倡議,鼓勵全體教師為父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子女提供「一對一」服務,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倡議發出後,小學的教師們迅速行動,為這些英雄的孩子們送去更多的溫暖和關懷。三年級(7)班穆佳奇的媽媽是石家莊華藥醫院檢驗科的一名大夫,疫情開始後,她擔負著對居民進行核酸採集並對樣本進行檢測的任務。
  • 戰「疫」當前,我們在一線!(十二)
    在這戰「疫」時刻,上應輔導員葉小金老師用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阻擊戰默默地在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就地上崗!守護好自己的一片「責任田」從疫情爆發,身在老家的葉老師立刻就地上崗,進入戰時狀態。她迅速通過微信群、QQ等啟動、進行學生動態摸排工作,了解每一名學生的詳細情況。
  • 放心,您的孩子由我們來守護!西大學子以青春致敬「最美逆行者」
    點擊播放 GIF 0.2M你為我們奮戰一線我們為你守好後方在團中央「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發起後學校團委聯繫西北大學附屬醫院和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及校內後勤、保衛等部門組織開展「與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家庭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620名同學踴躍報名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後勤、保衛工作者子女提供義務家教服務做最美逆行者的「後勤保障兵
  • 「請放心,我們會照顧好您的家人」
    「您二老身體挺好吧?家裡有什麼事需要鎮上辦嗎?我們特事特辦,開通了綠色通道。」李永民關切地詢問宋聖動和老伴的身體健康情況,並告訴他們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鎮上會以最快的速度辦理。打完電話後,李永民還加了宋聖動的微信,並把慰問信拍照發了過去。宋聖動和老伴兒十分感動,非常感謝來自老家的支持和關注。  與此同時,宋樓村的大喇叭也響了起來,播放的正是鎮上給宋聖動一家的慰問信。
  • 一線醫護人員沒空輔導孩子作業?別擔心!他們來了!
    作者:任思雨「Hello,我們今天來訂正你作業的錯題哦,有哪裡聽不懂的可以直接告訴我。」
  • 戰「疫」文創作品正在義賣,快來為「星星的孩子」點讚吧
    疫情發生以來,「白衣戰士」們紛紛奔赴抗擊疫情一線,用一個個感人的戰「疫」事跡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為了向戰「疫」英雄表達敬意,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濟南星神特殊兒童關愛中心推出了「致敬戰『疫』英雄,有『畫』對你說」公益手抄報徵集活動。
  • 泉州醫高專:18年後的校友王天兵 奮鬥在戰「疫」一線
    日前,疫情期間,湧現出很多平凡而英雄無畏的戰士,在一線抗爭。今天這個戰「疫」人物要從泉州醫高專一張十八年前有點褪色的老照片說起。這是泉州醫高專校衛校時期2000級臨床醫學專業高職3班合影,戰「疫」人物就是站在當年班主任林逕蒼老師旁邊的王天兵(左2)。
  • ...78)」寫給戰「疫」一線丈夫的家書:待你凱旋而歸,我們一家人...
    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 戰疫日記|寫在戰「疫」一線的入黨申請書
    而此時,月子中的妻子尚需要他的陪伴,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爸爸的看護。他不止一次和妻子說:「老家封了村,父母不能來照顧你和寶寶,這段時間要辛苦你了。這場仗已經打響,困難再多,我都沒有退縮的道理。等仗打勝了,疫情消失了,我一定多陪陪你和孩子。」每當此時,同為機關幹部的妻子就會認真地說:「你放心衝鋒,我一定照顧好自己和寶寶。如果不是在產後恢復期,我也要和你一起並肩作戰。
  • 保障一線醫護人員安心戰「疫」,團組織在行動
    孩子的爸爸趙小剛是重慶附屬永川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醫生,疫情暴發以來,他與妻子連日奮戰在抗疫一線。為幫助解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後顧之憂,團重慶市永川區委組建青年教師志願服務隊,為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提供假期陪伴與課業輔導。
  • 手拉手共戰「疫」!山大志願者線上輔導醫護人員子女
    最近一段時間,作為山東大學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她每天與洋洋一起畫畫、跳健身操,教洋洋古詩詞,「很開心自己的陪伴能獲得小朋友的認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共派出四批醫療隊、295名醫護工作者前往湖北抗疫一線。
  • 繪戰「疫」,畫英雄|最萌正能量!小學生畫筆中的戰「疫」故事
    「疫」作品為武漢送去溫暖傳遞滿滿的抗疫正能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戰「疫」小先鋒的畫中「話」希望這些「00後」孩子的作品能夠給予大家溫暖和鼓勵@李春熹廣州市廣大附中初一(7)班 在病毒洶湧來襲的背景之下,鍾南山院士堅定的神情是中國同胞戰勝病毒的決心的縮影,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形象是在致敬奮鬥在一線的工作者,而「武漢加油,鼠年平安」傾訴著我們真摯的祈願與祝福。
  • 「銅」心戰「疫」 宅家暢學| 市婦聯邀您來參與!
    「宅」家暢學,「銅」心戰「疫」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全國疫情防控進入膠著對壘狀態的關鍵時刻,孩子們紛紛開啟 「在家上學」模式,家長們也大多居家辦公,為進一步幫助家長和孩子更有意義地度過這段特別的宅家時光,銅陵市婦聯響應全國婦聯「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活動和省婦聯「皖家抗疫 最美宅行動」活動號召,在全市開展「銅心戰疫 宅家暢學"活動,進一步宣傳防控政策和知識,傳播科學家教好理念,豐富線上家教好內容,展現銅都硬核好家風。
  • ...一封來自戰「疫」一線的家書:你們在後方也要做好防護,不要擔心我
    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 戰「疫」中的福佑「戰師」
    在這場戰役中,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用手中的電腦繪就最美的「戰師」,她們就是新城區福佑路小學勤奮上進的教師團隊。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各位教師積極開展網絡教學,展現了福佑人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狀態及戰「疫」必勝的信心、決心。特別是該校的畢業班老師們,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用行動為其他教師樹立了榜樣,用熱忱書寫出了對教育的執著。
  • 戰「疫」一線的志願者
    5日,在晉江市英林鎮鈔井村出入口,看到有機動車駛來,兩名身穿紅馬甲、肩披紅綬帶的年輕人飛快上前,一個給車上的人檢測體溫,一個用消毒液給車輪消毒。這對默契的搭檔其實是孿生姐弟,都是大三學生。從報名參加平安志願者至今,他們已經在抗疫一線堅守了一個月。
  • 李滄區:抗「疫」戰士請放心,您的子女我關心!
    任課教師通過微信堅持「一對一」發送學習資料,「一對一」進行輔導答疑,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到細緻的指導和關愛。 青島61中全體教師向這場暴風雪中最美逆行者致敬,我們願意做奮戰在防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堅強後盾。
  • ...王時:傳遞戰「疫」最強音 我以這樣的方式參與到抗擊疫情一線
    第一時間進入戰時報導狀態,第一時間深入防疫一線最核心的區域,第一時間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一線民輔警的戰「疫」生活,第一時間發出公安正能量的聲音正面引導輿論,為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民輔警鼓勁打氣,為打贏這場戰「疫」不斷凝聚信心和力量……這是一個宣傳民警在疫情來臨時職責和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