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正加快發展公辦幼兒園,激勵扶持促進普惠性民辦園發展。圖為順德陳村小海燕潭洲幼兒園的孩子在上體育課。/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資料圖片)
明年新增181所普惠性幼兒園、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80%以上、新建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教育部門後須辦成公辦園……在昨日召開的佛山市學前教育工作推進會上,記者獲悉,我市「1+N」學前教育頂層設計政策體系已形成,未來,佛山將在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加快發展公辦幼兒園、激勵扶持促進普惠性民辦園發展等多個方面發力。
兩年內新增181所普惠性幼兒園
截至2018年,全市幼兒園960所,其中公辦園355所,普惠性民辦園306所;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近38%,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近70%。為進一步落實國家和省的目標要求,佛山不斷發力解決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不足、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有待完善、幼兒園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薄弱問題。
記者在會上獲悉,佛山市政府近期研究制定了《佛山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以及《佛山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佛山市公辦幼兒園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等相關文件,由此形成我市「1+N」學前教育頂層設計政策體系。其中,《佛山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已於7月1日印發,指導各區聚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辦園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治理。而《佛山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則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路徑,目前正在徵求意見建議,計劃年內印發。
其中,「1+N」文件明確了我市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的發展目標,提出各區要通過新改擴建、整治回收、引導轉型、扶持認定等方式,補足增量,優化存量,加快推進普惠性幼兒園發展。2019~2020年全市計劃新增普惠性幼兒園(含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約181所,將任務分解到各區、鎮街。2019年各區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38%以上,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到78%以上,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8%以上。2020年各區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到8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以上。
為達到上述目標,我市要求穩妥有序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優化布局規劃,落實《佛山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嚴格依標規劃幼兒園。對已建成的城鎮小區沒有規劃配套幼兒園或已規劃配套幼兒園但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的,區政府要依標通過補建、改建等方式解決;對正在建設(含已批覆尚未開工)的城鎮小區達到規定配建標準但未規劃幼兒園,要建立責任倒查機制,查明原因,從規劃、土地、建設等方面著手,制定補救措施,調整規劃,責令限期整改; 對歷史形成的一定區域內零星住宅小區幼兒園短缺問題,要結合學前教育整體規劃,在周邊區域統籌規劃新建規模相當的普惠性幼兒園。
此外,「1+N」文件還提出要確保配套幼兒園如期移交。新建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後必須辦成公辦幼兒園,現有已辦成民辦園的,不得登記為營利性,現有已辦成公辦園的,區政府要按標準配套相應的辦學資源,加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配套管理,及時辦理辦學許可證和法人登記。
明年實現鎮街中心公辦園全覆蓋
值得關注的是,「1+N」文件要求堅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採取有效措施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對於公辦幼兒園,佛山將逐年新改擴建一批政府舉辦的中心公辦園,加快政府舉辦的中心公辦園建設進度,到2020年全市各鎮(街)要完成至少建有1所政府舉辦的中心公辦園,學位需求大、人口密集鎮(街)或中心城區鎮(街)多建1所,實現鎮街中心公辦園全覆蓋。支持現有公辦園擴班、增容,提高學位供給能力。
盤活存量也是我市加快發展公辦園的舉措之一。一方面,對目前已租賃辦成民辦園的國有資產物業要按時回收或提前回收,確保國有資產物業舉辦公辦園。另一方面,對現有集體辦園已承包出租,或目前未有集體辦園的行政村(居),租賃村集體資產(物業)辦成民辦園的,要根據合同期前後,採取「一園一案」辦法,回收或轉制辦成集體辦園,到2020年要實現常住人口規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集體辦園全覆蓋。
公辦園的數量上去之後,質量也要保證。針對幼兒園存在教師「學歷低、待遇低、持證率低和流動率高」的現象,佛山將強化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幼兒園師資人才將納入「十百千萬」基礎教育強師隊伍,市、區配備1名以上專職教研員,鎮(街)配備2名以上專(兼)職教研員,健全教研指導網絡,整體提升幼兒園規範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
根據2019~2020年佛山市普惠性幼兒園建設任務表,佛山普惠性幼兒園總目標數為181所,包括禪城區30所、南海區71所、順德區48所、高明區11所、三水區21所。同時,佛山將建立普惠性幼兒園建設任務考核制度,納入市政府對各區政府的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對履行職責不力、未如期完成發展目標的區予以問責。
文/佛山日報記者鄒婷婷 實習生周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