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共有2956所大學,其中,普通高校有2688所,成人高校有268所,有39所985重點高校,有115所211重點高校,在各位考生填報志願時,肯定985工程和211工程這類院校,畢竟這類大學在綜合實力、辦學質量。
辦學條件和教育資源等父母都是非常好的,未來在畢業後就業時,985和211院校也普通大學更加分和有優勢,而提前985和211「雙一流」名校,大家肯定想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吧。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也確實是國內最高學府的代表,不僅在世界的的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國內也是穩居第一二名的實力者,如果聽說身邊有考進這2所名校的學霸,大家一定羨慕不已吧,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不僅錄取分數線領先於別的大學。
錄取名額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像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類名校在各省投放的錄取名額都不多,每年計劃招生的人數都是有限的。
可能在北京才會偏多一點,就拿北京來說,清華和北大2019年在北京一共招生了748人,其中以高考統招的方式招了473人,以綜合評價的方式招了 190人,藝術體育方面招了48人,自主招生的方式招了27人,直接保送的有10人,那一年北京一共有5.9萬名考生。
清華和北大在北京的錄取率為1.27%,2019年清華和北大在全國一共招的人數還沒過6800人,清華和北大在別的省份錄取率會更低,有通知顯示,清華和北大今年在北京錄取名額會擴招46人,清華決定在北京擴招21人,北大決定在北京擴招25人,別的幾個招生方式暫時沒有變化。
清華和北大今年在北京招錄的考生可能會突破800人,清華和北大對北京本地考生的擴招行為,也引起了其他省份考生的強烈不滿,但有的網友覺得清華和北大在北京的錄取比例還是可以接受的,復旦浙大上交更過分。
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大家也很熟悉吧,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雙一流」名校,在2019年高考的招錄中,上海交通大學在國內的15個省份排在了文科第三的位置,在11個省份排在了理科第三的位置,復旦大學在國內的9個省份排在了文科第三,在15個省份排在了理科第三。
其中,浙江大學在省內的招錄比例高達48%,不知道是不是省內只有這一所985和211「雙一流」名校的原因,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對本地考生的錄取率也是不低的。
每100個上海本地的考生中,就有3人會被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錄取,看來,清華和北大對北京本地考生的錄取率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北京考生的底子也是優異的。
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吧
復旦大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是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高校,復旦大學開設了30個學院,一共有70個本科專業,有1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1個,有19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有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20個市級重點學科,有9個市級醫學類重點學科。
該校有12個學科排全國前3,有18個學科排全國前5,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和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等都是該校優勢專業。
浙江大學也是一所辦學經驗豐富的百年名校,是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高等學府之一,浙江大學開設了36個二級學院,一共有127個本科專業,有14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有21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有10個國家重點培育的學科。
有7個農業部的重點學科,有50個浙江省內一流學科,有18個學科入選了國內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高校內排第三,有11個A+等級的學科。
上海交通大學也是一所經驗豐富的老牌院校,是第一批雙一流的重點高校,是C9聯盟成員,有9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有1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有7個國家重點培育的學科,有55個市級重點建設的學科,開設了29個二級學院。
寄語:
這幾所高校都是國內名列前茅的大學,錄取的分數線也是很高的,都快要到700分了,有的省份考生700分還進不了清華和北大呢,這類高校雖然分數線高,但也是國內最頂級的院校了,學生所接收到的知識也是最優質的,會比別的大學好一點,畢業後的就業優勢也是明顯的。
大家對清北在北京擴招怎麼看?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