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築大學郝曉地教授擔任主編的《Water Research》「中國之水」特刊正式出版

2020-09-05 北京建築大學

近期,由我校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郝曉地策劃並擔任主編的《Water Research》「中國之水」特刊正式出版。這是《Water Research》首次以國家/地區名義出版特刊,彰顯了對中國水研究技術領域的特別重視;也是《Water Research》首次與國內學術期刊《中國給水排水》合作,開創了中文水專業期刊與國際頂尖雜誌合作出版的先例,幫助中國專業期刊登上國際舞臺。



我校在Water in China特刊的出版發行中表現不俗,共收錄了5篇文章,均來自於郝曉地教授研究團隊。文章主題涵蓋汙水能源回收實現策略、能源資源回收的環境影響評價、汙水生物除磷等水處理前沿技術熱點,既有針對我國汙水處理技術發展路線高屋建瓴的觀點文章,也有解決汙泥厭氧消化的技術性方案。其中,郝曉地教授提出了基於汙水中熱能回收反哺汙水處理廠耗能並實現汙水處理廠運行「碳中和」的技術方案,相對於基於汙水中有機化學能的能量回收,熱能回收實現汙水處理廠運行自給自足的潛力更大。這一成果以「Energy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Heat over organics」為題發表在了WR的「Making waves(掀浪)」特刊上,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關注和討論。鑑於這一研究主題的創新性和另闢蹊徑,該文章也被Water in China特刊收錄作為了開篇文章。


Water in China收錄的北京建築大學郝曉地教授5篇文章目錄及開篇文章首頁


據悉,我國自2015年頒布「水十條」以來,開始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改善流域水環境的攻堅戰,其中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是很重要的一環,儘量減少流入水體環境的汙染物總量,提升水環境的自由淨化能力和彈性,甚至實現汙水中能源和資源的提取回收,構建循環經濟,推動可持續發展。而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均依賴於智力支持,即可持續汙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與進步。2017年11月初,《Water Research》時任總編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區域主編郝曉地教授在北京就合作出版中國特刊的可能性,與《中國給水排水》雜誌負責人進行了初步討論。這期特刊的初衷是基於中國本土的努力和(或)全球合作,通過智力集聚,聚焦幫助中國解決現存的嚴重的水問題。


郝曉地教授與《Water Research》雜誌主管和《中國給水排水》雜誌代表交流出版特刊事宜(從左至右:鄭興燦,Rod Cook,Gilles Jonker,郝曉地)


就聯合出版特刊一事,郝曉地教授數次與艾思唯爾(Elsevier)出版公司《Water Research》雜誌主管Gilles Jonker先生密切溝通;並在2018年喬治亞Tbilisi舉行的《Water Research》年度編委會上,與對方交流,獲得積極響應;2018年7月底Mark van Loosdrecht 教授、郝曉地教授與《中國給水排水》雜誌負責人確定中國特刊主題:Water in China。


在東京水大會上正式確定「中國之水」特刊出版事宜。(從左至右:袁志國、Rod Cook,Gilles Jonker,Mark van Loosdrecht,鄭興燦,陳光浩,郝曉地)


2018年9月東京IWA水大會期間,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郝曉地教授、陳光浩教授、袁志國教授、鄭興燦總工(代表《中國給水排水》雜誌)、Gilles Jonker等正式確定中國特刊事宜。特刊由郝曉地教授作為主編,邀請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袁志國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學陳光浩教授作為客座主編共同編輯。

本特刊開放投稿系統後,共收到260篇稿件,經全球審稿最終共收錄發表了76篇高質量論文(收錄論文閱讀官方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water-research/special-issue/10VLJ2CQ10M)。據統計,接收的文章共來自34家研究主體(基於第一單位統計),其中,收錄在2篇以上的同一研究主體分布如下圖所示,同濟大學貢獻8篇,可見其在水研究領域的活躍;南京大學以6篇位居其次,北京建築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中山大學並列第三位,分別貢獻5篇。其中,84%的收錄文章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從文章主題分類來看,分享汙水/汙泥處理成果的文章共計46篇,為本特刊研究的熱點主題;其餘主題關注熱度依次為能源/資源回收(11篇)、飲用水安全保障(11篇)、管道系統管理與維護(4篇)、黑臭水體治理(3篇)以及海綿城市建設(1篇)。


收錄2篇及以上文章的科研單位統計(基於第一作者單位)


《Water Research》(雜誌官方網站: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water-research)(簡稱為WR)為環境國際研究領域的老牌頂級期刊,側重於水方面研究,文章主題涵蓋飲用水處理技術、汙水處理技術、水流域環境及安全等最新研究成果與報導,是水環境保護、治理工作者了解學習前沿水環境保護技術的最佳交流平臺。

WR創刊於1967年,是國際水協會(IWA)會刊;IWA作為全球水環境領域最高學術組織,WR自然得到了更多關注,其編輯團隊水平和稿件質量在同類期刊中也是出類拔萃的。WR現任主編為瑞士聯邦供水、廢水處理與水體保護研究所(EAWAG)的Eberhard Morgenroth教授;另有15位區域編輯與38位副編輯。其中,北京建築大學郝曉地教授自2009年起即擔任《Water Research》區域主編,是該期刊的第一位華人主編。郝曉地教授擔任期刊編輯期間,極大推動了WR在國內的影響力以及國內環保領域研究人員對WR的認識和投稿交流熱情。

相關焦點

  • RRA特刊徵稿:河流相關的建成環境地方性與適應性
    摘要請發送至特刊客座主編郵箱:Professor Fa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汪芳教授,北京大學): wfphd@pku.edu.cnProfessor Martin Prominski, 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 (Martin Prominski教授,萊布尼茲漢諾瓦大學): martin.prominski
  • Water Research 期刊華人編輯、副編輯介紹
    郝曉地現任北京建築大學市政工程系主任、學科帶頭人,2007年起任《中國給水排水》雜誌編委,2010年起被選拔為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計劃「高層次人才資助計劃」資助對象;2009年9月被北京市教工委授予
  • 同濟賴世剛教授擔任創刊主編的城市管理國際期刊收錄於ESCI及Scopus
    同濟賴世剛教授擔任創刊主編的城市管理國際期刊收錄於ESCI及Scopus 來源: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19-06-14  瀏覽
  • 【中國網】《衛星導航(英文)》期刊正式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英文)》(Satellite Navigation)正式上線出版。  期刊主編由衛星導航定位專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擔任執行主編。陳銳志教授、Mattia Crespi教授、陸明泉教授、Naser El-Sheimy教授、趙齊樂教授、袁運斌教授、武元新教授擔任副主編。
  • 浙江大學英文學術期刊FQS正式被SCI收錄
    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Food Quality and Safety(《食品品質與安全(英文)》,簡稱FQS)一刊於2020年8月正式被SCI資料庫收錄,並將收錄該刊自2017年創刊以來的所有論文,2021年將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
  • 我校肖俊洪教授擔任SpringerBriefs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叢書聯執主編
    近日,我校肖俊洪教授應邀擔任世界著名出版機構斯普林格SpringerBriefs in Open andDistance Education
  • 西電教授受聘擔任國際著名微電子期刊主編
    日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朱樟明教授受全球最大的學術出版社Elsevier的聘請,擔任國際著名微電子期刊《Microelectronics Journal》主編(Editor-in-Chief),是該期刊創刊以來首個亞洲主編。
  • 美國肯特州立大學教授來建築學院開展學術交流
    美國肯特州立大學教授來建築學院開展學術交流 清華新聞網6月10日電 6月5日下午,美國肯特州立大學計算社會科學實驗室教授葉信嶽在建築學院作了題為《空間、時間、空間計量經濟學》(Space, Time, and Spatial Econometrics)的學術報告。
  • 管理學院於曉宇教授受邀擔任國際知名期刊「ERJ」聯合主編
    近日,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於曉宇教授收到來自國際知名創業學期刊《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Journal》(簡稱ERJ)正式邀請函,擔任ERJ聯合主編(Co-Editor)。ERJ由德格魯伊特(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在創業學領域享有盛譽。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正式出版
    由普通話水平測試研究中心組織編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成倍先生擔任學術顧問,張弛、賀華、譚力等教授主編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一書已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九條規定:「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
  • SCIE正式收錄STTT,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STTT,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近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旗下自然科研合辦的英文學術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我校傅平青教授應邀擔任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副主編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近日,應國際環境與地球科學領域主流SCI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整體環境科學)主編邀請,我校傅平青教授正式擔任該期刊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
  • 中國老年大學統編教材《老齡金融》即將推出,巴曙松教授擔任主編
    編者按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材指導委員會將推出我國老年大學系統第一套通識類課統編教材的推出,將改寫我國老年大學三十多年來沒有統編教材的歷史,必將推動老年大學教育規範發展,引領老年大學站在新的制高點上。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巴曙松教授擔任《老齡金融》主編。
  •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陳繼紅擔任國際海洋知名SCI期刊共同主編
    Victor教授對國際海洋學術進步和OCMA期刊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自2020年6月份起,上海海事大學陳繼紅教授、紐西蘭梅西大學Bruce Glavovic教授和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Tim Smith教授共同接任OCMA期刊的共同主編(Co-Editor-in-Chief)。華東師範大學李秀珍教授和伯南布哥聯邦大學M.
  • 「化工過程強化關鍵技術叢書」首發 中北大學劉有智教授擔任該叢書...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9月15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開幕式上,由中國化工學會組織編寫、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化工過程強化關鍵技術叢書」新書首發式隆重舉行。
  • IEEE學報IEEE Transaction on Applied Supercon- ductivity特刊...
    本站訊(通訊員 劉巖)由ASEMD(應用超導與電磁裝置國際會議)的核心創建人、我校自動化學院金建勳教授作為特邀主編的IEEE Transaction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特刊日前正式出版。該刊是目前公認的應用超導領域最具學術影響力的國際前沿學術期刊。
  • 復旦大學環境系王梓萌教授出任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共同主編
    近日,經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和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集團正式宣布,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王梓萌教授出任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的共同主編(Co-Editor-in-Chief)。王梓萌教授將與現任執行主編、德國美因茨大學Michael Kersten教授共同執掌該期刊。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終身教授
    男,1943年2月生,江蘇高郵人,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醫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
  • 北語教授主編 《中國名詩三百首》出版
    《中國名詩三百首》是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召集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界的名家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福貴撰寫。該書精選中國文學史上305首經典詩歌(廣義的詩歌概念,包括部分詞和散曲小令),予以詳細注釋和獨到鑑賞,發掘中國詩歌的境界之美和技藝之精。總體來看,該書具有作者隊伍強大、視野貫通古野、鑑賞專業獨到等特點。
  • 中國建研院主編的國家標準《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英文版獲批出版發行
    中國建研院主編的國家標準《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英文版獲批出版發行 2020-05-31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