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時代周報報導,日前,上海電視臺對13個龍頭樣品進行32小時的抽檢發現,9個品牌水龍頭的鉛析出量超過國家標準,甚至有些知名品牌鉛析出量為173微克/升,超標高達34倍。而這些超標的水龍頭中,不乏樂家、九牧、摩恩、申鷺達、恆潔衛浴、高儀和美標等知名大牌。
統計發現,目前市面上的水龍頭大多以鐵、銅、不鏽鋼、合金、塑料等作為主要材質鑄造。因銅材料在多方面所體現出的優越性,尤其隨著無鉛銅(低鉛)的出現,目前國內外90%以上的高檔水龍頭都選擇用銅鑄造。
「我的有色金屬網」研究員王宇表示,目前各水龍頭製造商主要運用的材料一般為鉛黃銅,型號是59#-1銅和62#-1銅,59#-1的價格大約在4.28萬元/噸,而62#-1價格在4.3萬元/噸左右。
「水龍頭不含鉛,這種說法絕對是忽悠消費者。」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做水龍頭的銅必須是含鉛的銅,如果用59#和62#這些不含鉛的銅,在重鑄時很難成型,鉛含量比例越高,相對比較容易成形,而在後期機械加工的時候也容易。而另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也分析說,如果用不含鉛的銅,在最後一道電鍍流程也很難完成。
該業內人士稱,鉛的價格很便宜,每噸才1萬多,這也使很多企業有了投機取巧的機會。
在採訪過程中,多位業內人士坦言,銅質水龍頭都含鉛,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相關資料顯示,鉛的毒性堪比「三聚氰胺」,人體服用過量的鉛後,數小時會溶入血液中,阻礙血液的合成,導致人體貧血,就會出現頭痛、眩暈、乏力、睏倦、便秘和肢體酸痛等;而長時間攝入會導致動脈硬化、消化道潰瘍和眼底出血等疾病。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水龍頭產品執行的產品標準主要是強制性國標《陶瓷片密封水嘴》(GB18145-2003)。該標準對水嘴的外觀質量、使用性能等都作出了規定,但對鉛等有害物質的限量並未作出規定。而在直接相關的強制性行標《水嘴通用技術條件》(QB 1334-2004)中,也未對鉛的限量提出要求。
另外,2007年,我國頒布實施建材推薦性行標《水嘴鉛析出限量》(JC/T 1043-2007),該標準規定的鉛析出濃度不高於0.011毫克/升。另外,跟水龍頭間接相關的推薦性國標《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 17219-1998)中,要求鉛的限量0.005毫克/升,但該標準主要適用於與飲用水以及飲用水處理劑直接接觸的物質和產品。2007年,我國頒布實施建材推薦性行標《水嘴鉛析出限量》(JC/T 1043-2007),該標準規定的鉛析出濃度不高於0.011毫克/升。
國家建材五金水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史紅衛認為,衡量一件產品是否合格、安全,要綜合考慮所有元素。她表示,新的強制性國標《陶瓷片密封水嘴》已完成修訂工作,並已經上報,有望近期出臺。
涉事上市公司:鉛超標水龍頭不銷往國外僅在國內銷售
在此次水龍頭鉛超標事件中,深圳成霖潔具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捲入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曹國祥向媒體提出「鉛含量超標水龍頭不會銷往國外,僅在國內銷售」這一說法,迅速成為眾矢之的。
「他毫不誇張地說出了行業的潛規則。」對於成霖公司的「坦白」,佛山市某五金機械廠一位管理人士杜先生如此回應道。
「進口歐美的產品準入要求高,須有面對歐美名目繁多標準嚴格的各項認證。」江門某衛浴設備廠家趙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國內也有生產標準,但並非像國外一樣有強制執行標準、檢測嚴格、準入門檻嚴格,而國內更類似於「建議執行標準」,不僅檢測缺乏監管制度,即使產品沒有達到標準,企業也有辦法找到銷路。
此外,趙先生稱「行業最大的毛病」是很多企業的生產線都是按照標準設定的,但內銷和出口產品的執行力卻不一樣,「質量好的產品出口,質量差的內銷,這種做法一點也不奇怪。」
(責任編輯:葉知秋 HX003)